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沒見過這么寒酸的靈堂!
貢品全靠送,家屬無人披麻戴孝!
楊少華的去世成“照妖鏡”,相聲圈眾人現原形!
郭德綱當年說的沒錯!
01
近日,相聲界傳來一則令人悲痛的消息——楊少華先生因病離世。
這位在相聲領域有著深厚造詣和廣泛影響力的老藝術家,他的離世讓無數相聲愛好者和業內人士深感惋惜。
然而,楊少華去世的原因,卻備受爭議。
只因他去世前幾個小時,還被兩個兒子拉到新店開業的剪彩前暴曬。
午休后突感頭暈,送醫途中便與世長辭,甚至沒留下一句遺言。
而在楊少華先生去世的消息傳出后,他的家人迅速開始布置靈堂。
最初,靈堂的布置非常簡單,僅有一副棺木和一張楊少華先生的遺照。
簡單到近乎寒酸——祭臺上僅擺著幾樣水果,連花圈和蠟燭都未準備。
這與一些名人去世后靈堂內擺滿花圈、蠟燭的場景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楊議被攙扶著進入靈堂時還未穿孝服,直到祭拜時才匆匆戴上孝布。
現場吊唁者衣著雜亂,深色與淺色混搭,毫無儀式感可言。
畢竟楊少華先生享年 94 歲,算是高壽而終。
但整個靈堂顯得冷冷清清,與楊少華先生在相聲界的崇高地位似乎有些不相稱。
現場只有寥寥幾個花圈,這讓不少前來悼念的人心中泛起一絲疑惑,難道楊少華先生的離世,就這般低調收場?
直到親友們的到來,才有所改善。
得知楊少華先生去世的消息后,各界人士紛紛趕來悼念,他們帶來了花圈、貢品,表達對先生的敬重與哀思。
不多時,花圈便從靈堂內擺到了門外,層層疊疊,一眼望不到頭。
而郭德綱深夜攜德云社成員獻上花圈,挽聯如潮水般涌入,堆滿了原本空蕩的墻壁。
楊少華生前最愛的餛飩、壽包和十條“華子”香煙,靈臺瞬間變得豐盛。
桌前甚至特意放置了煙灰缸,幾支點燃的香煙裊裊升起——親友們用老爺子鐘愛的方式,為他點最后一程路。
看著這些逐漸豐富起來的貢品,整個靈堂才沒顯得最初那般寒酸。
網友直言:
貢品全靠送,楊老的幾個兒子在干嘛?
當然是,在忙著刪視頻!
02
94歲的楊少華身后留下四子。
楊威與父親楊少華之間,有著深厚的父子情誼。
小時候,楊威最愛做的事情,就是坐在父親身邊,聽他講那些相聲界的奇聞軼事,看著父親在臺上妙語連珠,心中滿是崇拜與自豪。
然而,楊威和弟弟楊議之間,卻曾有過一段不愉快的過往。
兩人因家庭瑣事和利益紛爭產生了矛盾,兄弟之間的關系一度降至冰點。
那段時間,他們互不往來,甚至在公開場合也很少提及對方。
這讓楊少華先生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多次試圖調解兄弟倆的矛盾,卻始終未能成功。
而在葬禮上幾個兒子的反應更是形成強烈反差:
長子楊威悲痛欲絕:從父親離世便處于恍惚狀態,雙眼紅腫如桃,幾乎無法睜開。
他哽咽回憶:
“老爺子最后一句話是‘有點暈,咱上醫院看看’...”話音未落又泣不成聲。
相比之下,楊議在靈堂的行為則引發了諸多爭議。
他自始至終都戴著一頂棒球帽,在靈堂這樣莊重肅穆的場合,這一行為顯得格格不入。
按照傳統禮儀,在悼念逝者時,人們應該脫帽以示尊重。
可楊議卻沒有這么做,這讓不少網友心中感到不滿。
不僅如此,楊議在與來賓合影時,臉上竟然露出了笑容,這一幕被網友拍下來傳到網上后,瞬間引發了軒然大波。
在大家看來,父親剛剛離世,楊議作為兒子,毫不難過,還面帶笑容與人合影,實在是讓人難以理解。
更有甚者,在和友人聊天時,楊議還盤腿坐在沙發上,手里不停地把玩著文玩核桃,神情輕松愜意,仿佛忘記了這是父親的靈堂。
三兒子楊倫在靈堂的表現則相對低調。
他身著黑衣,默默地招呼著前來悼念的親友,臉上寫滿了悲傷。
楊倫一直將父親的晚年伺候得十分周到,平日里對父親關懷備至。
在楊少華先生的幾個兒子中,楊倫是最貼心的一個,楊少華對這個兒子也十分疼愛。
然而,楊倫也因父親去世的節點而被推上了輿論的風口浪尖。
楊少華去世當天上午,他還被三兒子推著輪椅在30℃高溫中參加海鮮店剪彩,下午又配合錄制烤腸帶貨視頻。
他咀嚼淀粉腸時痛苦沉默的表情,與兒子亢奮的推銷形成刺眼對比。
他運營的短視頻賬號每分鐘視頻報價超3萬元,最后千條帶貨視頻卻在死后被火速刪除,僅留72條日常內容。
這反應,在網友看來正是“做賊心虛”!
