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國無外交!”
7月9日,特朗普在白宮與非洲五個國家的領導人舉行會晤,這本應是加強美非合作的契機,然而事情卻并沒有向這個方向發展。
特朗普與非洲五國領導人在白宮共進午餐
特朗普顯得極不耐煩,甚至還提出“請總統自我介紹,并報出國名”的要求,言語間的傲慢無禮根本藏不住。
那么美非之間的合作會走向何方呢?非洲國家的選擇又將如何影響國際格局?
外媒報道
傲慢寫在臉上
這場會晤邀請了加蓬、幾內亞比紹、利比里亞、毛里塔尼亞和塞內加爾五國領導人,美國官方宣稱旨在“推進經貿合作”。
但現場視頻顯示,特朗普的行為與“合作“二字背道而馳,毛里塔尼亞總統加茲瓦尼正在闡述本國的發展機遇時,特朗普顯得有些不耐煩。
會議現場
通過手勢催促對方加快速度,甚至在發言尚未結束時直接打斷,要求進入下一個環節,類似的情況也發生在幾內亞比紹總統恩巴洛身上。
恩巴洛剛開始介紹本國的經濟潛力,特朗普便提出要求,讓他只做簡短的自我介紹,并清楚說出國家名稱,發言時間壓縮至1分鐘。
特朗普很傲慢
其他三位領導人的發言時間同樣受到嚴格限制,沒有一人能超過五分鐘,更戲劇化的是,當利比里亞總統博阿凱用英語闡述合作愿景時。
特朗普對利比里亞總統博阿凱的英語水平表現出驚訝,多次稱贊對方英語流利,并連續追問:“你在哪里學的英語?在利比里亞嗎?”
特朗普這番言論讓美國媒體和網友大呼尷尬
事實上,利比里亞1847年由美國解放黑奴建立,英語作為官方語言已有近200年歷史,利比里亞青年領袖阿奇·哈里斯憤怒表示:“這不是贊美,而是把我們當沒受過教育的鄉下人。”
美國得克薩斯州民主黨眾議員賈斯敏·克羅克特當天在社交媒體上批評稱,這是“無知的頂峰”“特朗普從不錯過任何一個種族主義和錯誤的機會,他每天都在尋找新的方式來讓人尷尬!”
有人直言,特朗普對利比里亞的態度“居高臨下”
特朗普的反應顯示出他對參會國家基本情況的了解不足,這種疏忽在高規格外交場合顯得尤為不妥。
特朗普的這些舉動背后,隱藏著美國對非洲的新戰略考量,他在會晤中明確表示,美國將把對非洲的政策從援助轉向貿易。
賈斯敏·克羅克特社交媒體截圖
重點關注這些國家豐富的自然資源,如錳、黃金、鋰和鈷,這些資源對美國的科技和制造業至關重要。
白宮官員表示,這次會晤旨在探討“商業機遇”,以實現美非雙方的互利共贏,特朗普還強調,美國是比中國更可靠的合作伙伴。
然而,近年來美國削減對非洲的援助,并通過關稅等手段施壓非洲國家,這讓不少國家感到失望。
相比之下,中國在非洲投資基礎設施建設,如公路、鐵路和港口,為當地經濟發展提供了實實在在的支持,贏得了不少國家的認可。
布魯金斯學會高級研究員蘭德里·西涅明確表示,對于在非洲的影響力,美國顯然落后中國,加蓬已與中國簽署了超過43億美元的投資協議。
加蓬總統恩圭馬在會上對特朗普發出警告:“如果美國不投資,其他國家將填補這些空白。”
值得一提的是,加蓬作為中國的重要錳供應國,近年來與中國的貿易額持續增長,而美國在這一領域的競爭力相對較弱。
特朗普的選擇性邀請這五個國家,顯然是看中了它們在資源和地緣戰略中的潛力,然而,他的外交姿態卻可能讓這些國家重新審視與美國的合作前景。
在全球多極化趨勢下,非洲國家并非只能在大國間被動選擇,它們越來越傾向于與那些提供平等合作的伙伴建立更緊密的聯系。
這場會晤表面上是商業合作的起點,但特朗普的行為卻可能為美國埋下隱患,限制發言、忽視基本國情等細節傳遞出一種信號:美國對這些國家的重視更多停留在資源獲取上,而不是真正的平等合作。
外交從來不是單向的游戲,尊重是建立信任的基石,特朗普的做法或許能在短期內推動某些貿易協議。
但長遠來看,缺乏尊重的外交姿態可能讓美國在非洲的影響力進一步減弱,與此同時,非洲國家在全球舞臺上的選擇空間正在擴大。
無論是中國、俄羅斯,還是其他新興經濟體,都在積極與非洲國家開展合作,這些國家完全有能力根據自身利益,選擇更適合的合作伙伴。
特朗普的這次會晤,或許無意中為非洲國家敲響了警鐘:與其依賴單一大國,不如在多極化的世界中尋找更平等的合作機會。
這場午餐會看似短暫,卻可能成為美非關系的一個轉折點,也讓人們看到,國際關系中,姿態和態度往往比協議本身更能決定未來的走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