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成都高新區2025年工傷預防之安全生產宣傳月進農村活動在成都高新區中和街道龍燈山社區順利舉行。此次宣傳活動聚焦農村勞動者、返鄉務工人員等重點群體,以通俗易懂的語言、生動實用的互動方式,推動工傷預防知識下沉、安全意識入腦入心。
普及安全知識,提升政策“知曉率”
活動現場設置宣傳資料發放區,向前來參與的農民工朋友發放工傷預防知識普及手冊、工傷保險(工傷預防)宣傳折頁等實用資料,內容涵蓋職業傷害認定、防范要點和工傷處理流程等,貼近農村勞動者的用工實際,強化其對工傷保險權益的理解和掌握。
“這些資料寫得很清楚,舉的都是我們身邊的例子,一看就懂。”一位來自務工家庭的村民表示,“以前覺得這些政策離我們很遠,現在才知道其實和我們每個人都有關。”
互動識別挑戰,強化隱患“辨識力”
為增強參與感與趣味性,活動特別設置了“安全標識認知墻”互動區,通過圖文展示、實物對照、問答挑戰等形式,幫助群眾識別日常生活和作業中常見的安全標識及其含義。參與者完成標識識別挑戰,即可獲得工傷預防主題文創產品。
“這種方式好,大家一邊看圖一邊答題,很快就記住了。”龍燈山社區一位基層工作人員表示,“安全標識認清楚了,以后遇到危險的地方也能第一時間反應過來。”
模擬急救實操,提升應對“處置力”
活動最受歡迎的環節,是創傷急救模擬體驗區。在專業培訓師指導下,參與者現場使用仿真材料模擬多種創傷類型,并依照傷情正確選擇和使用應急處置工具,完成自我急救操作。通過“動手+動腦”的實操方式,有效提升農村群眾應對突發傷害事件的處置能力。
“這些自救方法以前都是聽說,今天是真正自己動手做了一遍,才知道細節有多重要。”一位參與體驗的農民工表示,“以后哪怕是家里小孩燙傷、摔傷,我們也知道怎么處理了。”
本次活動通過“宣傳+識別+實操”三位一體的科普形式,活動有效推動了工傷預防從“文件里”走進“群眾中”,實現了“接地氣、見實效”的宣傳目標。下一步,成都高新區將繼續推進工傷預防“五進”活動常態化、精準化開展多樣化宣傳實踐,不斷織密基層工傷預防防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