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提要:
2025年5月,美國新車銷售146.86萬輛,同比增長1.4%。特斯拉Q2美國銷量約15.1萬輛,同比下降9%。歐洲銷量連續五個月下滑,5月同比降27.9%,市場份額跌至1.2%。中國銷量3.89萬輛,同比降29.8%。特斯拉面臨中國車企價格競爭、馬斯克政治立場引發的品牌損害及監管障礙,全球市場份額急劇萎縮,需創新應對。
根據MarkLines Automotive Industry Portal的數據,2025年5月美國新車銷售總量(包括通用、斯特蘭蒂斯、特斯拉等品牌的初步估計數據)為146.86萬輛,同比增長1.4%。
特斯拉雖然仍然穩居美國電動汽車市場的領先地位,但根據最新數據,特斯拉在2025年Q2期間在美國售出約15.1萬輛電動汽車,比去年同期下降9%。
特斯拉歐洲銷量連續第五個月下滑。
歐洲汽車制造商協會 (ACEA) 的數據顯示,歐洲的整體汽車銷量增長1.9%,其中純電動汽車銷量增長27.2%。最強勁的增長來自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和替代燃料驅動的汽車。
但特斯拉即使推出修改后的Model Y,也未能顯示出重振該品牌命運的跡象,該品牌汽車銷量下降27.9%,連續第五個月下降。特斯拉的歐洲市場份額從一年前的1.8%下降到5月份的1.2%。
來自多個國家的月度注冊數據為特斯拉的市場地位描繪了一幅令人不安的圖景。雖然該公司不直接發布月度銷售數據,但國家注冊數據庫提供了特斯拉相對于更廣泛的電動汽車行業的表現的見解。
德國 KBA 數據顯示,特斯拉5月份銷量同比下降36%,這一顯著下降與該國整體電動汽車市場45% 的增長形成鮮明對比。特斯拉的注冊車輛僅略高于4月份的表現,這表明復蘇勢頭有限。
英國給特斯拉帶來了一個更令人擔憂的情況。與2024年5月相比,英國銷量下降了45%,而該國的電動汽車總注冊量攀升了28%。這種差異凸顯了特斯拉難以利用不斷擴大的市場需求。
意大利市場數據強化了歐洲趨勢。特斯拉的交付量同比下降20%,盡管意大利的電動汽車行業增長了近41%。歐洲主要市場的一致模式表明特斯拉存在系統性挑戰,而不是孤立的區域性問題。
隨著特斯拉在美國和歐洲的銷量繼續下降,特斯拉對其第二大市場和最大生產中心中國的依賴正在增加。
在全球電動汽車市場急劇擴大的趨勢中,美國市場、歐洲市場存在的持續挑戰,還不是特斯拉困境的全部。特斯拉在其第二大市場——中國市場的表現,也同樣困難。中國乘用車協會報告稱,特斯拉 5月份在中國國內銷售3.89萬輛,同比下降29.8%。
同樣在5月,中國汽車銷量達到268.6萬輛,同比增長11.2%。其中新能源汽車達到130.7萬輛,同比增長了36.9%,占新車銷量的48.7%。
對此,據《華爾街日報》報道說,特斯拉在中國的市場份額正在萎縮,這可能代表著埃隆·馬斯克在中國的路已經不多了,也代表著特斯拉汽車制造商棺材上的又一顆釘子。
通用汽車前高管邁克爾·鄧恩則直言,雖然“你永遠不想押注埃隆·馬斯克和特斯拉的韌性”,但馬斯克“在中國的業務可能更接近日落,而不是太陽升起”。
曾經引領行業、如日中天的特斯拉突然江河日下,發生了什么?
