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国产精品欲av蜜臀,可以直接免费观看的AV网站,gogogo高清免费完整版,啊灬啊灬啊灬免费毛片

網易首頁 > 網易號 > 正文 申請入駐

延安大學新聞班:中國新聞傳播教育的源頭密碼

0
分享至

2024年年末,西北政法大學新聞傳播學院院長孫江教授來信,告知我《延安大學新聞班:中國共產黨創辦的第一個大學新聞專業》將再版,囑我作序,并為此發來了書稿。我真是誠惶誠恐,因為延安大學新聞班是中國新聞傳播教育史上由中國共產黨自己創辦的第一個新聞專業系(新聞班),具有里程碑意義。這一歷史梗概我略有所聞,并且心向往之。但是要我為這本重要的論著作序,卻有些不堪承受之重。出于學習研究的興趣,我仔細地拜讀了這本書稿,尤其是新增加的部分,在心靈深處建構了延安大學新聞班的知識脈絡。掩卷深思,感慨良多。

延安大學新聞班的歷史并不長,但是在中國新聞傳播教育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是中國共產黨新聞傳播教育事業的源頭,孕育了中國當代新聞傳播教育的一切元素。延安大學正式成立于1941年9月,其前身分別為陜北公學(1937年9月成立)、中國女子大學(1939年7月成立)、澤東青年干部學校(1940年5月成立)。其首任校長吳玉章說:“延安大學的校名是毛澤東同志起的,延安大學是中國共產黨革命教育史上第一所規模較大的綜合性正規大學。”1943年3月、4月,魯迅藝術學院(1938年4月成立)、延安自然科學院(1940年9月成立)、民族學院(1941年10月成立)、新文字干部學校(1941年5月成立)、行政學院(1940年7月成立)5所院校先后分兩批并入延安大學。可見,延安大學實際上是八所學校合并的結果。1949年6月,延安大學遷入西安并易名為西北人民革命大學(西北政法大學的前身)。建校之初,延安大學下設院、系。1944年,該校設有10多個院系,師生員工2100多人。江隆基主持校務后,對學科設置和組織機構進行了調整,將院系建制改為班。1947年1月,校長李敷仁為適應邊區對新聞人才的需要,正式開設了新聞班。新聞班存在不過兩年半的時間,卻為中國新聞教育事業確立了完善的模板。

延安大學新聞班誕生于戰火紛飛的年代,在顛沛流離、物資匱乏,甚至連安全也得不到保障的情況下,為中國共產黨的革命事業培養了一批優秀的新聞宣傳專業人才,形成了獨具特色的中國無產階級新聞教育模式。極端艱難困苦的條件與遠超預期的教育成果,令后來者無不肅然起敬。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對延安大學新聞班也是深感佩服,實在是了不起,不簡單。

首先,延安大學新聞班有一個強大的班(系)主任,著名記者范長江就被李敷仁校長敦聘擔任延安大學新聞班首任班主任(兼職,后來范長江擔任了新華社總編輯、人民日報社社長)。黨中央決定主動撤離延安后,范長江奉命帶領一支新華社精悍人馬組成“四大隊”,跟隨黨中央、毛主席轉戰陜北,無法再兼任延安大學新聞班班主任。1947年3月25日,范長江給李敷仁校長寫信表示:“延大新聞班一定要搞下去,因為在西北這樣缺乏干部的地方,有一新聞班,至可寶貴,尤其在你領導之下,這個班決不會走錯路。”范長江離任后,李敷仁校長親自主持新聞班事務。班主任的高度決定了新聞班的高度。

其次,延安大學新聞班(系)有一支專兼結合的師資隊伍。在新聞班授課的老師中,有被譽為“無產階級新聞學奠基人”的陸定一,有被譽為新中國“新聞大管家”的胡喬木,有后來擔任廣電部副部長兼中國國際廣播電臺臺長的金照,有新華社西北總分社暨《邊區群眾報》總編輯、后來擔任《人民日報》總編輯、社長的胡績偉,有時任新華社西北總分社社長的林朗,有時任新華社西北總分社社長、后來擔任《光明日報》負責人的莫艾,有著名軍事記者、曾任新華社西北野戰分社副社長、新華社志愿軍總分社副社長的普金,有后來擔任《陜西日報》總編輯、《人民日報》副總編輯的丁濟滄,有后來擔任《光明日報》副總編輯的馬沛文,還有后來擔任中國記協副主席的楊翊等。這些來自業界的領袖級教師,為學生的專業能力培養作出了重大貢獻。

