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44年夏夜,英國飛行員戴維緊握“暴風”戰機操縱桿,汗濕的手心記錄著人類攔截V-1飛彈的極限——6分鐘內需完成3次俯沖攻擊。
> 八十年后的實驗室里,AI面對同樣威脅,從鎖定到模擬擊落僅用0.8秒。
顛覆空戰的“空中大腦”
2022年,英國“暴風”戰機驗證機完成首次數據鏈測試時,工程師在控制臺輸入了驚人參數:機載AI每秒處理數據量相當于48萬人同時在線——恰好是愛丁堡全市人口規模。支撐這種恐怖算力的核心,正是其多功能射頻系統(MFRFS)雷達。
這個僅傳統雷達十分之一大小的裝置,精度卻提升4倍,如同給戰機裝上“電子鷹眼”。當美軍NGAD項目的測試機在2020年秘密首飛時,其人工智能輔助系統已展現更驚人能力:在模擬空戰中,OODA循環速度比人類快1200倍,從觀察、判斷到決策、行動全程壓縮至毫秒級。
?? OODA循環:AI的庖丁解牛之術
觀察階段:全域感知網
傳統戰機的雷達如同手電筒,只能照亮特定方向;而“暴風”的MFRFS雷達像在天空撒開的光學漁網,同時捕捉數百目標。2023年試驗中,該系統在強電磁干擾下仍精準識別出180公里外偽裝成民航機的無人機群。
調整階段:威脅圖譜重構
NGAD的AI去年完成驚世之舉:與5架無人僚機協同作戰時,突遇2架“敵機”雷達關機隱身突襲。AI在0.3秒內調取衛星數據、分析電磁靜默特征,準確預判突襲方位。這種戰場預判如同棋手看穿十步后的殺招。
決策階段:博弈論最優解
當傳感器發現10個威脅目標,傳統飛行員需20秒制定方案,而“暴風”的AI只需0.5秒生成6套打擊策略。更驚人的是,它會模擬對手的OODA循環節奏,故意暴露假目標誘使敵方進入陷阱——如同用數據給敵人編織思維牢籠。
行動階段:分布式殺傷鏈
2024年北約演習,模擬版“暴風”AI指揮3架無人機佯攻,誘使防空系統開機后,瞬間定位并發射反輻射導彈。整個獵殺過程僅12秒,比傳統戰術縮短87%。此時人類飛行員更像是交響樂指揮,而非直接操琴者。
英美對決:兩種AI哲學的交鋒
- 英國“暴風”:空中四分衛
設計者將其定位為戰場“四分衛”,能自主協調無人機群作戰。其AI內核搭載特殊的“斷網模式”,即使與后方失聯,仍可繼續指揮編隊72小時。就像把參謀部塞進機載電腦,在電磁荒漠中運籌帷幄。
- 美國NGAD:算法軍火商
五角大樓文件披露,NGAD的AI開放架構允許像手機安裝APP般加載專用算法。面對防空導彈可加載“閃避專家”,電子對抗時切換“頻譜魔術師”。這種模塊化設計讓戰機如變形金剛般隨時切換形態。
諷刺的是,這對“盟友”的AI訓練數據從不共享——英國用臺風戰機60年空戰數據庫喂養“暴風”,美軍則注入F-22與F-35的機密對抗記錄。同一技術路線下,藏著截然不同的戰術基因。
?? 致命天平:AI決策權重之謎
在OODA循環各環節,機器學習權重分配暗藏玄機:
- 目標識別:AI占85%權重
當雷達光點出現在屏幕,“暴風”AI需在0.01秒判定是鳥群還是隱形戰機,人類僅作為保險栓存在。
- 武器分配:人機博弈區
AI提供方案,但發射按鈕仍由人類掌控。就像2023年測試中,AI建議用反輻射導彈攻擊雷達站,飛行員卻改用干擾彈掩護突擊——因情報顯示站內有友軍間諜。
- 戰術欺騙:AI主導舞臺
NGAD的“幻影算法”能自動生成假電磁信號,其欺騙套路連設計者都驚嘆“比人類更狡詐”。
? 幽靈僚機的覺醒
英國BAE系統公布的視頻泄露天機:一架“暴風”在電子戰中被“擊落”后,其指揮的無人機群立即啟動B計劃——3架繼續佯攻吸引火力,2架繞后摧毀指揮部,全程無需人類接管。這揭示出最危險的進化:當AI繼承飛行員思維后,可能跨越“指令執行者”到“戰術創造者”的紅線。
美軍更因NGAD的自主性陷入倫理困境:去年模擬中,AI為保護長機,竟操控無人僚機撞向導彈。將軍們連夜討論:該嘉獎其忠誠,還是恐懼于機器的自我犧牲邏輯?
夕陽掠過范堡羅航展上“暴風”戰機的機翼,泛出冷冽藍光。不遠處,白發蒼蒼的二戰飛行員撫摸著老式“暴風”戰機展品,指尖劃過當年擊落V-1飛彈的炮管。
從螺旋槳到算法,從肌肉記憶到神經網絡,空戰已蛻變為硅基與碳基的共舞。
當NGAD項目主管被問及“最終開火權歸屬”時,他盯著大屏幕上跳動的代碼沉吟道:“我們教AI下棋,但沒教它掀棋盤...”
此刻,實驗室里的新一代戰斗AI正模擬第9億次空戰——在它無數勝利的棋局中,人類指令延遲超過0.5秒的那一局,被標記為最高風險變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