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總統馬克龍踩著紅毯訪英,威廉王儲接機、查爾斯三世陪乘皇家馬車,這是17年來法國總統首次踏上英國土地,也是英國脫歐后歐盟領導人首次國事訪問。
但盛典背后,馬克龍在威斯敏斯特宮甩出一句狠話:“中國是挑戰者,美國才是盟友! ”當著英國議員的面,他直接給中美貼上對立標簽。
就在他喊話當天,美國宣布8月1日起對日本、韓國等“鐵桿盟友”加征25%關稅,盟友利益被當韭菜割。
馬克龍卻視而不見,反而拉著英國要“擺脫對中美依賴”,轉頭又推動歐盟對中國電動車加稅,甚至警告美國“放棄烏克蘭就是縱容中國”。
這場訪問看似英法世紀和解,實則成了馬克龍“親美抗中”的表演秀。
2025年7月8日,馬克龍的專機降落在倫敦諾霍特皇家空軍基地。
威廉王儲和凱特王妃親自接機,紅毯從舷梯鋪到車隊前。
查爾斯三世在溫莎城堡門口迎接,兩人登上鍍金馬車穿過街道,沿途衛兵持槍列隊致敬。
上一次法國總統享受這種待遇,還是2008年薩科齊訪英。
英國首相斯塔默把這次訪問稱為“重啟脫歐裂痕的鑰匙”,三天行程塞滿議會演講、國宴和峰會。
馬車巡游的歡呼聲中,馬克龍的目標很明確,把英國拉回歐洲陣營,聯手對付中國。
7月8日下午,馬克龍站在英國議會大廳,背后是描繪滑鐵盧戰役的巨幅油畫。
他沒提拿破侖的敗仗,反而高調引用1904年《英法協約》,宣稱兩國要“再次改變世界”。
話鋒一轉,他直接點名中國:“我不會把中美劃等號! 美國是強大盟友,中國卻是系統性挑戰者,除非談氣候變化,他們才算臨時伙伴”。
為了佐證“中國威脅”,他搬出兩套說辭:一是炒作中國電動車“靠補貼傾銷”,聲稱歐盟加稅是“保護歐洲未來”;二是警告烏克蘭危機背后有中國影子:“如果美國放棄烏克蘭,就等于縱容中國擴張! ”。
這番言論立刻被英媒頭條刷屏,標題清一色是《馬克龍對華亮劍》。
打臉來得飛快,就在馬克龍演講當天,美國貿易代表署宣布:8月1日起終止與貿易伙伴談判,對日韓等盟友加征25%“對等關稅”。
日本汽車、韓國芯片首當其沖,白宮甚至放話“盟友必須為美國利益買單”。
法國葡萄酒和奢侈品也在關稅清單上,但馬克龍全程回避此事。
記者追問時,他只輕描淡寫說:“特朗普不守世貿規則,但美國仍是不可替代的盟友”。
他一邊喊“英美法是兄弟”,一邊要求英國配合法國減少對美依賴:“子孫后代不能靠美國活著! ”。
訪問第二天,馬克龍和斯塔默在唐寧街閉門密談兩小時。
核心議題就一個,拉英國加入歐盟對華貿易戰。
法國剛推動歐盟對中國電動車加征最高48%反補貼稅,導致比亞迪、蔚來在歐洲漲價15%。
英國脫歐后未跟進制裁,馬克龍急得跳腳:“英法必須統一戰線! 中國電動車再便宜也是經濟炸彈”。
他甚至搬出“保護產業鏈”大旗,要求兩國共建電池工廠取代中國進口。
現實卻很打臉,2024年法國從中國進口電動車暴增58%,本土雷諾汽車卻因電池成本停產三款車型。
溫莎城堡國宴上,馬克龍端著紅酒對查爾斯三世煽風點火:“俄烏戰爭輸贏決定中國下一步動作! ”。
這套話術他用了整整一年,2024年11月,他公開喊話特朗普:“別盯著歐盟關稅! 中國才是你該對付的人”;2025年5月北約峰會,他警告“烏克蘭崩潰會讓中國拿下臺灣”。
訪問最后一天,斯塔默終于亮出底牌。
他甩給馬克龍一份數據。2025年上半年,2萬人從法國偷渡英吉利海峽,比去年激增56%,上周單周就有2599人。
作為交易,斯塔默要求法國接受“一進一出”難民協議,英國每遣返1名偷渡客,法國就接收1名在英有親屬的合法申請人。
馬克龍嘴上答應增派警察巡邏海岸,卻暗中抬高要價,要求英國加倍支付邊境管控費。
英國提及空客訂單時,他突然沉默了,就在兩個月前,法國剛被美國坑慘,特朗普宣布對歐盟飛機加征50%關稅,法國空客被迫裁員2000人。
空客生產線能活下來,全靠2023年馬克龍訪華簽下的180億歐元訂單。
如今他卻把中國定義為“必須鏟除的挑戰者”。
這場17年一遇的外交盛典,在警笛和叫罵聲中草草收場。
#圖文作者回歸激勵計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