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喝過“早酒”嗎?
這個詞聽起來可能有點陌生,可你到b站、抖音上搜一搜,隨手拉一個視頻出來都是十幾萬、上百萬的播放量——這種清早起來幾盞小酒、一桌酒菜的悠閑一餐,已經在許多人悄然不覺時吸引得一群年輕人羨慕連連,甚至特意跑到早酒盛行的湖北、川渝等地去打卡體驗。
△早酒,不僅是酒哦。(攝影/蘇丹卿)
早酒早酒,不就是早上喝酒嗎,有啥稀罕的?這你就不懂了,在早酒的桌子上,“酒”是最不重要的一個角色,十幾塊一瓶的“口糧酒”最好,干脆來幾杯散酒也不賴。餐桌上真正的主角,是下酒菜!
肉必須要多。先來一碟鹵牛肉佐酒,熱騰騰的小鍋子燒起來,什么牛腩、豬蹄、肥鴨子豪爽地上了桌。碳水主食也不能少,從拌粉到拉面,或者是一碗瓷瓷實實的大米飯,再來點小炒小菜做點綴。說起來都是家常菜,可就是量大、味重、特過癮。
早餐很盛大,其實倒也很家常,而且在很多地方都常見。要說為什么能吸引來年輕人的目光,也不難理解——天天忙著擠地鐵的打工人,誰不想也能在小館子里不緊不慢地來一頓舒服的大餐?
今天就一塊來見識見識吧,這最隆重、最豪放、灑脫到不像話的熱辣一餐。
“早酒”這種飲食習慣,存在于許多地區,長江沿岸尤盛,從上游的川渝,到九省通衢的武漢,又到斯斯文文的上海都不例外。但湖北荊州的小城監利,恐怕稱得起最愛早酒的地方。
監利到底有多少家早酒館、早酒攤?這可能是一個監利本地人都難以說清的問題。最夸張的估算是4000家,最保守的估計也有1000家以上,但不管是哪個數字,對于這個人口只有一百萬出頭的縣級市來說,都已經足夠龐大。
有以牛肉為特色的早酒,小小的牛肉煲里,盛滿牛腩、牛肚、牛筋、牛骨,要么已經紅燒過,要么已經鹵過,總之下鍋前已經事先入味,端上桌后繼續慢慢熬煮,漸漸軟爛適口。再配上一杯白酒,足以驅散清晨寒氣。
也有以鹵味見長的早酒,鹵鴨、鹵蛋、鹵豬蹄、鹵豆皮,炸過的小魚再也可以鹵,兼具油炸的酥香和鹵味的濃厚,小小一口就滋味綿長,是伴酒的佳品。
還有的早酒攤善做下水,新鮮的肥腸和血豆腐,最宜拌面。吃完了重油重鹽重辣的肉菜,一碗面下肚,壓住腹中翻騰的酒氣,是一頓早酒最好的收尾。
看來看去,監利早酒的菜肴似乎沒有什么特殊,都是荊楚大地上常見的下酒菜。倒是有一種“土火鍋”,在各類視頻中出盡了風頭。
說是火鍋,叫“火碗”倒更貼切。一方淺淺的碟子里放著酒精,碟子上擺一只大瓷碗,碗里放好香菜、鹽糖辣椒等佐料,再放肉片、肉丸、炸豆腐,也有食客干脆放入剁爛的生肉餡。碗底的酒精點燃,碗里的食材逐漸加熱,直至滾開,這時食客熟練地把勺子伸進碗里,輕輕一抿,肉餡就變成一個月牙形的肉丸。現在,倒也有不少攤子不用瓷碗改用小鐵鍋的,炊具變了,可這份簡便與痛快絕對不打折扣。
△土火鍋,鍋不大,可是太過癮了!(圖/蘇丹卿)
這種“土火鍋”或許是最適合早酒攤的吃法:它簡陋,卻足夠便宜,不會超過一頓早飯的價格預期;它小巧,正好菜量適中,不會讓人一大早就吃到十分飽;它加熱慢,恰恰符合人們一邊聊天一邊飲酒的悠閑節奏。
無數美食博主奔向監利,很少有人失望而歸,因為這座小城真的如傳聞中一樣,被早酒攤包圍,哪怕直接在地圖上搜索“早酒”兩個字,也能跳出來一連串干脆以早酒命名的小店。由魚肚白一直吃喝到紅霞滿天,早酒攤上的熱鬧是忙碌一天的起點。
