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吃大蒜能降糖調(diào)脂,但有的人每天生吃兩頭,結(jié)果胃燒得難受;有人把大蒜煮熟了頓頓放,卻沒見指標變化。
從中醫(yī)來看,大蒜確實有調(diào)理身體的本事,但糖友想靠它控糖調(diào)脂,得先搞懂它的性子,吃對細節(jié)才行,今天,邀請到糖尿病專家楊小紅主任來和大家好好聊聊。
大蒜在中醫(yī)里叫“葫”,最早記載在《名醫(yī)別錄》里,說它“味辛,性溫,歸脾、胃、肺經(jīng)”。它的“辛味”像一把小刷子,能行氣、散寒、解毒;“溫性”像一小團火,能溫通脾胃、驅(qū)散寒邪。
那大蒜又是如何降糖調(diào)脂的呢?楊小紅主任認為,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兩方面:
一、溫脾化濕
很多糖友舌頭胖大、苔白膩,這是“脾虛有濕”——脾像生銹的機器,轉(zhuǎn)不動了,吃進去的糖和脂肪排不出去,就堆在身體里。
大蒜的辛溫能“喚醒” 脾的功能,就像給生銹的機器抹點油,讓它慢慢轉(zhuǎn)起來,濕濁排出去了,血糖血脂自然不容易超標。
二、行氣活血
糖尿病時間長了,容易氣滯血瘀,隨之而來的,就是血脂高、血液稠。
大蒜的辛味能“行氣破瘀”,讓氣血流動順暢。中醫(yī)常說“血行則糖散”,血管通了,糖分和脂肪能被順利運走,就不容易堆積。
楊小紅主任提醒大家:雖然大蒜有助于控制血糖,但并非人人適用,使用方法也有講究。
一、生熟有別,功效大不同
生吃:辛味足,行氣散寒、解毒能力強,適合“寒濕重”的糖友(比如怕冷、手腳涼、舌苔白膩),每天吃1-2 瓣,切碎放10分鐘(讓大蒜素釋放),配著菜吃,別空腹吃(刺激胃)。
熟吃:辛溫之性變緩,溫脾的作用更突出,適合“脾虛明顯”的糖友(比如沒胃口、肚子脹),炒菜時最后放,稍微炒一下就行,別煮太久,會破壞有效成分。
二、量要控制,過猶不及
大蒜再好也是“辛溫之品”,吃多了容易生內(nèi)熱。糖友本身就可能有“陰虛燥熱”(比如口干、怕熱、舌頭紅),每天超過3瓣生蒜,可能會覺得 “嗓子干、上火、睡不著”,反而影響代謝。
所以一定要記住,輔助調(diào)理不在多,在堅持,每天1-2瓣,細水長流更管用。
三、這些情況別吃,小心幫倒忙
1.胃不好的糖友(有胃潰瘍、胃炎):大蒜的刺激性可能讓胃黏膜更難受,加重反酸、胃痛。
2.正在吃抗凝藥的糖友:大蒜有輕微活血作用,和抗凝藥同用可能增加出血風險(比如牙齦出血),吃前最好問醫(yī)生。
3.陰虛火旺的糖友(口干舌燥、大便干、易上火):本身就“火大”,再吃辛溫的大蒜,等于“火上澆油”,會讓口渴、煩躁更嚴重。
總之,大蒜是輔助調(diào)理的好幫手,不是神藥。糖友別指望靠它停藥,而是把它當成飲食調(diào)理的一環(huán),根據(jù)自己的體質(zhì)選對生熟、控制好量,才能讓它真正幫上忙。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