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想到,釘釘也開始入局AI醫療了!
就在昨天,釘釘宣布其AI平臺成功訓練出“豆蔻婦科大模型”,準確率達90.2%。
釘釘稱,這是其 AI 平臺上成功訓練出的首個高準確度和實用性的專業領域大模型。
近一段時間以來,大廠們在AI醫療正在廝殺,希望在醫療數智化浪潮中占據一席之地。
前腳支付寶發布AI健康管家AQ,后腳字節跳動推出首款獨立AI醫療助手App小荷AI醫生,賽道迎來重磅級玩家。
微軟副總裁表示,微軟每天在Bing與Copilot上,都要回答超過5000萬次健康相關查詢。
這一系列新聞昭示著,以大模型為基礎的AI正在逐漸取得用戶信任。AI大模型正在快速替代搜索引擎,成為用戶健康咨詢與診斷的首要入口。
與此同時,大廠的AI醫療業務重心也開始遷移:從AI大模型轉向AI健康落地應用,并重新整合其醫療資源。
巨頭押注AI醫療
實際上,這已經不是釘釘第一次在AI醫療領域發力。
例如,釘釘此前就為復旦大學附屬婦產科醫院打造AI助理“小紅”,該助理學習了上百篇科普內容,能夠為患者提供專業解答。
不止釘釘,近期各家大廠也在深化對AI醫療的布局。
近日,支付寶推出了一款垂直的AI應用——AQ健康管家。該產品通過AI對話的方式,為用戶提供健康科普、就診咨詢、報告解讀、健康檔案等服務。
這背后的技術支持源自螞蟻大模型基座,它經過專業醫療知識訓練,能夠精準回答健康問題。值得一提的是,多模態是螞蟻大模型的一大亮點。
它讓AQ能夠讀懂超過100種不同類型的報告,包括CT、MRI、血常規、尿常規等,同時皮膚問題、藥盒、病歷等,用戶也可以拍照問,并獲得建議。
無獨有偶,字節跳動也在AI醫療發力,7月9日正式上線獨立AI醫療助手App"小荷AI醫生"。
與螞蟻AQ類似,小荷AI醫生也是一款以大模型為基礎的醫療健康管理平臺,提供包括健康咨詢,覆蓋疾病自查、用藥參考、健康建議等服務。
而且,小荷AI醫生也支持報告解讀與藥品信息查詢,上傳報告后或者拍攝帶有藥品名稱的藥盒圖片,AI會給出分析結果或藥效說明。
背靠著抖音生態,小荷AI醫生有望鏈接到用戶的深層需求。數據顯示,抖音當前擁有9.34億抖音用戶,每月有超過1億+次醫療搜索,并且有5萬+的醫生賬號,醫療類內容點贊超30億次。
不止阿里集團與字節,今年6月,京東旗下的“AI京醫”對健康管理服務全鏈路進行升級,基于其大模型底座,京東推出了“AI京醫”全系列產品,上線了包含AI藥師、AI營養師、AI心理咨詢師等一系列專業服務數字人產品。
AI大模型成為流量入口
為什么大廠都在角逐AI問診與健康管理業務?
微軟AI首席執行官Mustafa Suleyman最新訪談表示:“微軟每天在Bing和Copilot上,會回答超過5000萬次與健康相關的用戶提問。”
他表示,這是一個很了不起的數據。由于醫療領域的特殊性,微軟在這方面幾乎很少做營銷,然而事實是,用戶會不斷向AI咨詢醫療健康的問題。
這些提問的范圍非常廣,橫跨從皮膚長疹子、心理抑郁、再到癌癥相關問題。
傳統搜索引擎關于醫療方面的回答良莠不齊,影響用戶對自身情況的判斷,AI能夠通過問答的方式,有針對性地回答提問。
也就是說,AI+醫療健康知識問答已經成為了巨量且剛需的流量入口,更是未來后續醫療服務的基石。
當前,公眾健康意識普遍提升,但專業醫療資源稀缺,AI則成為低成本獲取知識的重要橋梁。
對此,微軟正在將AI醫療問診大模型視為重要的研究方向。
上周,微軟發布了一款AI醫療診斷工具MAI-DxO,其針對全球最復雜病例的診斷達到了85%的正確率,而經驗豐富的人類醫生僅為20%。
與當前絕大多數問答型AI不同的是,微軟的MAI-DxO能夠主動做到詢問患者病史,以及患者所作的各類檢查,密切模擬真實的分步診斷過程。
不僅如此,MAI-DxO的成本比人類醫生更低。隨著大模型計算成本和調用成本不斷降低,AI將更加高效和經濟。
而用戶提供的信息越豐富,AI給出的答案則越準確,越具有參考性。
未來,AI醫療助手將有望成為醫療服務的第一站。
商業模式顯現
1、在用戶端,導向更深層醫療服務
健康咨詢是天然高頻、強需求場景。當AI成為用戶健康管理的選擇之一,將為巨頭后續連接藥品購買、保險服務、預約掛號、慢病管理等健康生態鏈創造巨大商業機會。
例如螞蟻集團的AQ 和用戶對話后,能夠直接為用戶推薦就診科室,以及附近醫院和預約時間。可以看出,AQ完成了從預問診、分診、門診醫生推薦、預約掛號等一系列功能。
同樣,小荷AI醫生上線后,依托抖音9.34億用戶的醫療內容需求,有望形成新的AI+醫療生態。此前,字節收購了全資收購醫療集團美中宜和,以及醫藥電商資質,可借助AI形成線上線下聯動,導向就診服務。
京東的AI布局也主要圍繞其“問診+電商”體系為業務賦能。以京東健康的AI問診平臺“康康”為例,用戶咨詢癥狀后,平臺能夠迅速導向醫生問診,以及配送藥物服務,極大地提升求醫買藥的便捷性。
京東健康數據顯示,在購買母嬰營養產品的消費群體中,AI轉化率已達45%以上,且用戶滿意度遠高于普通客服。
2、醫院端,提供技術與產品賦能
如今,AI醫療對話系統正深度融入醫院核心業務流程,通過自然語言交互重構醫療服務鏈條。
AI大模型以對話的形式,能有效彌合患者與專業醫療知識的距離,提升醫療服務質量 。
根據廣東省衛生健康委發布“人工智能+醫療衛生”應用場景案例,AI醫療大模型正在用于預問診、門診分診、陪診、隨訪、病歷輔助生成、醫院管理、健康管理、慢病管理等多個環節。
這些醫院系統的背后,也包括多家大廠為其提供技術以及模型支持。例如在深圳人民醫院,騰訊健康的AI預問診系統每月被調用已經超過2萬次。
但值得一提的是,盡管大廠紛紛布局AI醫療,并希望重構醫療服務生態,但醫療場景的特殊性,短期內的變現方式依然非常有限。
但無論如何,醫療必定是大廠AI戰略中的重要一環。
—The End—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