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剛從北京外國語大學畢業的何炅,風頭正勁。
央視的鎂光燈下,他是小朋友們最愛的大拇哥,輔導員的辦公室里,他又是學生們最敬重的何老師。
不過雖然表面風光無限,可誰能想到,總是笑盈盈站在舞臺上的何炅,私底下卻正在為一場選擇而徹夜未眠。
是繼續留在央視,還是回到湖南老家去參加一個剛起步的地方綜藝節目。
很多人勸他說:“要考慮清楚!”
在所有人看來,離開央視都等于是自毀前程,但何炅考慮再三后,還是決定回湖南衛視。
多年后,何炅用成績單證明,自己的選擇是對的。
01
因為主持《快樂大本營》,何炅和娛樂圈的藝人們有著不解之緣,而且,他是出了名的好人緣。
不過“好人緣”這三個字,聽起來很輕巧,落到現實里,卻需要一個人無數次壓住情緒、替別人兜底。
在娛樂圈這樣一個名利場,像何炅這樣的老好人更是非常稀有。
每年何炅過生日,微博上的祝福都是滿滿的,主持界、歌手圈、演員圈、乃至剛出道的網紅,都會發上一條祝福。
網友調侃:“只要看何炅生日動態,就知道娛樂圈人脈結構了。”可這種人緣好,不是天上掉下來的,而是何炅努力的結果。
2016年的一次頒獎禮,演員馬麗在臺上突然卡殼,全場出現了短暫的沉默。
這時,何炅接過話筒說:“馬麗考驗我們呢,來點掌聲鼓勵鼓勵!”一句話讓馬麗立刻回神,氣氛也活躍了起來。
沒人記得他那晚穿了什么、說了多少詞,卻都記得他是如何不動聲色地撐住全場的。
何炅早就習慣做這樣的滅火器了,他說話客氣,善于緩解現場的尷尬氛圍。
但做多了,觀眾容易以為他是天性溫和,其實那是他苦練多年的本事。
何炅自己說得很輕:“我只是希望每一個人在我這里都能輕松點。”
但話說得輕松,做起來并不簡單,要在聚光燈下做個讓人舒服的人,真的很難。
02
不同于那些話題頻出的明星,何炅的私生活幾乎是娛樂圈的謎團。
出道多年,他沒有緋聞,沒有婚訊,沒有子嗣,甚至連親密好友的八卦也從不泄露。
很多人替他遺憾,覺得可能是因為事業太忙,所以錯過了感情,但何炅本人似乎并不在意這些標簽。
據身邊人透露,他獨居家中,養著幾只貓,陽臺上種滿了綠植,有空就去做公益,或者約老朋友小聚,過得自在又平和。
朋友曾打趣問他:“你不怕老了孤單嗎?”他只是笑著搖頭回答說:“我挺享受安靜的。”
在別人眼中,無妻無子是一種孤獨,但對何炅來說,可能是一種自洽。
如今年過半百的何炅,工作節奏也慢了下來,自從《快樂大本營》停播后,他不再是湖南衛視的“全天候頂梁柱”。
現在他只參加一些固定節目,還經常被拍到素顏出門買咖啡,穿著寬松衛衣在書店轉悠。
很多人說,他開始半退休了,但何炅從未正式宣布過退隱,他只是在用自己的方式,慢慢和舞臺保持距離,保留熱愛,也守住生活。
03
做一個老好人,聽起來像是一件討好別人的事,但何炅的“好”卻并不廉價。
他不是沒脾氣,也不是沒底線,而是懂得什么時候該說話,什么時候該沉默。
有一次,在一檔節目上,有位嘉賓無意提起另一個藝人的私事,全場一陣尷尬。
何炅沒有打斷,也沒引導八卦下去,而是自然地轉換話題,既保全了節目節奏,也避免輿論發酵。
他不是為了躲事,而是清楚,自己的一句話可能會成為別人被網暴的導火索。
這種分寸感,不是每個主持人都有,也不是人人愿意去練。
其實,何炅更像是娛樂圈的潤滑劑,遇到冷場,他去暖,遇到摩擦,他去解。
久而久之,他成了所有人都信賴的對象,但這種信賴,也像一張看不見的責任清單,哪怕自己再累,也要顧及他人。
有人質疑:“難道他從不覺得委屈?不覺得累嗎?”
答案是:或許有。
但就像他在《明星大偵探》里,為了不讓嘉賓們撞到道具,他主動貼上防撞角那樣,他不是怕別人看見,而是真的不希望有人受傷。
那不是表演,是一種習慣。
04
不過雖然何炅事業有成,可是依然有人覺得他不值得。
在常人眼里,沒有婚姻和后代,就是他人生的遺憾,但換一個維度來看,他出道至今,一直堅守初心,這又何嘗不是一種成功。
他不把善良當作謀生手段,而是作為一種生活態度,他不是在演老好人,因為他就是那樣的人。
其實,人生從來沒有什么標準答案,有人選擇熱烈,有人選擇平靜,何炅走的就是一條自我和解、自我尊重的路。
一個人能夠把自己的日子過得自在、把身邊人照顧得周到,還能保持純粹,這樣的人生,已經足夠令人羨慕了。
所以說,何炅或許沒有世俗人看重的家庭,可是他依然是人生贏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