為什么監利人如此熱愛早酒呢?也許能從地理環境上找到一些解釋。
如果從高空中俯瞰監利,就能發現這座小城恰好位于長江關鍵的“拐彎”處:自西北而來的長江水,在這里轉向東北方向,上銜宜昌,下接武漢,又與磅礴的洞庭湖隔江相望,洞庭湖畔的岳陽是整個湖南唯一毗鄰長江的地方。東西交匯、南來北往的地理位置,讓監利成為一座因水而興的小城,就像很多人所說的那樣,碼頭上日夜勞作的工人,成為早酒攤的常客。
同時地處江漢平原南部,銜接洞庭湖平原,監利是地道的魚米之鄉,物產豐饒,監利大米、荊江鴨、監利河蟹、監利黃鱔,都是本地名產。換句話說,有肥沃平原和星羅棋布的湖泊,監利人要想找點優質食材下酒,簡直太容易了。
長江流經之處,但凡有碼頭的地方,工人都是一樣的起早貪黑,需要一頓扎實痛快的早酒提供一天的能量。看過了小城監利的早酒,不妨就順著滾滾長江,品一品這沿岸的酒菜飄香。
武漢人把吃早飯稱為過早,甚至流傳一個說法,騎著自行車拌熱干面是武漢人自帶的技能,仿佛性格火爆的武漢人,急匆匆地過早也是常態。其實,在橫跨長江兩岸的江城,悠然的早酒也不少。肉絲碼子面、黃鱔面、牛肉火鍋、鹵鴨火鍋,牛肉火鍋,菜單與監利早酒類似,或者干脆就端來熱干面、豆皮這些武漢最常見的早餐小吃,也能下酒。如果實在不習慣一大早就喝高度白酒,也可以來一杯地道的“蛋酒”:雞蛋放入燒開的甜米酒里,既爽口,又暖身。
武漢人愛吃粉,生燙粉常常是早酒必備。所謂生燙,就是切好的肉片放進熱滾滾的湯頭里燙熟,肉片切得很薄,手法熟練的攤主稍微翻滾幾下就熟了,不能多燙,燙多了肉就顯老。剛出鍋的肉片,蓋在剛出鍋的粉上,配上蔥花、紅油、胡椒,還可以抓一把滋味濃郁的香菜,一碗生燙牛肉粉是早酒攤上的頂流。
△武漢早酒中的粉能有多豪橫?(攝影/金童)
沿著長江來到上游的川渝,早酒同樣與繁忙的碼頭一同興旺。以重慶為例,重慶多山,許多來自山區的貨物要靠肩挑手扛才能來到江邊,山城就是陸路運輸和水路運輸的交匯點,疲憊了一路的人趕在清早交割完貨物,難免要喝點酒解乏,也要點一碗豆花飯充饑。
△豆花飯,美味又頂飽。(攝影/大偉)
川渝人對豆花飯都不會陌生,一碗清爽的豆花,碗底鋪著一層黃豆芽,一碟蘸水由豆豉醬、辣椒油、豬油等組成,豆花配上蘸水,可以下酒、也可以下米飯。這是老一輩人的快餐,也是曾經搬運工、馬幫工人和纖夫等平民最喜歡的食物。
甚至在人們印象中“全國酒量墊底”的上海人也喝早酒。江南冬季濕冷,夏季炎熱,冬天時候喝一杯早酒溫暖腸胃,夏天趁著炎熱還沒有到來,在清晨喝兩杯,就成了很多夜班工人的選擇。小說《繁花》里,工人小毛就喜歡喝些黃酒,撫慰高強度勞動后疲倦的腸胃。
△肥美的羊肉下酒,太饞人了!(攝影/吾語)
老上海人常吃羊肉,北面的嘉定、寶山、崇明偏愛紅燒,南面的松江、奉賢、金山等地則喜歡白煮白切的做法。一頓早酒、一大盤羊肉、三五好友,是這座國際都市里隱秘的休閑方式。當年輕的工人變成了年邁的爺叔,“喝老酒、吃羊肉”的習慣仍然延續下來。
“黃金水道”長江,串聯起上下游一系列碼頭城鎮,也造就了一群或者徹夜勞作,或者清晨忙碌的群體。繁忙的勞動之余,點一杯白酒解乏,再配上一些本地家常菜充饑,成為必然的選擇。
