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輔被炸整整10個小時,俄軍導彈與無人機如暴雨傾瀉,普京稱烏克蘭即將崩潰,烏軍前線半年出現10萬逃兵,美國為烏克蘭送來10枚"愛國者"導彈,能解燃眉之急嗎?
據央視新聞報道,9日,俄軍再次向烏克蘭基輔發動襲擊,此次襲擊整整持續了10個小時,俄軍動用了18枚導彈和近400架無人機,基輔六個區的多座建筑在火光中坍塌,至少2人死亡、16人受傷。
俄羅斯目前處于優勢,持續轟炸,就是為了徹底摧毀烏克蘭的信心。有克宮官員透露稱,普京認為,烏軍防線“將在未來幾個月內徹底崩潰”。
普京的判斷是有依據的,庫爾斯克地區被收復之后,5萬俄軍正撲向鄰近的蘇梅州;頓涅茨克前線,康斯坦丁諾夫卡和波克羅夫斯克兩座關鍵補給樞紐已被三面包圍,一旦失守,克拉馬托爾斯克等重鎮將直接暴露在炮火下。
在盧甘斯克州全境陷落后,俄軍白天用朝鮮導彈轟擊能源設施,夜間以無人機群消耗防空系統。
最重要的是俄烏的兵力對比,俄防長梅德韋杰夫剛宣布,2025年以來已有超21萬人以合同兵身份入伍,平均每月新增3萬兵力。俄羅斯還有一個助力,那就是朝鮮,數以萬計的朝鮮士兵已經整裝待發,隨時準備奔赴戰場。
而烏軍記者博伊科曝光的內部文件顯示,僅在今年上半年,烏軍竟立案了10.7萬起逃兵案件,執法部門卻因系統崩潰無力追查。烏克蘭政府為了調補兵源空缺,正在把女人和剛剛成年的民眾送上戰場。
而在軍事裝備上,俄烏之間的差距可以說是天壤之別,俄軍無人機月產量突破3萬架,單夜發射量超過去年整月。
朝鮮提供的炮彈占俄軍消耗量的60%,近500萬發彈藥讓烏軍陣地終日承受“地毯式轟炸”。
反觀烏克蘭,美國政策一變再變,特朗普近日更是相當的大方,一口氣松口送來10枚“愛國者”防空導彈,這點數量夠干嘛的?簡直是太離譜了,這根本解不了烏克蘭的燃眉之急。
隨著俄烏戰況越來越膠著,特朗普已經徹底沒轍,近日,特朗普親口承認,結束俄烏沖突十分艱難。
特朗普上臺之后,曾多次施壓俄烏雙方,想利用美國的影響力快速解決俄烏沖突。但澤連斯基不僅敢于在白宮和他掀桌子,普京更是表明“寸土不讓”。
本月初,特朗普和普京進行了一次通話,但此次通話毫無進展,特朗普掛掉電話之后,稱他對他普京非常不滿。
這幾天,我們看到美國在俄烏沖突上態度反復,8日剛批評普京"口頭客氣沒行動",10日就通過國務卿魯比奧向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傳遞"全新停火方案"。
這種精分式外交在軍援問題上尤為明顯,暫停交付兩個月后突然宣布加碼10枚愛國者導彈。
特朗普同時還宣布,下周一就俄羅斯問題發表“重大聲明”。
從以往美國對俄羅斯的做法來看,這個重大聲明,可能還是圍繞著“如何制裁俄羅斯”而開展。
特朗普此前暫停對烏軍援,實際上有向俄羅斯示好的意思,但是沒想到,俄羅斯根本不吃這一套,氣急敗壞的特朗普,這才又恢復了對烏軍援。
這一切都說明,美國仍然希望自己能夠主導俄烏沖突的走向。無論是對烏軍援,還是制裁俄羅斯,都是希望俄烏雙方能夠跟著美國的想法走,實現政治解決俄烏沖突的目標。
過去,美國同時施壓俄羅斯和烏克蘭無效,現在特朗普在調整自身和烏克蘭的關系,通過更多的向烏克蘭傾斜,來促使俄羅斯讓步。
但美國忽略了兩個重要的問題,一是俄烏之間的分歧非常大,這不是靠威逼利誘就能解決的,二是美國低估了俄羅斯對于阻止“北約東擴”,消除家門口一切威脅的決心和意志。
在解決俄烏沖突這件事上,特朗普其心不純,甚至想要拉攏俄羅斯來對付中國,試圖把俄烏沖突和“遏華策略”扯上關系,這更讓普京看清美國的狼子野心。
美俄關系當下已無法修復,俄羅斯方面曾表示過,美國退出俄烏談判是最佳選擇,俄羅斯要的,是用實力奠定這場戰爭的勝利。
未來,俄烏最可能的是僵局延續,俄軍固守東部,烏靠北約“吊命”但反攻無望;若西方援烏徹底中斷,烏軍或重演阿夫迪夫卡大潰敗;而普京期待“全面勝利”的進度表,就取決于美西方的援烏力度。
這一場消耗戰,就要看誰能撐到最后了,目前來看,還是俄羅斯的勝算大一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