“感謝觀眾,我覺得很幸運,能夠在這個時代趕上這么好的時候。”7月10日,全球文明對話部長級會議開幕式現場,宋佳面對中新社鏡頭微笑回應。
短短一句話,卻像一顆投入湖心的石子,瞬間蕩開了關于半個月前那場“白玉蘭封神感言”的層層漣漪。
6月27日晚。上海電視節白玉蘭頒獎禮上,聚光燈打在宋佳身上——她剛憑《山花爛漫時》中張桂梅一角,摘下第二座白玉蘭視后獎杯。
手握獎杯的她深吸一口氣,開口便戳中千萬觀眾淚點:“我們選擇站在這里,不是因為我們有多年輕漂亮,不是因為我們把事業、家庭平衡得很好,也不是因為我們穿了新一季漂亮的衣服。”
01 炸場金句,一場“教科書級”發言的誕生
當宋佳的聲音透過麥克風傳遍會場:“而是因為我們有創作的能力,我們有能力成就一部作品,我們有能力成就一個角色”,社交平臺瞬間被點燃。
“#宋佳白玉蘭視后#”與“#宋佳我們女孩都很棒#”雙話題三小時破2億閱讀量,網友瘋狂刷屏:“這才是大女主該有的臺詞!”
這份感言被《工人日報》蓋章為“教科書級”。
沒有套路化的感謝名單,沒有精心設計的淚點,宋佳把話筒變成了傳遞價值觀的擴音器。
她特意致敬所有入圍女性創作者:“大家在各自的作品里熠熠生輝,而我是最幸運的那個。
”后臺采訪時更直言:“這個獎屬于所有在自己領域發光的女性!”
最絕的是那句被全網截圖的總結陳詞——“人間煙火是最大的流量,真善美永遠是最有力的表達。”直接撕開了娛樂圈“流量至上”的遮羞布!
02 角色附體,當宋佳“成為”張桂梅
榮耀背后,是宋佳把自己“揉碎重塑”的180天。
為演好《山花爛漫時》中的張桂梅校長,她提前三個月扎根甘肅山區。
素面朝天裹著褪色棉襖,頂著高原紅走山路上課,甚至學會方言版課文朗讀。
零下10℃寒夜拍家訪戲時,鼻涕眼淚凍在臉上渾然不覺,一拍就是6小時。
為貼近角色狀態,她硬是減重15斤。
導演感慨:“她完全把自己揉碎了,變成了周春蘭(劇中角色名)。”
殺青后她坦言:“張老師留給我精神烙印。以后遇到困境,我會想起她教我的——絕處逢生,逆風翻盤。”
這份信念最終化作領獎臺上穿透人心的力量。
03 流量與掌聲背后的爭議場
當宋佳捧著白玉蘭獎杯微笑的照片刷屏時,網絡爭議也隨之而來。
有人狂贊:“演技炸裂!那個鄉村教師看得我揪心!”也有質疑聲:“題材討巧罷了,換個人演也能火。”
而人民日報的定調一錘定音:“風吹不倒根深的大樹......過硬的創作能力會贏得大流量,好演員終不會被埋沒。”
觀眾用腳投票給出更真實的反響。
《山花爛漫時》豆瓣評分飆至9.4,創五年國產劇新高。
舒淇在社交平臺轉發感言視頻直呼:“好喜歡!人間煙火是最大的流量——說得太對了!”
04 從領獎臺到國際會場的新征程
視線轉回7月10日北京釣魚臺國賓館。
參加全球文明對話會議的宋佳一身灰色正裝,與王一博并肩而坐的畫面被央視鏡頭捕捉,網友趣封“體制內姐弟”。
接受采訪時她透露新動向:正籌備敦煌壁畫修復題材影視項目,計劃邀請國際團隊合作。
當被問及白玉蘭感言為何引發海量共鳴,她誠懇道:“文藝工作者要用作品走進觀眾的心。”
這番話與她會議發言形成奇妙互文——“藝術創作需要扎根生活,文明對話更需要躬身實踐。”
從山間教室到國際論壇,宋佳始終帶著張桂梅贈予她的精神火種:“女孩子深陷淤泥,也該閃閃發光。”(《山花爛漫時》臺詞)
真正的好演員不需要華服堆砌人設,也無需通稿營銷演技。
正如宋佳在后臺對記者說的那句大白話:“自己只想做一個好演員,一輩子能把一件事情做好,做到極致,已經太幸福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