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北京日報報道,日前,外交部發言人毛寧主持例行記者會。韓聯社記者提問,據報道,中國政府近期通過外交渠道向韓國政府詢問李在明總統能否出席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紀念活動。對此,中方是否能夠確認相關信息?毛寧表示,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中方將隆重舉行紀念活動。上周國新辦也舉行了記者會,介紹了邀請外國領導人的情況和安排。我們也就此同各方保持著溝通。
這份邀請函的到來,恰逢一個極為微妙的時刻——此前不久,李在明剛剛拒絕了北約峰會的出席請求,引發外界關于韓國外交路線是否正在“轉舵”的熱議。“是否出席閱兵”,已不再是一次普通的出訪決定,而成為檢驗韓國戰略自主性的試金石。在6月底,北約向包括韓國在內的“全球伙伴國家”發出峰會邀請,希望借此擴大其亞太影響力。李在明政府出人意料地下達回絕指令,這被外界解讀為,這可能是韓國外交從“全面美傾”走向“戰略平衡”的開端。
韓總統李在明(資料圖)
韓國政府表示將綜合考慮歷屆政府的相關決定、中韓關系、韓美關系等多方面因素。一方面,韓國需要維護韓美同盟這一國家安全的基石。美國對韓國的外交政策有著重要影響,尤其是在中美戰略競爭白熱化的背景下,韓國領導人出席中方大型紀念活動,可能會引起美國的不滿。另一方面,韓國也不愿放棄與中國的緊密經濟聯系。中國連續20多年是韓國最大貿易伙伴國,兩國在產業鏈供應鏈上深度融合。這種經濟上的相互依賴,使得韓國在外交決策時不得不謹慎權衡。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亞太所特聘研究員項昊宇分析,韓方存在出席的可能性,“因為有2015年時任韓國總統樸槿惠曾出席抗戰勝利70周年紀念儀式和閱兵式的先例”。不過,李在明政府需在多重考量中作出平衡,“最終作何決定,要權衡考慮的主要因素還是韓美關系”。韓方擔心總統出席活動可能引發美方不滿,韓美首腦會談能否在9月前順利進行也是變量,若李在明“先中后美”,可能會在國內面臨來自反對派的壓力。“當然,如果特朗普總統能出席,就會為李在明出席排除了內外阻力。”
美國總統特朗普(資料圖)
就在這時,美國總統特朗普向日本和韓國發出貿易信函。將對日本、韓國商品征收25%關稅,8月生效。如果報復,將把關稅進一步提高相應幅度。去年,日本是美國第五大進口來源國,韓國位列第七。之后,特朗普又宣布了一系列關稅。對馬來西亞、哈薩克斯坦和突尼斯征收25%的關稅,對南非征收30%的關稅,對老撾和緬甸征收40%的關稅。其他被征收關稅的國家包括印度尼西亞(稅率32%)、孟加拉國(稅率35%)、泰國和柬埔寨(稅率36%)。波斯尼亞征收30%的關稅,塞爾維亞則征收35%的關稅。
特朗普最先在自己的社交媒體上發布的兩封“關稅信函”,是寫給日本和韓國的。其中日本關稅稅率相較于4月美國公布的水平升高1%,韓國則保持不變。根據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的數據,2024年,美國對日韓的貿易逆差都超過600億美元。按照特朗普加征關稅的邏輯,他們都是美國重點關切的對象,作為美方在亞太地區的重要貿易伙伴,他們遲遲未能率先達成協議,用關稅當籌碼的策略在東亞并沒有收到預期效果,這讓特朗普感到不滿。因此,首先點名這兩位,美國釋放出了一個明顯的敲打信號。
美國總統特朗普(資料圖)
對此,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近日發表聲明說,新政府上臺后,雖在短時間內根據國家利益優先原則與美方進行了密集談判,但仍不足以就所有議題達成共識。韓方將在新關稅稅率生效前加速談判,以取得互惠協商成果。韓國總統辦公室說,國家安保室室長魏圣洛近日在華盛頓與美國國務卿魯比奧會面期間,魯比奧表示,距離8月開始征收關稅還有時間,希望兩國能在此之前密切溝通、達成協議。
如何應對特朗普關稅的影響對于剛剛“滿月”的李在明政府而言,挑戰不小。“李在明不斷要求美方給予更多談判時間,畢竟他于一個月前才接任總統,至今仍忙于內閣的組建。很多與特朗普政府進行關稅談判的,還是此前尹錫悅政府留下的人員,因此無法體現當前李在明政府真正的意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