一是低估了競爭對手的創新能力。
中國戰略公司 Automobility 首席執行官比爾·魯索 (Bill Russo) 告訴《華爾街日報》:“特斯拉犯了和所有外國汽車制造商都犯的一樣的錯誤——低估了中國超越你的創新能力”。
34 歲的 Qian Yang 告訴《華爾街日報》,他賣掉了自己的特斯拉 Model 3 轉而購買小米 SU7 EV。原因是“特斯拉現在幾乎就像 iPhone,它們變得沒有靈感和陳舊,不再具有革命性的功能” 。
多年來,特斯拉在中國市場只有Model 3和Model Y兩種車型,但中國的每個汽車品牌每年都會推出數個到十幾個新車型。
特斯拉可能很快就會遭受與許多其他美國科技公司相同的命運,包括摩托羅拉和蘋果,它們曾經在中國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只是被更好的技術和面向國內的法規所吞噬。
據報道,馬斯克還放棄了更適合中國消費者的新車設計計劃,而是將公司的努力集中在偷工減料以節省成本上。
二是低估了中國汽車的價格競爭力。
中國汽車制造商繼續以有競爭力的定價策略和功能豐富的產品向特斯拉施壓。這些汽車品牌依賴中國產業政策補貼、汽車銷售補貼和低廉的人工工資,能夠極限壓低汽車生產與銷售成本,在遠低于特斯拉銷售價格的同時,還通常能夠向客戶提供特斯拉收取額外費用的標準設備,從而創造出越來越注重價格成本的消費者產生共鳴的價值主張。
以某某迪為代表的中國電動汽車制造商的極限價格競爭力,導致特斯拉的困境從美國、歐洲轉移到了中國。今年5月,該公司在中國的汽車銷量減少了4萬輛,比去年同月大幅下降了接近3成。
中國汽車制造商的價格競爭力還對歐洲市場的特斯拉造成了傷害。根據 Jato Dynamics 周二發布的另一份數據,盡管歐盟將從7月份開始對中國電動汽車征收關稅,但中國汽車上個月仍保持了在歐洲的強勁增長,銷售了65,808輛汽車,市場份額翻了一番,達到 5.9%。
三是馬斯克對極右翼意識形態的極具破壞性的擁抱,這為該品牌在全球大部分地區的受歡迎程度蒙上了一層陰影。
《華爾街日報》說,歐洲很多特斯拉的客戶轉向更便宜的中國電動汽車,但也有相當一部分消費者,因抗議特斯拉首席執行官埃隆·馬斯克的政治立場,轉而放棄特斯拉,選擇歐洲或者中國的電動汽車品牌。
盡管馬斯克已經辭去了美國政府幫助領導政府效率部的職務,但他在白宮的時間疏遠了他的一些主要客戶可能對特斯拉造成永久性損害。
據《泰晤士報》報道,被電動汽車的環境效益所吸引的特斯拉司機對他們的汽車與馬斯克的聯系越來越感到尷尬。幾位名人已經拋棄了他們的特斯拉,作為公開反對該公司的一部分。
品牌損害從美國蔓延到歐洲,4 月份歐洲32個國家的月銷售額下降了近50%。特斯拉分析師丹·艾夫斯 (Dan Ives) 預測,馬斯克在白宮任職期間遭受的品牌損害中有5%到10%將是永久性的。
艾夫斯上個月說:“特斯拉已經成為全世界的政治象征,這不是一件好事”。
四是監管障礙影響了特斯拉的功能升級的努力。
特斯拉還面臨著嚴峻的監管障礙,使其有爭議且名稱誤導的“全自動駕駛”的駕駛輔助軟件在中國難以獲得批準。至今北京尚未宣布批準特斯拉這款軟件的全面使用,這給中國公司更多時間來迎頭趕上留下了時間。
然而,據《華爾街日報》報道,這并沒有阻止這家馬斯克領導的公司無論如何都推出該軟件,這激怒了那里的監管官員。
特斯拉令人失望的交付數據是在第一季度令人失望的財務數據之后發生的。2025年第一季度特斯拉的收入下降9%,利潤同比下降 71%。截至6月底,特斯拉的估值為9890億美元。特斯拉股價今年下跌了16%以上。
【作者:徐三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