就拿武漢來說,市中心那條著名的漢正街曾經是馳名全國的小商品一條街,天蒙蒙亮,正是搬運工趕在人流繁忙之前搬完貨物的時候。一個個檔口開門營業,許多人忙碌的一天剛剛開始,而搬運工則放松下來,選一個街邊小攤坐下,點一個牛肉煲,喝二兩白酒。江岸的碼頭貨場,京廣線途經武漢的“河南棚子”,都是工人的聚集點,早酒也在周邊應運而生。
沒有固定的方式,也沒有固定的菜肴,連酒都隨興所至,有本地自釀的“糧食酒”,有食客自己泡的藥酒,也有中下游流行的黃酒。早酒習慣隨著長江流動,落地生根。
有人說,夜班群體是早酒誕生的基礎,那么早酒就只會誕生在城市。這種說法有道理,卻也不完全對,因為在遠離長江沿岸碼頭城市的大江南北,同樣保留著不少早酒習俗,在那里,我們或許能窺探到“清晨飲酒”這一習慣更早的源頭。
在嶺南的飲食之都佛山,“紅米酒配生滾粥”的諺語流傳已久。所謂紅米酒,就是一種豉香型白酒,以赤米和大米混合釀造而成。廣東人雖然不以飲酒見長,但在粵菜的“精神故鄉”順德,紅米酒是很多老廣的心頭好。
相比于更知名的高度白酒,紅米酒度數較低,豉香濃郁,配上廣式早茶里常見的蒸排骨、生滾粥、腸粉,老廣可以一邊“吹水”,一邊把時光消磨到中午。
從南向北,山東是網絡上“早酒熱潮”的另一個中心,不同于長江沿岸的城市味,山東早酒處處透露著一股鄉土氣。
鄭板橋的《濰縣竹枝詞》中曾寫:“集散人歸掩市門,市樓燈火定黃昏。”千百年來,趕集都是山東人民的愛好,而好飲善飲的山東人,怎么會錯過在清晨的大集上喝一杯呢?
攤主一早鹵好的牛羊肉擺在攤位上,稱重算錢,食客挑好部位,攤主利落地切下稱重,再抓幾把大蔥香菜調味。也有攤主支開一口大鍋,做熏豆腐,一塊錢三塊,三塊錢就是滿滿一碟豆腐,加上一份十幾塊的牛羊肉,足夠喝一早上了。在膠東的大集上,有時還有海鮮出沒,食客選好一盆海鮮由攤主加工,燴餅泡在湯里當做主食,早餐吃出了午餐的氣勢,這大概是最接地氣的海鮮自助餐。
東北人也喝早酒,下酒菜沒什么稀奇,無非是涼拌菜、熏肉,老一輩人偏愛燒刀子,一些年輕人則喜歡在清晨來瓶啤酒——別忘了哈爾濱也是中國的啤酒之都。江西、安徽、江蘇一帶的廣大鄉下,過去還有冬釀酒的習俗,鄉土人家在農閑時自釀米酒,此后的早晨,這杯米酒就成為農民迎接一天勞作的寬慰。
對于習慣了都市生活節奏的當代人來說,早酒當然是稀奇的。
在過去,它是碼頭工人和鄉間農民解除疲勞的專屬;而現在,當長江兩岸人力搬運群體逐漸萎縮,鄉村從事傳統耕種的農民越來越少,早酒主力軍也從青壯年變成了無事的老年人。不用趕著上班上學,娛樂方式不多,有無數的時光可以消磨,于是各種與早酒相關的節目和文章里,老年人都是早酒攤上的常客,如果說上幾代人喝早酒是為了解乏放松助眠,那么如今喝早酒的老人們,更多就是熱愛聊天、熱愛閑適、熱愛喝酒本身了。
對于當代人來說,走紅的早酒有著寶貴的松弛感。它背后傳遞的飲食哲學和生活習慣屬于販夫走卒,不焦急,不攀比,廉價但不簡陋。
或許羨慕早酒的年輕人們,生活在地鐵時刻和工作任務催促著的城市里,永遠不會真正成為早酒攤上的一員。但在這個普遍焦慮的時代里,隔著屏幕圍觀小城市熱氣騰騰的早酒,也給很多人的心靈帶去了難得的放松,帶去了關于食物最本質的快樂,這就已經足夠珍貴了。
△快節奏的生活里,有什么比好好吃飯更快樂?(圖/金童)
作者:阿滿;編輯:貓騎士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