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單超過1000萬,偷偷點拼好飯的打工人正在被商家“嫌棄”,瞧不起用拼好飯真的很丟人嗎?
五毛錢的檸檬水,7塊錢的豬腳飯,憑借拼多多的爆款模式,拼好飯直接俘獲了一眾學生黨和打工人。
據2024年美團財報顯示,拼好飯第一季度日均單量接近500萬單,到了第二季度,它更是一鼓作氣,單日訂單直接突破800萬單。截止到2024年8月,已有1.2億用戶使用過拼好飯,占了美團用戶的24%。
足以見得它在消費者中的受歡迎程度。可這看似實惠滿滿的拼好飯,卻在不知不覺中被人們掛上了“窮鬼套餐”的稱號,成了一個上不了臺面的貶義詞,甚至還被爆出使用劣質食材、使用邊角料、減少菜品分量的問題。拼好飯的背后究竟是張餡餅還是口陷阱?
好飯這么便宜,商家又是否在薄利多銷,還是做的賠本買賣,騎手又能否真的賺到錢呢?
其實一開始的拼好飯并沒有讓大家認可,就好比當初的拼多多,很長時間,消費者都只是偷偷拼好物,生怕被別人看見,會覺得自己過得很慘。迄今為止,拼好飯的誕生才僅有3年時間,商家們為了吸引消費者紛紛使出渾身解數,什么優惠券、滿減活動層出不窮。
即便這樣,對于預算有限的消費者來說,外賣的價格還是高。于是美團就瞅準了這一痛點,在2020年開啟了拼好飯的試點工作。直到2020年4月份,拼好飯才正式上線,可相比其他業務的大張旗鼓,拼好飯反而走的是悶聲發大財的路線。
借鑒拼多多的社交拼團模式,一份成本10塊錢的外賣,消費者有時只花5到8塊錢就能拿下。靠著極低的價格優勢,拼好飯在創立的第一年,日單量就已經成功突破百萬訂單。
到了2023年,拼好飯陸續進入北上廣等一二線城市,這一布局直接讓拼好飯的日單量達到300萬單,占美團外賣日單量的比例也從之前的寥寥無幾攀升到了6%。
2024年拼好飯更是火力全開。第一季度日均單量就接近了500萬單,到了第二季度,單日訂單更是猛漲到了800萬單。截止今年5月17號,美團拼好飯單日訂單量已突破1000萬單。而在如今外賣大戰愈演愈烈的情況下,美團在上個月的日均訂單量都維持在9000萬單以上,占比外賣市場訂單率70%左右。
可即便美團外賣的市場份額穩居第一,但拼好飯便宜到離譜的價格,引發了全網的質疑,什么拼好飯真的干凈嗎?會不會是拿剩菜做的,懷疑吃到了豬食等。如今的互聯網對拼好飯的質量隱憂,已經到了十分嚴重的地步。
幾天前有網友拍到山東夜市里的一家炒粉攤位,因為師傅時不時的顛勺,導致一堆食材撒在了鍋邊,以及地上堆積成山,而這些邊角料撿起來都能湊出十幾份外賣了。看到這里,觀眾都在搜拼好飯。甚至還流傳出一句梗“鍋里堂食,桌上外賣,地上拼好飯”。
確實,拼好飯的食材質量從沒有讓消費者抱過任何期望。也有一些店鋪老板大方承認,外賣與拼好飯的標準是有區別的。那對于商家而言,賣拼好飯到底是薄利多銷,還是慢性自殺?
先前深圳一家開快餐店的老板算了一筆賬,一份賣24元的外賣鹵肉飯,后廚平臺抽成后能賺6塊。而同樣的鹵肉飯在拼好飯,價格降到了12.9塊,到手的利潤僅有8元錢。杭州一家經營黃燜雞外賣店的老板之前一天外賣訂單量只有七八十單,加入拼好飯后,單日外賣單量暴漲到200多單,看似是盈利,可真正算下賬來,卻發現錢沒賺多少。
曾經一份能賣17塊的黃燜雞在拼好飯,只能賣7塊,去掉食材、人工、水電、房租、燃氣費,一單下來僅有幾毛錢。
更魔幻的是,平臺上還會出現流量綁價。如果新店不開拼好飯業務,那么主站的曝光率就會砍半。而且拼好飯的銷量都會進入主站排名,如果銷量太少,那么店鋪的權重就會變低。為此,商家們還得不斷參與平臺上的各種活動,陷入自己跟自己內卷的過程。
在這種情況下,一些商家為了節省成本,不得不采取降低餐品質量的做法。比如堂食和主站用的是雞腿肉,拼好飯可能就會換成雞胸肉。當然,也不是所有的商家都會在拼好飯上做賠本賺吆喝的買賣。
深圳一家快餐店老板就打造了9.9塊的雙拼葷菜蓋澆飯,還加送一瓶飲料。在原料上,像辣椒炒肉,它會將五花肉換成瘦肉來降低成本。如今,門店單日外賣訂單量已經超過1000單,一個月利潤也能有2萬。
而當商家在利潤邊緣苦苦掙扎時,外賣騎手們也對拼好飯一整個怨聲載道。
在北京跑了兩年的外賣騎手,一說到拼好飯,滿臉嫌棄。原本在主站一份外賣能拿5塊以上的配送費,遇到惡劣天氣,還有額外補貼,可在拼好飯就像一口價打車,配送費只有2塊錢。有時候三單才有3.5塊的配送費,可配送難度卻一點沒降低,甚至一分的補貼也沒有。
但現實的無奈,讓不少騎手還是向拼好飯低頭了。在杭州跑了幾年的外賣大哥就表示,現在主站分到的單量越來越少,配送費也一路走低,不接拼好飯的單子根本沒有單量。盡管心里不樂意,但為了維持收入,騎手們也只能硬著頭皮接下這些曾經看不上的訂單。
拼好飯在騎手之間引發的“公憤”,很難不讓人聯想到當初的花小豬滴滴打車,起初通過補貼來引誘司機,結果到后來低價客單越來越多,補貼也幾乎沒了蹤影,最后肥了平臺苦了司機。
盡管拼好飯一片質疑,但美團也靠著拼好飯支撐起了市值和股價,與拼好飯相似的拼多多,兩者背后都是拼單帶來的高性價比,以及消費者花小錢辦大事的成就感。
不可否認的是,拼好飯目前也面臨著諸多挑戰,食品安全與質量問題,就像一把劍,隨時可能落下,砸壞整個商業模式,而商家、騎手、消費者三方之間的矛盾也需要化解。若不能解決這些問題,拼好飯很可能陷入低價、低質的惡性循環,最終被市場淘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