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閱讀此文之前,辛苦您點擊一下“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和分享,又能給您帶來不一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
編輯^W.n
前言:
從今年年初特朗普上臺執政到現在,任何一個明眼人都已經能看出來,這是一位執政能力極其低下,且對外交、地緣政治一無所知的無能之輩,在判斷外交事務之時,僅憑自己的主觀臆測來行事,堪稱是美國歷史上的“最差總統”。
不知還有多少人記得,特朗普在競選期間,曾叫囂要在24小時內解決俄烏沖突,結果遭到了俄烏雙方的鄙夷,最終以一個賭氣式的姿態宣布退出和談,變臉之快令人汗顏。
而在近期,特朗普最新的一段錄音被看熱鬧不嫌事大的美國媒體公布出來,再次讓他的光輝形象有些“保不住了”。
錄音發生在2024年,地點是在一次非公開的共和黨私人籌款會上。
特朗普在臺上滔滔不絕,情緒激昂。他自爆早在當年俄烏沖突升級前夕,曾私下向普京放出狠話,“如果你去(進攻)烏克蘭,我將轟炸莫斯科。”現場頓時鴉雀無聲,連后排正在吃牛排的捐贈人都放下了刀叉,這不僅是一種威脅,更像是一種徹底撕破臉的宣言。
俄烏戰爭始終沒能走向談判桌,讓特朗普極為不滿。
按照他的話說,普京“態度很好”,但結果卻“毫無意義”,答應跟澤連斯基見面,卻遲遲沒有動作,這讓他大為光火。
特朗普上任已過半年,俄烏戰場不僅沒有降溫,反而硝煙更濃。一方面,烏克蘭仍在苦苦支撐;另一方面,俄羅斯卻在悄然布局,開辟新戰線。
7月初,俄羅斯國防部宣布已掌控烏克蘭東北部的米洛韋村,并向蘇梅州大規模增兵,調動了5萬精銳部隊,其中包括第104空降師和第40陸戰旅。這一行動被俄方稱為建立“安全緩沖區”,但實際意義遠不止于此。
俄軍正試圖在烏東以外再開新局,牽制烏克蘭的主力部隊。而這一切,幾乎與特朗普那句“轟炸莫斯科”的放話同時上演,令人懷疑兩人之間是否真的還在“私下溝通”。
錄音曝光的時機耐人尋味——正值特朗普對俄立場發生180度大轉彎。就在本周一的白宮內閣會議上,特朗普公開表達對普京的強烈不滿:“如果你想知道真相,普京對我們說了很多胡話(bullsh*t)。他態度一直很好,但結果毫無意義”。
更引人注目的是其政策急轉:批準向烏克蘭運送新一批防御性武器,并暗示可能支持對俄實施毀滅性制裁法案——該法案計劃對購買俄能源的國家征收高達500%關稅。
這與半年前就職時承諾“24小時解決俄烏沖突”的特朗普判若兩人。克里姆林宮發言人佩斯科夫8日發出警告:武器輸送只會延長沖突,而制裁將損害兩國企業。
一句狠話,兩種截然不同的回音
特朗普的狠話,似乎總能精準地踩在新聞爆點上。這次也不例外。
錄音里,他信誓旦旦地告訴金主們,自己曾如何當面警告普京,只要俄軍敢踏入烏克蘭,美國的炸彈就會飛向莫斯科。他還用同樣的邏輯“敲打”過北京,聲稱若有“武統”之事,他會下令轟炸中國首都。
面對媒體的追問,特朗普本人不承認也不否認,團隊則干脆沉默。這種曖昧的態度,反倒讓這番話聽起來更像真的了。
但威脅的威力,似乎只停留在口頭上。
據稱,普京當時聽到“轟炸莫斯科”的警告時,臉上波瀾不驚,壓根沒信。事實也確實如此,俄軍不僅進了烏克蘭,還發動了全面攻勢。這與其說是不怕,不如說是一種用行動進行的蔑視。
