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目新聞通訊員陳善文 黃若靈
從地表溫度輕易突破50℃的武漢長江大橋,到僅有21℃的蛇山人防納涼點,超30度的巨大溫差,是武漢“火爐”夏日的極致“烤”驗。烈日下,他們汗流浹背;清涼處,他們循循善誘,一抹抹“藏藍”身影常伴左右護民安。
大橋“烤”驗:50℃+熱浪中的護航者
7月9日,氣象部門發出高溫橙色預警。黃鶴樓公園西門和武漢長江大橋引橋的人行道上,依然遍布爭相與著名景點同框合影的游客。在烈日的炙烤下,滾燙的路面升騰著扭曲視線的熱浪,地表溫度計的指針突破了50℃的量程。
正在執勤中的武昌區分局交管大隊機動中隊民警文澤瀚和殷子正的警服早已被汗水浸透,又在烈日下迅速烤干,留下一圈圈白色的鹽漬。雖然穿著厚實的警用皮鞋,地面的灼熱感仍陣陣襲來。
“師傅,這里不能下客停車,請盡快駛離!”交警文澤瀚正耐心勸離一輛在禁停區域下客的出租車。少數游客為圖方便,在橋面上下車,翻越護欄。這樣不僅增加橋面交通壓力,一些非機動車為了避讓,還會闖入機動車道,帶來安全隱患。自今年5月以來,武昌交警增派警力,與大橋交警協同配合,進一步加強橋面交通秩序維護。
從4月底開始,武漢長江大橋增設了非機動車道,方便市民騎車通過武漢長江大橋。一位帶著孩子的李女士騎電動車經過,孩子坐在車前加裝的座位上,交警殷子正立即上前提醒:“您好,為了孩子的安全,12歲以下兒童必須坐在后座,并佩戴好頭盔。前面太危險了!”李女士趕緊調整了孩子的乘坐位置。
在黃鶴樓與火車同框的網紅拍照點,來自上海的游客一行7人剛結束恩施、宜昌的避暑之旅,前來感受“火爐”武漢的威力。“還是武漢最熱!”領頭的阿姨擦著汗感嘆。他們騎行共享單車途經大橋引橋,向執勤交警問路。
“再往前騎就到漢陽去了,橋上全程暴曬,距離不短。叔叔阿姨們量力而行,注意防暑。”文澤瀚隨即就近推薦了戶部巷、大成路等本地特色小吃,說罷還幫忙將共享單車從引橋搬到解放路上。
“武漢交警真好!謝謝你們!”炎熱中的感謝如同一絲清風,在與游客道別后,文澤瀚和殷子正繼續返回橋面執勤。
洞中“沁”涼:21℃空間里的安全守護者
與大橋上如同“鐵板燒”般的酷熱形成鮮明對比,位于黃鶴樓景區旁的蛇山人防工程納涼點溫度只有21℃。由防空洞改建的納涼點,成為周邊市民的避暑勝地。老人們圍坐在棋盤旁對弈正酣,年輕人在乒乓球桌前揮汗歡笑,孩子們則趴在臨時搭起的小桌前寫作業。
清涼舒適的環境不意味著安全防范可以松懈,身著“藍襯衣”的民警,攜手“紅馬甲”的社區干部以及熒光黃的“黃鶴衛士”,一同將安全守護的陣地延伸到了這片清涼之地。
“小朋友,夏天不要去陌生水域玩水,要謹防落水和溺水。” 武漢市公安局武昌區分局黃鶴樓街派出所民警周卓然蹲下身,對著正在寫作業的中華路小學四年級學生小林輕聲說道。結合近期天氣特點,他們用漫畫圖解和情景問答的方式,講解野外游泳的風險,重點強調“不私自下水、不盲目救人”的原則:“如果看到有人落水,要大聲喊大人幫忙,或者趕緊撥打110、120,記住了嗎?”
這邊剛講完防溺水知識,那邊幾位爹爹婆婆已圍了過來。“張師傅,最近接到過陌生電話讓您轉賬嗎?”民警拿起宣傳單,結合近期高發的“保健品詐騙”“冒充子女借錢”等案例,用武漢方言拆解騙局:“那些說‘包治百病’的藥不能信,陌生鏈接不能點,凡是讓轉錢的,先跟屋里伢打個電話問清楚!”
72歲的李爹爹聽得格外仔細,“我們老年人眼神不好,腦子也轉得慢,民警同志講得通俗,我們聽得明白。這‘不聽、不信、不轉賬’的口訣,我記牢了!”
從防溺水知識到反詐提醒,從夏季用火用電安全到應急避險技巧,民警們的講解穿梭在納涼群眾的閑聊中,既不打擾休閑,又把安全知識送進了心里。截至目前,黃鶴樓街派出所已在蛇山納涼點開展安全宣傳10余場,發放各類資料500余份,解答群眾咨詢200余次。
(來源:極目新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