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惜血本的“新戰場”已經開打。
文 |動點科技
作者|黃塵
排版|Miziko
本文預計閱讀時長8分鐘
2025年了,低價競爭依然是外賣平臺爭奪用戶的主要手段。
在大家以為外賣大戰要偃旗息鼓的時候,美團在7月5日投放不少“0元購”外賣紅包券。當日晚間,美團外賣單日訂單量突破1.2億,突破歷史峰值,美團APP小范圍地區用戶甚至出現短時服務異常。
美團創始人兼CEO王興明確表示“將不惜代價贏得競爭”。一季度電話會上,王興就已經表示,要繼續加大補貼投入。王興稱,其他平臺仍保持著很高的補貼率,在這種情況下,美團將繼續加大投入。但據市場估算,如今的外賣混戰下,美團一個月就能燒掉近 200 億元。
然而外賣戰似乎只是引子。2025 年 4 月,美團正式推出閃購消費品牌,消費者可以直接從美團應用的首頁訪問即時購物頁面。6 月 23 日,美團宣布全面拓展即時零售。即使零售戰役已經在多平臺全面開打。
京東:即時零售和供應鏈都要
雖然聽過很多人吐槽京東外賣的配送較慢,外賣店選擇不夠豐富,但是京東仍然在這場“戰役”中取得了一些成績。截至7月8日,京東外賣上線僅四個月,已有近200個餐飲品牌在平臺上銷量破百萬,日訂單量突破2500萬。當天,京東黑板報發布重磅消息,宣布京東外賣正式啟動“雙百計劃”,將投入超百億元真金白銀,扶持更多品類標桿品牌銷量破百萬。
實際上,京東深知自己在外賣行業根底淺薄,靠短期撒錢遠不能和美團、餓了么完全打平,只能靠所謂“品質外賣”做切入口,聚焦品牌和連鎖餐飲店,放棄部分下沉市場。因此你能看到在京東外賣頻道上,外賣種類的豐富度遠不能和其他兩家相提并論,但基礎的肯德基、麥當勞、星巴克之類的,早早就上線了。
此前,京東進軍便利店多年,目前已經做到150萬家。京東集團董事局主席劉強東說,在便利店成功之后,京東第二步是做餐飲、做外賣,第三步就是做酒旅,其實都是為背后的供應鏈做鋪墊。
京東集團CEO許冉表示,布局外賣業務不是一個割裂、獨立的行為,而是深植于京東整體生態系統、從核心的零售業務角度出發的,它不僅可以和京東現有業務產生巨大的協同價值,還大大拓展了生鮮、日用百貨、3C等優勢品類的即時配送服務,滿足了消費者對于即時購物的需求。
劉強東也曾表示,京東買餐飲外賣的消費者中,有40%會交叉購買電商產品,“做外賣比去抖音、騰訊買流量劃算”。
據了解,2024年京東的營銷費用高達470億元,其中有三分之二用于獲客,可見成本之高。而將部分營銷費用挪來做外賣的舉措,不僅打造了全新的業務,也為京東的其他業務提供了“活水”。
淘寶閃購:蔣凡的榮耀
阿里選擇將“淘寶閃購”放在淘寶首頁的一級入口,絕不僅僅是為了做外賣那么簡單。淘天耕耘多年,增長不易,如何扭轉消費者固有認知,只能用外賣這樣低消高頻的消費引流到其其他的即時零售業務上去。
淘寶2024年全年凈利潤為797億,但是淘寶閃購才上線2個月,7月初就在100億補貼基礎上再增加補貼500億(將在12個月直補消費者及商家),堪稱大手筆。數據顯示,補貼首日,餐飲連鎖品牌和中小餐飲商家生意分別環比增長170%和140%。
7月7日淘寶閃購、餓了么聯合宣布,日訂單數超過 8000萬,其中非餐飲訂單超過1300萬,淘寶閃購日活躍用戶超過2億。
市場教育與用戶習慣培養非一日之功,閃購最大的作用自然是獲客和用戶留存。此前,阿里業務板塊分拆獨立,本地生活、即時零售乃至B2C電商各具流量,卻難以互相補給。意識到這個問題后,為了讓近場電商與遠場電商緊密結合,以進一步承載消費者、商家多樣化需求。6月23日,阿里CEO吳泳銘的全員信宣布,餓了么、飛豬合并入阿里中國電商事業群,兩家公司的CEO吳澤明、莊卓然均向電商事業群CEO蔣凡匯報。至此,蔣凡執掌了阿里幾乎全部核心電商業務線。
在阿里巴巴2025財年全年財報電話會上,蔣凡回答分析師提問時稱,淘寶閃購的規模增長和效率表現超預期,且對淘寶的活躍度和用戶規模有積極影響。他談及即時零售與電商結合的潛力巨大,未來會堅定投資其中,“從長期看,投入淘寶閃購這一新業務,也將重新升級我們的商業模式”。
據艾媒產業升級研究中心發布的研究數據顯示,2024 年中國即時零售規模達 7800 億元,同比增長 20.0%,占網絡零售額的 4.2%。
關于為何選擇淘寶閃購而非直接在餓了么布局,接近阿里的人士透露,阿里巴巴擁有一套完善的即時零售戰略組合,涵蓋小時達、餓了么和盒馬。餓了么的即時履約基礎設施是一項戰略性資產,而此次舉措將產生協同效應,為阿里的電商業務創造價值。
結語
三家外賣戰鑼鼓喧天,最開心的似乎是消費者了。隨著外賣大戰的持續,消費者逐漸變得更加精明與挑剔,他們不僅關注價格,還對商品品質、配送服務等有了更高要求。近幾個月,消費者在不同平臺間頻繁切換,努力選擇優惠力度最大、服務最好的平臺下單,忠誠度顯著降低。
同時,消費者對即時零售的接受度不斷提高,購買品類從餐飲逐漸擴展到全品類,這促使平臺不斷豐富商品供給,提升服務質量,以適應消費者行為的轉變。但如何在滿足消費者多樣化需求的同時,避免因過度迎合導致成本失控,也是平臺在外賣價格戰后需要思考的問題。
本文為動點科技記者原創文章,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如需轉載或開白請在后臺回復“轉載”。
- - - - - - - - END - - - - - - - -
*想要獲取行業資訊、和志同道合的科技愛好者們分享心得,那就趕快掃碼添加“動點君”加入群聊吧!群里更有不定期福利發放!
精彩好文值得推薦!
一鍵轉發,戳個在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