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全球化進程的加速、人工智能的出現,幼教領域既迎來前所未有的機遇,也面臨諸多挑戰。為探討在復雜多變的時代背景下如何深化教育合作、創新實踐路徑,為全球兒童發展注入新動能,2025年環太平洋地區幼兒教育研究學會(PECERA)年會昨天在上海師范大學舉行。大會由上海市教育委員會指導、上海師范大學主辦、香港教育大學、香港中文大學協辦、上海學前教育學院(上海師范大學學前教育學院)承辦。
本次大會以“新時代的幼兒教育:課程與教學法的全球化與本土化”為主題,吸引了來自環太平洋地區17個國家和地區的近400名幼兒教育領域的學者、實踐者與政策制定者,共同探討幼兒教育創新實踐的新路徑。
上海師范大學校長袁雯在致辭中說,這場學術盛會搭建了中國學前教育與全球學前教育高端對話的平臺,期待本次年會成為融通中外的學術高地、實踐創新的展示窗口和青年學者成長的重要舞臺。
環太平洋地區幼兒教育研究學會董事會主席北野幸子在致辭中說,大家懷揣對兒童的摯愛,共同致力于改善他們的福祉,希望本次會議成為建立嶄新學術友誼、收獲豐碩成果的契機。
上海市教育委員會副主任楊振峰作主題為“辦好家門口每一所幼兒園,呵護每一名幼兒快樂成長”的報告。他說,上海致力于建設公益普惠、安全優質的學前教育公共服務體系,并且不斷探索以幼兒發展優先理念引領的高質量學前教育建設之路,要讓上海的每一名幼兒都能快樂健康成長。
環太平洋地區幼兒教育研究學會中國分會創始主席朱家雄作主旨報告,主題為“AI在中國幼兒教育中的運用”。他認為最為重要的問題是如何運用AI為園長和教師賦能,并做好對他們的培訓。
第一場研討會主題為“培育未來:全球化視野下的學前教育本土創新實踐”,由香港教育大學李輝教授主持。香港教育大學劉怡虹副教授圍繞“幼小銜接階段家長參與模式及其教育效能的實證研究”進行了討論。香港中文大學梁潔瀅副教授圍繞“香港幼兒園視覺藝術教育研究”展開交流。澳大利亞麥考瑞大學珊迪·黃教授對幼兒教育工作者進行了研究,表示當前全球幼教領域正面臨三重挑戰:從業者短缺、專業培養標準缺失、職業倦怠率高,因此,研究者、教育者與政策制定者需通過協同設計生成新的解決方案。日本慶應義塾大學林安希子副教授圍繞“日本幼兒園的三時代鏡像:1984、2002與2022”展開交流。
上海師范大學副校長李曄主持開幕式。本次大會共設有4場主旨演講、2場國際專題研討、36個平行分論壇、2場海報展示以及1個學術工作坊。主辦方還邀請國內外嘉賓參訪5所上海幼兒園,就上海幼教領域的理論與實踐進行專題研討,深入探究學前教育領域的熱點問題和前沿趨勢。
原標題:《辦高質量學前教育,環太平洋地區幼兒園在滬分享新路徑》
欄目編輯:張炯強 圖片來源:上海學前教育學院
來源:作者:新民晚報 王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