其三,為了培養當時戰局亟需的新聞專業人才,李敷仁校長、范長江主任為延安大學新聞班量身定制了一套完整的課程體系和教學參考資料。馬沛文、丁濟滄講“敵方概況”(20學時)和 “國際現象”(20學時),張思俊講“解放區介紹”(20學時)和“資料工作”(10學時),李敷仁講“民間語言研究”(20學時)等。還開設了“人民的新聞工作者”(20學時)、“新區怎樣辦報”(10學時)、“作品研究”(50學時)等。列入課程表的授課教師共12人,課程共18門,共580個學時。此外,胡喬木講授“土地改革”、陸定一講“毛澤東的《論聯合政府》”等。這些課程既有新聞專業性必修課,又有與當時形勢直接相關的政治素養和政策知識課程,一切著眼于實用、解渴。為了幫助學生學習,李敷仁校長親自動手編撰了不少教學參考資料。如:他的專著《新聞工作淺說》,《談報紙通俗化》《報紙與群眾關系》等小冊子或文章,還有從報刊上挑選可供新聞教學的范文,并為編寫講義和從事研究而留下大量剪報,這些對新聞班的教學工作產生了積極影響。

其四,延安大學新聞班培養出了一批優秀的學生。延安大學新聞班1947年年初開課,到1949年6月延安大學與西北人民藝術學校、西北財經學校合并成立西北人民革命大學并遷入西安,存在了兩年半時間。開始時為一個班50多人,1948年回到延安后,很快擴招為兩個班,約110人。由于處在戰爭年代,人員有進有出,流動性很大。艱難、險惡的辦學環境,沒有影響學員的學習積極性,他們在名師的指導下,刻苦鉆研,勤奮學習。這些學員畢業后大多分配到《群眾日報》等新聞單位工作,為黨的新聞宣傳事業作出了重要貢獻。

讀完邊江、郭小良、孫江編著的這本學術著作,我明白了新聞教育的目的是什么,新聞院系的培養目標何在?延安大學新聞班誕生于戰爭年代,動蕩不安的環境,不可能像今天和平時期這樣實行系統完善的學歷教育,滿足當時急切的人才需求成為延安大學的第一選擇。當時李敷仁校長建議將新聞班的培養目標定位為“為陜甘寧邊區及各個解放區培養新聞干部”,這是符合當時歷史實際的。事實也表明,延安大學新聞班的人才培養非常成功。在確定培養什么人的目標后,由誰來培養、怎樣培養就成了學校必須解決的重要問題。誰來培養呢?延安大學新聞班的辦學實踐給了我們明確的答案,學校必須解決的重要問題。誰來培養呢?延安大學新聞班的辦學實踐給了我們明確的答案。

除了學校專業教師外,來自業界的精英記者、行業領袖是新聞班可以依賴的重要力量,如果沒有這些天團級別的“雙師型”教學團隊,是無法想象延安大學新聞班的教學效果的。至于怎樣培養,延安大學新聞班也作出了富有創意的探索,以政治教育為先導,理論聯系實際,扎根于火熱的生活,重視新聞實踐的訓練,確保學生成為政治立場堅定、業務能力精湛、視野開闊、勤奮刻苦、具有責任意識和家國情懷的新聞工作者。

今天我們置身于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回溯既往,品讀延安大學新聞班的歷史,對于當下的新聞教育不無啟示。現在我們也面臨著十字路口,挑戰與機遇并存,究竟應該選擇哪個方向、哪條路徑,采取何種措施,既考驗證我們的智慧,也考驗我們的定力。事實表明,我們現在的選擇,多少都受到了歷史傳統的影響。如當今中國新聞傳播教育界流行的部校共建、校媒結合、雙師隊伍建設等做法,實際上都可以在延安大學新聞班的教學實踐中找到源頭。延安大學新聞班得到了黨中央的密切關注,作為當時中宣部部長的陸定一親自為新聞班授課,而且調動所屬的新聞傳播資源服務于延安大學新聞班的教學實踐。這是中國共產黨歷史上將新聞人才培養與黨的建設緊密結合的最早嘗試。延安大學新聞班的師資隊伍結構也啟發了今天的教育管理者,以雙向掛職為特色的“雙師型”隊伍建設,不僅促進了學校與媒體的結合,而且促進了彼此的互利共贏。讀史使人明智,歷史的經驗確實能夠啟迪今人的智慧。

