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王晶在采訪里聊到張國榮自殺前的事,他說哥哥當時正面臨三個大問題。第一個就是想轉型當導演,結果拍電影的錢被投資方卷走了,這人后來還進了監獄。電影拍不下去,之前答應了合作演員的事也完不成了,這事讓他特別難受。
第二個問題是張國榮一直有抑郁,那時候治療主要是靠吃藥,但吃得很不規律。藥物都不按時吃,再加上后來事情越鬧越大,精神狀態就越來越差。第三個是過去因為性取向老被罵,雖然后來《金枝玉葉》讓他紅了,但那些舊事還是在他心里留下陰影。
王晶說當初選張國榮演《英雄本色》其實挺猶豫的,覺得他個人作風可能會讓觀眾不買賬。現在回想起來,這是他唯一看走眼的地方。但那時候整個行業都覺得明星的私生活會影響票房,沒人想過這種偏見對人的傷害有多大。
后來投資方出事那會兒,電影直接黃了。張國榮自己掏錢湊過,但后來實在沒辦法繼續。沒拍成電影對他打擊挺大的,畢竟那是他想嘗試的新方向。之前當演員已經很成功了,但想轉型導演這事搞砸,可能讓他覺得自己徹底失去價值。
抑郁癥那時候治療手段也沒現在先進,吃藥還經常忘記。加上網上老有人拿他過去說事,壓力越來越大。王晶說圈里人現在都在感嘆,當年要是多關心他一點,或者有更專業的心理輔導,或許結局會不同。
還有人說張國榮最后那幾年其實挺努力的,一邊拍戲一邊籌備新項目,但外部壓力太大。行業里資金鏈一斷,個人努力基本白費。現在看娛樂圈,好多大牌藝人出了問題都不敢公開求助,怕影響形象,這毛病好像還沒改。
張國榮去世后,王晶說自己損失了一個好合作伙伴。但他也承認當時選角有誤判,不該用商業眼光去衡量一個人的全部價值。現在再看當年那些非議,很多都是沒必要的攻擊。
資本跑路對項目的影響很大,那時候影視行業管控不像現在嚴,錢說沒就沒了,藝人只能自認倒霉?,F在好像情況好點,但遇到這種事還是很難處理。
關于抑郁癥,現在治療手段多了,但很多藝人還是不敢承認。張國榮的經歷讓后來人開始重視心理健康,但改變需要時間。娛樂圈的規矩慢慢在變,但根深蒂固的東西不是一天能改的。
最近有報道說香港在修精神健康法,以后可能會加強對藝人的心理保護。但具體效果如何還不清楚,得等真實施了才知道管用不管用??傊瑥垏鴺s的事現在想想還是挺讓人心疼的,他最后的日子太難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