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夏以來,本市非機動車騎行活動顯著增多,為進一步規范非機動車通行秩序,提升城市文明交通水平,市公安交管部門在對非機動車逆行、闖燈等違法行為持續開展查處整治的基礎上,對騎車拍照、多人并排騎行等非機動車十類不文明行為也將嚴查嚴管,同時開展形式多樣的宣傳活動,引導市民守法騎行、佩戴頭盔,共同營造安全、有序、文明的暑期道路交通環境。
整治交通違法行為和不文明行為
1個多小時查處80余起
今天上午9點半,在北二環積水潭橋下,西城交通支隊的民警正在對過往的非機動車開展執法檢查,一名男子騎著共享單車,由南向北過馬路騎行經過人行橫道,被交警攔下。騎車人解釋說,自己知道人行橫道不能騎行,但“剛好是綠燈,圖方便就騎過來了”。 鑒于男子屬于首次輕微違法,民警現場對他進行了警告處罰。
“非機動車騎行人確實應該遵守交通法規,以前沒有很重視,以后要加強這方面的意識。”。接受完處罰教育后,這名男子表示。
沒過一會兒,積水潭橋南側,由西向東方向,先后有兩輛電動自行車因違法帶人被交警攔下。其中一名中年男子后座坐著一名成年女性,另一輛電動自行車上,一位媽媽前后各坐著一名小孩。
民警表示,根據相關法規要求,北京市僅允許騎行時帶一名年齡不超過12歲的乘員,且必須乘坐在固定好的座椅上。不過近年來有不少二胎家庭選擇電動車出行時,往往會忽視這一要求,使用一輛電動自行車同時搭載兩名兒童出行。
由于兩名騎行人都屬于半年內首次違法,民警分別對他們進行了警告處罰,并進行普法宣傳。
此外,整治過程中,還有多名打電話、看導航的騎行者被攔下處罰。對此,民警提醒,騎行時使用手機、打電話有嚴重的安全隱患,特別是在騎行速度更快的電動自行車時,往往是一低頭就好幾米出去了,遇到危險根本來不及做出有效反應,日常遇到的交通事故中也有因為騎行時操作手機而導致的。
除了對自行車和電動自行車的通行類交通違法進行查處,執勤交警還對電動自行車是否存在違法加裝、改裝燈光的情況進行現場檢查。
民警表示,“違法加裝、改裝燈光以后,燈光的照射將對其他交通參與者的通行安全造成影響,特別是對向騎行時,常常晃的正常行駛的非機動車騎行人睜不開眼,甚至影響機動車駕駛人視線,導致看不清前方狀況引發危險。”
對于電動自行車違法加裝、改裝燈光影響交通安全,交管部門將加強路面查處,對首次發現的違法車輛,將對騎行人進行警告處罰,現場責令拆除加裝燈具或還原回原車出廠燈光標準,如再次發現車輛違法改裝,將依法扣留車輛,按駕駛拼改裝電動自行車上道路行駛的違法行為,依法處500至1000元罰款。如發現經營性拼改裝線索,將及時轉遞市場監管等部門進行處理。
1個多小時 交警在積水潭橋下
查處各類非機動車違法80多起
記者在街頭采訪中發現,多數市民對非機動車通行規定有一定了解,特別對非機動車闖燈、逆行,“橫沖直闖”的行為深惡痛絕。但對于不能在斑馬線上騎行、只能搭載一名12歲以上的未成年人等規定,不少人還存在誤區。
針對這種情形,從2023年開始,市公安交管部門就在全市范圍內組織開展了電動自行車‘五不一戴’交通安全主題宣傳實踐活動。提示市民騎行電動自行車時不闖燈、不逆行、不違法進入機動車道、不醉酒騎行、不違規騎行帶人,倡導大家騎乘電動自行車時正確佩戴安全頭盔,守法、安全、文明騎行。
記者發現,積水潭橋區不僅有交警對非機動車交通違法開展執法,橋下的非機動車安全宣傳勸導站前,電動自行車“五不一戴”、非機動車十類不文明行為以及一幅幅繪制著現實發生的交通事故案例的展板、海報也吸引了大量路人駐足觀看。
市公安交管局安監處民警白千如介紹,除了設置勸導站,交管部門還組建交通安全宣講小分隊,結合開學季、節假日、全國交通安全日等時間節點,開展沉浸式、體驗式主題宣傳活動5100余場次,觸達非機動車駕駛人28萬余人次,推動市民群眾安全文明騎行意識養成。
北京非機動車條例修訂后
電動自行車騎車不戴頭盔將會被處罰
6月25日至7月24日,北京市公安局會同相關單位起草的《北京市非機動車管理條例(修訂草案公開征求意見稿)》向社會公開征集意見。記者注意到,在征求意見稿中,對頭盔使用的描述已經調整成了“駕駛、乘坐電動自行車應當規范佩戴符合國家標準并且經過強制性產品認證的乘員頭盔”。
據統計,近八成電動自行車交通事故死亡原因為顱腦損傷,正確佩戴頭盔可降低70%至80%的嚴重腦損傷風險。目前我國至少有26個省市地方立法強制性規定電動自行車騎乘人必須佩戴頭盔。從出臺法規的地區看,頭盔佩戴率與安全防護效果均有明顯提升。而現行《北京市非機動車管理條例》僅規定了本市鼓勵電動自行車騎乘人戴頭盔,依靠宣傳引導提升戴盔率效果比較有限。
對此,北京市公安交管局法制處民警介紹:“戴頭盔保安全是國際共識,綜合社會各界意見,并參考外省市做法,因此在條例修訂草案中,將倡導性條款修改為強制性規定,要求騎乘電動自行車應當佩戴頭盔。”
新規出臺后,對未按規定戴頭盔的,交管部門將依法處警告或者10元以上50元以下罰款。
來源:BRTV新聞( 記者 趙昊 )
編輯:孫迪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