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護青苗,鄭醒未途
鄭州大學2025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工作——鄭州大學“法護青苗,鄭醒未途”三下鄉項目實踐隊走進朗悅?公園道一號?璽園社區,講解法治小衛士成長指南:校園×網絡×自我保護秘籍。
為宣傳校園反欺凌,幫助孩子們提升安全意識,7月4日上午,鄭州大學暑期社會實踐團隊走進朗悅?公園道一號?璽園社區舉辦了一場圍繞校園反欺凌、網絡安全與防詐騙、自我保護與防侵害三大內容,針對孩子們的安全宣講活動,既“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法護青苗,鄭醒未途。
隊員宣講中,在“校園安全與反欺凌”環節,結合身邊案例,用孩子們易懂的語言講解了校園欺凌的常見形式——言語上的辱罵、肢體上的推搡,還有故意孤立他人的行為都屬于欺凌。他們告訴孩子們,欺凌會傷害別人的身心,欺凌者也要負法律責任。同時鼓勵大家,遇到欺凌要勇敢告訴老師和家長,更要記住不做欺負別人的人。
隨后的“網絡安全與防詐騙”宣講中,隊員們通過情景問答,讓孩子們了解網絡里的“陷阱”:陌生網友的奇怪邀約、說中了“大獎”的信息、到處亂傳的謠言,都是需要警惕的。并教給孩子們“三不”原則:不隨便說家里地址、電話等信息,不點不知道來源的鏈接,上網時要守規矩。
最后,在“自我保護與防侵害”環節,宣講員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向孩子們普及了身體“隱私部位”的概念,幫助他們建立自我保護的第一道防線。此外,還專門介紹了《未成年人保護法》中保護兒童權益的相關條款,讓孩子們知曉法律是自己堅強的后盾。
通過互動問答加深孩子們對隱私部位和《未成年人保護法》的記憶和面對陌生人的誘騙、身處危險時,要學會果斷拒絕,利用周圍環境尋找逃脫機會,牢記“生命安全永遠是第一”。
在本次實踐中,孩子們紛紛表示收獲滿滿,不僅學到了實用的安全知識,更增強了自我保護的意識和勇氣。社區負責人表示,此次宣講活動為孩子們搭建了一個學習安全知識的良好平臺,也對實踐隊伍的付出表示感謝,稱這樣的活動為孩子們的成長增添了一份安全保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