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的稀土戰略,在口頭功夫上下足了功夫,等到中國真的扣動了扳機,西方又何必感到驚訝呢?”
美國海關公布的一組數據讓人咋舌,從去年12月到今年4月初,短短4個月,墨西哥和泰國運往美國的氧化銻突然暴漲。
而且數字很可怕,超過了3800噸!
大家都知道,從去年12月初開始,中國就已經發布了禁止令,原則上斷供出口美國的鍺、銻等多項稀土資源。
老美海關恰巧是從12月,接收到大量的氧化銻,明眼人都看得出,他這是想趕快囤貨,來應對美國氧化銻價格暴漲的局面。
但奇怪的是,管控明明變嚴格了,那為啥4月后的美國,反而收到了更多稀土?
本文信源來自權威報道:【觀察者網】【央廣網】【環球時報】【第一財經】【安全與管制局】(詳細信源附在文章末尾)。為提升文章可讀性,細節可能存在潤色,請理智閱讀,僅供參考!
泰國與墨西哥的稀土出口疑云
從數據上能看出,泰國和墨西哥成為了美國最大的“救星”。
只用了4個月,就給美國出口了超過3800噸的氧化銻。
大家或許對這個數據沒什么概念,這樣說吧,美國2022年到2024年,從兩國進口的氧化銻3年總和,都夠不著這個數。
這件事的反常之處,首先在于泰國和墨西哥,自己都沒有這么大的儲量。
兩國的銻冶煉廠,堪堪只有一家。
數量上難看,質量上就更尷尬。
基本可以作出論斷,兩國都沒有成熟的開采和提煉銻的技術,更不用說儲量也不夠。
搞笑的是,墨西哥的這個廠,還是今年4月才開始開工的。
難道說,老墨和老泰,已經完成了稀土開采和開發技術的突破,能在短短四個月,甚至一個月的時間,就弄出人家3年都采不出的量?
而另一個反常之處,則是墨、泰兩國出現的時間不對頭。
早2年前,兩國甚至排不進中國出口氧化銻國的前十,今年雖然榮登出口三大市場,但出口給你的儲量一定不多。
特別是在全球稀土嚴格管控的環境下,別說3800噸,加起來有沒有380噸都夠嗆。
那泰、墨又咋無中生有,能一口氣,就給美國運過去那么大數額的銻?
稀土被管制,美國玩腦筋
打蛇打三寸,中國對稀土的出手,打得美國叫苦不迭。
但他們相關方面的專家,確實不是吃干飯的,想了一招“明修棧道,暗渡陳倉”。
要趁管制令上的“原則”,變成“源頭”前,也就是中國全方位管控前,趕快撈一筆氧化銻。
美國一家材料公司的CEO,就透露了美國如何繞過中國,從兩個自己稀土都不夠用的國家中搞來數量驚人的稀土。
首先是玩了一出冒名貼牌,以鎵為案例。
美國的公司從中國購買到大量稀土原材料后,將鎵的標簽,搖身一變,變成了普通金屬的標志。
稀土雖然稀有,但長相卻跟普通金屬很像,如果不細細檢測和抽查,確實很難分辨出這玩意兒到底是鎵,還是鐵或鋅,甚至他們還會包裝成藝術品,來蒙混過關。
接下來就是出口問題,想要直接出口美國,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于是就有了“轉運”。
他們先是將這批貨弄到東亞,或者是與美國鄰近的墨西哥,性質上,貨是屬于這兩個國家的,可實際上,他們的最終歸宿,還是回到美國。
通過這聲東擊西的方式,美國頓時有了“解渴”的空窗期,手底上的稀土資源夠用一段時間了。
不得不說,美國這一手確實是玩了歪腦筋,在管控的松弛期搞到了“救濟糧”。
他的心情是很妙了,但他的盟友的心情顯然不太妙。
7月1日的時候,美日澳印搞了一個“四方礦產協議”,還弄一個所謂的四邊機制。
協議的目的,說是說,因為中國4月對稀土管控的加強,他們是為了保障全球全球礦產供應鏈的安全,所以要組隊起來。
但實際上,就是抱團取暖,小心翼翼地,看能不能“打破對中國的稀土依賴”。
然而美國卻一邊大義凜然,說什么“全世界被稀土管控的國家,聯合起來!”
一邊又在費盡心思,想破腦袋也要從東亞等發展中國家中,把中國稀土暗渡陳倉過來。
這其實也怪不得美國,四個國家雷聲雖然大,雨點卻小得很。
目前全球80%的稀土產業集中在中國手上,注意,是產業。
這就包括了儲量和開采技術,中國這邊的領域都是最頂尖的。
而四國如今的冶煉技術,不說能不能趕得上90年代的中國,單說產量,加起來都夠不著中國的邊。
美國雖然“偷到了雞”,但對其整個龐大的制造業來說,也只是杯水車薪,那么他是否能故伎重施,再從咱們這里轉運?
只能說癡心妄想。
中方回應,漏洞早已封堵
那家通過第三國改道運輸的礦產公司的ceo利維·帕克坦言,之前他能每月從中國采購到約200公斤的鎵。
然而到了現在,只怕2公斤都采不到。
原因其實很簡單,首先是4月前的管控,雖然也落地了,但咱們還不算管得特別嚴,對美國在底下玩的把戲,耍的小心思,門都清。
畢竟彼時的中美,還算是相互合作密切,關系并不太僵。
可特朗普倒好,完全沒有一點自知之明,直接挑起關稅戰,玩起了賴皮,要全世界都來幫助他,讓美國再次偉大。
那咱們也不用留面子了,果斷將這條走私線給打斷,一點也不客氣。
7月10日商務部更是直接點名,要對銻和鎵進行有力地轉運打擊。
可以看出,之前并不是真讓美國找到了一條能解決稀土管制的方法,而是咱們不屑于打壓,以大局為重,由著你玩這些小聰明。
非要等到咱們掀桌子,才知道錯了!
而中國的對稀土材料走私打擊的加強到底有沒有用?英國金融時報給出了答案。
這篇報道具體分析了中方在4月管制落地后的具體行動,直言道:“中國在稀土管制方面,各種措施做得非常聰明?!?/strong>
這篇文章甚至認為,這些措施在關稅戰的時候,恐怕還成為了中國有力的底牌,迫使美國不得不作出讓步。
如今的海外市場上,銻等資源的價格,已經創下了歷史新高,原以為一紙稀土管禁令,該讓美西哭鼻子了,想不到他直接動起了歪腦筋。
但長遠來看,他依舊要用越來越高的成本,為自己的傲慢買單。
隨著5月后的新規正式落下來,也算徹底堵死這個通道了。
只是美國既然能從墨西哥和泰國,也就是如今中國前三出口市場中,轉運數千噸銻,說明這兩個出口渠道,也要再審查嚴格一點了。
至于這些國家后面會如何出招,咱們就以不變應萬變吧!
結尾
從中方堵死他們礦產轉運道路的速度,不難看出,咱們對他們心里的“小九九”,其實是知根知底的。
如今咱們的新能源和機器人等產業也在不斷發展,對稀土的需求越來越大。
但咱們不但拿得出這么多原料,更能用比國際便宜得多的價格買下。
這無疑是一個巨大的契機,而咱們,正牢牢地把握著。
本文信息來源:【觀察者網】【央廣網】【環球時報】【第一財經】【安全與管制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