相比之下,前來吊唁的郭德綱等相聲演員,反而更有人情味!
03
在楊少華先生去世的消息傳出后,許多相聲界的同仁都紛紛表達了自己的哀悼之情。
其中,郭德綱和高峰等人的舉動尤為引人注目。
郭德綱凌晨發文“老爺子一路走好”,配圖花圈素雅莊重。
在得知消息后,連夜趕往靈堂送別楊少華先生,并送去了花圈和貢品。
郭德綱作為相聲界的領軍人物之一,他與楊少華先生有著深厚的交情。
但曾經的一場江湖舊怨,卻讓兩人身份尷尬。
德云社演員鄭好對楊議的一番批評,成為了矛盾爆發的導火索。
當時,鄭好在直播中對楊議的一些相聲作品和行為提出了尖銳的批評,言辭頗為激烈。
楊議認為鄭好作為德云社的演員,說出這樣的話,背后肯定有郭德綱的默許,否則不會如此肆無忌憚。
可郭德綱卻并未對此事做出任何表態,既沒有斥責鄭好,也沒有向楊議解釋,這讓楊議感到十分不滿,覺得自己被郭德綱背叛了。
此外,德云社與楊議的 “陽光相聲社” 在市場競爭上也存在一定的沖突。
兩家相聲社在演出場地、演員資源、觀眾群體等方面都存在著競爭關系,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劇了雙方的矛盾。
為了爭奪演出場地,德云社和 “陽光相聲社” 曾多次產生摩擦。
此后,楊議在直播中多次攻擊郭德綱,言辭激烈,毫不留情。
而郭德綱面對楊議的攻擊,始終保持沉默,沒有做出正面回應。
但如今,郭德綱選卻擇以行業格局化解前嫌,前來吊唁,化解恩怨。
郭德綱的這些行為,贏得了眾多網友的稱贊。
不少網友直言:
“郭德綱真的是大氣,不計前嫌,這才是真正的大師風范”。
相聲界集體躬身送別,高峰等人的舉動也同樣令人感動。
高峰追憶“從小聽怹的節目”,曹云金在直播間贊其“藝術影響深遠”,李玉剛更發文感念北漂時受楊少華雪中送炭。
就連與德云社決裂的師徒,在楊老爺子靈前也只剩敬重。
然而,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04
吊唁人群中,演員韓兆叉腰談笑的畫面格外突兀。
韓兆與楊家的關系十分密切,他不僅是楊議的好友,還與楊少華先生有著深厚的情誼。
多年來,韓兆在影視圈和相聲界都有著不錯的發展,他導演的作品深受觀眾喜愛,與楊家的合作也十分頻繁。
然而,在楊少華先生的靈堂,韓兆的行為卻讓人大跌眼鏡。
他雙手叉腰,與前來吊唁的賓客交談時,臉上始終掛著笑意。
他的姿態隨意,舉止輕松,絲毫沒有表現出對逝者應有的悲痛與尊重。
這一幕被網友拍下來傳到網上后,瞬間點燃了大家的怒火:
“在靈堂還能笑得出來,韓兆也太沒有分寸了,一點都不尊重楊少華先生”
未穿素服的他,與周遭肅穆格格不入,被批對逝者不敬。
此外,楊少華靈堂貢品的背后也暗藏商機。
那家楊少華剪彩的海鮮店開業僅半日便因喪事停業,店主清空社交賬號求“勿網暴”,花圈與餛飩貢品反成變相廣告。
而堆疊如山的挽聯中,不少署名來自想借名人葬禮露臉的邊緣藝人。
這交際場面,正應了郭德綱的那句話:
你的葬禮在大多數人眼里,可能只是一場聚會。
楊少華的晚年如同一場被直播的黃昏。
94歲高齡的他患有高血壓,卻仍被兒子安排每日拍3-4條帶貨視頻,推銷著并不適合糖尿病人食用的烤腸。
賬號“楊爺爺的快樂生活”坐擁72萬粉絲,商業流水可觀,但鏡頭里他日益呆滯的眼神,訴說著無法抗拒的疲憊。
網友痛心質問:
“明知老人體弱,為何逼他高溫剪彩?”
而兒子們辯解“老爺子樂意”時,忘記了他曾住院后坦言“只想快樂活每一天”。
當商業價值榨取至最后一刻——去世當天的烤腸視頻成了絕唱,也成了子女爭議的原罪。
這場葬禮被冠以“喜喪”之名:94歲壽終正寢,靈前擺滿甜壽包。
然而表面的圓滿下暗流涌動。
長子楊威的痛哭是多年陪伴的不舍,兄弟間隙和未說出口的原諒在此刻彌合。
郭德綱對楊議的釋然,恰如楊少華老友李金斗所言:
“他們家其實很和睦”。
當童男童女紙扎被火光吞沒,那些商業紛爭、網絡罵戰終隨青煙消散,唯留父子親情穿越生死。
結語
楊少華先生的離世讓無數人感到悲痛和惋惜。
但他的作品將成為永恒的經典。
愿楊老爺子一路走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