而中方的反應則更直接,稱特朗普“瘋了”,并表示兩國之間風平浪靜,從未有過這等“官司”。言外之意,這番威脅純屬無中生有,荒誕得不值一駁。
從昔日頭號鐵粉,到如今的公開翻臉
有趣的是,特朗普和普京,曾經是另一番光景。
特朗普對普京的欣賞,幾乎是毫不掩飾的“追星”行為。早在2007年,他就公開表達好感。2013年,為了能見上普京一面,他甚至把環球小姐決賽這樣的大場面搬到了莫斯科。
等到2018年兩人終于正式會晤,全世界媒體用的詞都是“惺惺相惜”。
可昔日的“知己”,如今卻勢同水火。特朗普近來毫不客氣地評價普京在烏克蘭問題上的邏輯是“胡說八道”(bullshit),痛斥他“正在殺死很多人”。
這種一百八十度的態度大轉彎,和他處理烏克蘭軍援時的搖擺不定,堪稱一體兩面。
前腳白宮和五角大樓剛以“庫存緊張”為由,暫停了部分對烏軍援。后腳特朗普就跳出來,對著媒體一臉無辜地表示“不知道誰下的命令”,好像自己被架空了一樣。
結果沒過幾天,他又親自宣布恢復援助,還特批了“愛國者”導彈,并高調強調這是“總統的決定”。
這一系列操作,完美印證了批評者送給他的標簽——“無能狂怒”。
莫斯科不理會口水仗,只用行動說話
相比特朗普的情緒化表演,克里姆林宮的回應則冷靜得可怕。
發言人佩斯科夫輕描淡寫地表示,錄音真假難辨,而且特朗普的風格向來如此,俄方“非常平靜”,依然希望政治解決。這種泰山崩于前而色不變的姿態,本身就是一種外交上的強硬。
嘴上說著“平靜”,手上的動作卻一點沒停。
普京沒有理會任何口頭威脅,反而下令俄軍發動了三年來最大規模的空襲。戰場上取得主動后,莫斯科甩出了一份幾乎不可能被接受的停火清單。
要求西方解除全部制裁,要求烏克蘭承認四個州的歸屬,還要求歸還所有被凍結的俄羅斯海外資產。這哪是談判,分明是在告訴對手:我沒興趣跟你談。
為了把戰爭打下去,俄羅斯甚至修改法律,允許外國人參軍入籍。其軍費開支已飆升至GDP的6.3%,創下冷戰后的新高。
對北京,他一手大棒一手胡蘿卜
如果說對俄是簡單粗暴的“恐嚇”,那特朗普對中國的策略,則要復雜得多。
盡管也曾放言“轟炸北京”,但就在最近,他卻畫風一轉,公開夸贊“中美貿易現在非常公平”,還說“和中國的關系很好”。財政部長也緊跟著表態,要繼續推進談判。
這副笑臉背后,是現實的考量。無論是關稅問題,還是稀土供應,美國都有求于中國。
但在另一面,他又悄悄埋下了新的釘子。
特朗普透露,他正在“非常認真地考慮”一項法案,旨在懲罰那些購買俄羅斯能源的國家,最高可征收500%的懲罰性關稅。
誰都知道,中國是俄羅斯原油的大買家。這一招看似敲打俄羅斯的錢袋子,實則是一石二鳥,試圖在中國與俄羅斯之間打入一個楔子。
一邊示好,一邊施壓,特朗普試圖用這種方式,攪動地區局勢,為美國爭取對自己最有利的戰略格局。
結語
特朗普的言行,早已超越了個人風格的范疇。
他用夸張扭曲的方式,折射出美國當下最真實的困境。批評者說他毫無執政能力,憑直覺處理復雜的國際事務,是美國史上“最差總統”。
在國力如日中天的年代,美國似乎總選不出足夠強悍的領導人,來守護這份強大。而當國家走在下坡路上時,又偏偏容易選出特朗普這樣迷信“實力”,熱衷于極限施壓的“強人”。
參考信源:
“如果你進攻烏克蘭,我就轟炸莫斯科”,特朗普曾威脅普京——紅星新聞2025-07-09
錄音曝光!特朗普稱曾威脅普京,揚言轟炸莫斯科——2025-07-09上觀新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