我本人在幾十年的新聞教育生涯中,在人才培養方面主要是擔任新聞傳播史的教學工作。對于歷史,特別是新聞傳播史、新聞教育史抱有深切的執念。讀罷《延安大學新聞班:中國共產黨創辦的第一個大學新聞專業》一書,從史學研究的角度來看,我認為這本專著相對于同類作品,有三個重要的特點,值得我們關注。其一,在新聞傳播學科領域或傳媒業界,記者或學者心中惦記的總是人民,“勿忘人民”是新聞人的基本信念。但在更多的時候,他們卻忘記了自己。他們習慣于書寫人民、記錄他人,對于傳媒自身,對于新聞教育,卻沒有給予應有的關注。這本書使我看到了關于新聞教育的歷史,這關系到我們的職業、信仰和理想,令我倍感親切。其二,這本歷史專著展現了以人為主體的新聞教育史的諸多截面,改變了過去只見事不見人的書寫方式。作者聚焦延安大學新聞班這個重要的歷史個案,深入挖掘歷史素材,既去見事不見人的書寫方式,作者聚焦延安大學新聞班這個重要的歷史個案,深入發掘歷史素材,既有官方檔案又有個人回憶。事件多元,人物多樣,體現了人與事的有機統一,精彩紛呈,引人入勝。其三,本書在敘事方式上試圖還原歷史場景,在戰爭環境、移動學習、川流不息的學習狀態中,勾勒延安大學新聞班的教學實態,有宏觀敘事也有微觀聚焦,點面結合,枝繁葉茂,體現了歷史的復雜與動態多樣性的統一。

基于以上認知,我非常看好這本專著出版后的發行前景。在歷史變革的重要關頭,由于傳媒生態巨變、社會結構轉型、人才需求變化,新聞傳播教育也面臨改革的壓力。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面對復雜的環境和現實壓力,我們除了開闊視野、掃描環境、確定參照系之外,更需要沿著來時路,追尋新聞教育的源頭,在厘清脈絡的前提下,找到教育的初心。《延安大學新聞班:中國共產黨創辦的第一個大學新聞專業》再版的推出,為我們提供了解讀歷史密碼的鑰匙和前瞻未來的慧眼。期待這本專著能夠引起更多教育界同人的關注,也希望有更多人能夠參與到新聞傳播教育史研究的行列中來。

(本文摘錄于《延安大學新聞班:中國共產黨創辦的第一個大學新聞專業》再版序,作者張昆,系《中國新聞傳播教育年鑒》編委會主任、中央民族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特聘院長、華中科技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首席教授、教育部大數據與國家傳播戰略實驗室主任、博士生導師。)


《延安大學新聞班:中國共產黨創辦的第一個大學新聞專業》

邊 江 郭小良 孫 江 編著

新華出版社 2025年5月

ISBN 978-7-5166-5315-9

定價:50.00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中國財富網 incentive-icons
中國財富網
中國財富傳媒集團有限公司是新華社旗下財經平臺、國家級證券期貨投資者教育基地。
55703文章數 5952關注度
往期回顧 全部

專題推薦

洞天福地 花海畢節 山水饋贈里的“詩與遠方

無障礙瀏覽 進入關懷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石嘴山市| 贡觉县| 巴马| 博野县| 东平县| 江口县| 无棣县| 永川市| 双柏县| 沂源县| 工布江达县| 林州市| 五原县| 婺源县| 郁南县| 五华县| 项城市| 澄迈县| 茂名市| 阳山县| 阿鲁科尔沁旗| 封丘县| 屏边| 锡林郭勒盟| 达拉特旗| 阿鲁科尔沁旗| 黄山市| 陈巴尔虎旗| 即墨市| 北川| 安福县| 忻城县| 襄垣县| 大足县| 乡宁县| 卓资县| 始兴县| 阿拉善盟| 赣榆县| 江永县| 深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