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目新聞記者 梁傳松
通訊員 蔡翔 梅曉輝
7月11日凌晨4點30分,天還沒亮,湖北黃石市下陸區沿湖路談山隧道立交橋下,兩名穿著橙色馬甲的身影在路燈下開始忙碌了起來,成了這條路上的一道特殊的風景。
當同齡人熬夜剛進入睡夢中的時候,15歲的李潤便拉起了垃圾車,凌晨跟隨著做環衛工的媽媽高鳳瓊一起來到了街頭,清掃起了馬路。
李潤正在清掃垃圾
“家就住在附近的小區,從去年下半年,孩子就開始主動上路幫忙掃街。”今年48歲的高鳳瓊一邊利索地用掃把掃著地面的落葉,一邊向極目新聞記者介紹,她是鄂州人,早在20多年前便定居在了黃石。2020年,為了貼補家用,高鳳瓊應聘成了一名環衛工人,負責沿湖路約1500米長的路面清掃工作。
連日來,黃石氣象部門連發多條高溫橙色預警,清晨的黃石街頭,迎面吹來的風依然帶著夏日的溫熱。兩個身著橙色馬甲的身影,在一前一后地清掃路面,媽媽拿著掃帚在前方快速清掃,少年一手擰著鐵鍬,一手拿著掃把,熟練地將樹葉和垃圾裝進齊腰高的垃圾車內,細密的汗珠布滿額頭。
李潤和媽媽一起清掃垃圾
“看到媽媽每天那么辛苦,想讓她早點回家。”李潤一邊倒著垃圾,一邊說。他是黃石下陸中學的學生,今年剛參加中考。去年下半年,他看到媽媽每天早出晚歸,自己長大了,能幫上忙,便主動提起媽媽掃街。
“不怕同學看到了笑話你?”看到兒子懂事地提出要幫媽媽上路掃街,高鳳瓊心里如同吃了蜜,但她仍不放心讓兒子在車來車往的街頭掃街。
“家里雖然條件不怎么樣,但日子還過得去。”高鳳瓊介紹,公婆都已退休,丈夫是一名貨車司機,女兒也大學畢業了,自己在家門口做環衛工,不僅能照顧家庭,一個月也能掙點錢貼補家用,經濟上雖然并不寬裕,但過日子是沒問題的,所以她并不愿意讓小小年紀的兒子跟著她一起吃苦。
“幫自己的媽媽分擔工作,有什么丟人的?”聽到媽媽的話后,李潤執意要上街幫忙。
李潤將垃圾倒進垃圾車內
拗不過兒子的好意,高鳳瓊便同意了。她想著,孩子可能是一時興起,凌晨4點多起床,一般的孩子都做不到,干了兩天吃到了苦頭就可能會打“退堂鼓”。可沒想到,李潤只要有空,便跟著媽媽一起掃街。看著孩子跟著自己一起干活,成了最溫暖的“同事”,高鳳瓊感覺兒子真的長大了。
黃石沿湖路兩側都是茂密的香樟樹,路的兩旁散落的樹葉清掃一次來回有3公里的路程。早晨6點,朝陽從東邊升起,天空染上一層紅潤,映照在母子倆滿是汗珠的臉上,紅撲撲的。
“站在行業監管的角度,我們不弘揚和贊同家屬幫忙掃街,因為街頭車流量大,有一定的風險,環衛工人我們都會按時購買意外險。”黃石市下陸區城管局副局長陸姣蘭介紹,環衛工人在街頭的工作有一定的危險性,雖然不鼓勵孩子幫媽媽掃街,但李潤小小年紀,就懂得父母的不易,用行動詮釋孝心與擔當,而且懷著感恩的心,為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事來反哺,確實很難得。
(來源:極目新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