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時報》制表
本報(chinatimes.net.cn)記者耿倩 上海報道
美東時間7月10日,英偉達股價上漲0.75%,收于164.10美元,市值達到4.004萬億美元,成為全球首家收盤市值突破4萬億美元的公司。
英偉達的快速發(fā)展對全球科技行業(yè)和金融市場都產生了深遠影響,國內不少QDII基金也因重倉英偉達而獲得豐厚收益。《華夏時報》記者梳理了重倉英偉達的基金,發(fā)現(xiàn)截至今年第一季度末,共有56只QDII基金買入,這些基金近一年平均收益為12.73%,有業(yè)績記錄的26只基金近三年收益平均70%。
其中,廣發(fā)納斯達克100ETF持有英偉達股票數(shù)量和市值最高,今年第一季度末持有192.75萬股,對應市值約為15億元。華夏港股前沿經(jīng)濟A是這56只基金中近一年收益最高的,賺了41%。拉長時間線來看,在這56只基金中,有近三年收益記錄的有26只,全部盈利,8只收益在100%以上。
賺錢效應固然誘人,但投資有風險,資金借道QDII布局英偉達需謹慎。業(yè)內人士強調,對于投資者而言,若想借道QDII基金投資英偉達,需要關注市場動態(tài)和公司業(yè)績變化,考慮自身風險偏好和投資目標。同時,投資者要關注基金溢價情況,避免高溢價買入。
國內56只QDII重倉,三年平均盈利70%
近期,英偉達再次成為全球資本市場矚目的焦點。Wind數(shù)據(jù)顯示,截至美國股市周四(7月10日)收盤,英偉達股價報收于164.10美元,當日上漲了0.75%,市值達到4.004萬億美元。
這一數(shù)據(jù)具有重要意義。這意味著,英偉達成為全球首家收盤市值突破4萬億美元的公司。不僅如此,Bleakley Financial Group首席投資官Peter Boockvar在周四發(fā)布的Substack文章中指出,4萬億美元相當于全球國內生產總值(GDP)的約3.6%。
值得注意的是,4月7日至今,英偉達股價上漲了超74%。受益于英偉達股價暴漲,多只重倉該股的QDII基金表現(xiàn)出色,有產品近一年來漲幅超過41%,還有產品近三年漲近120%。
從持倉數(shù)據(jù)來看,截至2025年第一季度末,國內共有56只QDII基金重倉英偉達。這些基金對英偉達的持股數(shù)量總和達到1476.55萬股,持有市值總和高達114.93億元。其中,有4只QDII基金持有英偉達股票數(shù)量超過100萬股:廣發(fā)納斯達克100ETF持股數(shù)量最多,截至第一季度末持有192.75萬股;景順長城納斯達克科技市值加權ETF持有122.49萬股,位列第二;博時標普500ETF和國泰納斯達克100ETF排名第三和第四,分別持有英偉達股票116.82萬股和114.31萬股。
從近一年的收益數(shù)據(jù)來看,這些重倉英偉達的QDII基金有亮眼表現(xiàn)。Wind數(shù)據(jù)顯示,國內重倉英偉達的56只QDII基金中,55只在一年內取得正收益,平均每只基金盈利了12.73%。其中,賺得最多的是華夏港股前沿經(jīng)濟A,該基金近一年賺了41.01%;華寶海外新能源汽車A位列第二名,近一年盈利35.84%。此外,銀華全球新能源車量化優(yōu)選A和工銀全球配置人民幣,也獲得超20%的回報。
《華夏時報》制表
拉長時間線來看,上述基金近三年收益著實驚人。在這56只基金中,有近三年收益記錄的僅有26只,全部盈利,平均收益為70%。其中,有8只QDII基金近三年收益在100%以上。易方達標普信息科技A人民幣近三年盈利最高,達到119.51%。華夏納斯達克100ETF和廣發(fā)全球精選人民幣A位列第二和第三,近三年回報分別為104.69%和103.22%。
《華夏時報》制表
具體到單只基金,以廣發(fā)全球精選人民幣A為例。該基金自2020年第二季度就將英偉達納入重倉股,自2021年第四季度至2024年年末,英偉達一直位列該基金的前兩大重倉股之一。最新公布的2025年基金一季報顯示,英偉達從第一大重倉股下滑至第三大重倉股,持倉占比從7.32%下滑至5.02%。總體來看,廣發(fā)全球精選人民幣A已連續(xù)重倉英偉達16個季度。Wind數(shù)據(jù)顯示,2021年第一季度末至2025年第一季度末,英偉達區(qū)間股價累計上漲744%,為基金凈值表現(xiàn)作出了較大的貢獻。
借道QDII投資需謹慎
“英偉達的成功,主要得益于生成式人工智能(AI)的崛起,市場對英偉達尖端AI芯片的需求極為旺盛,微軟、Meta、OpenAI和谷歌母公司Alphabet等大客戶紛紛積累算力,以開發(fā)聊天機器人和其他大語言模型。”排排網(wǎng)財富研究部副總監(jiān)劉有華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
技術領先則是其股價創(chuàng)新高的重要內因。劉有華分析,英偉達的H100等芯片性能強,且有CUDA平臺等軟件生態(tài),受到行業(yè)追捧。另外,公司的數(shù)據(jù)中心業(yè)務增長,為企業(yè)提供了強大的計算能力。疊加市場樂觀預期,投資者認為其將持續(xù)受益于AI發(fā)展,紛紛買入推動股價上漲。
不少華爾街分析師認為,英偉達的市值還有進一步上漲的空間。今年6月,巴克萊分析師基于對Blackwell芯片推出的樂觀看法,將英偉達的目標價上調至200美元,這一股價將使英偉達市值達到4.9萬億美元。與此同時,根據(jù)FactSet的數(shù)據(jù),Loop Capital分析師Ananda Baruah近期已對英偉達給出了華爾街迄今為止最高的目標價——250美元,如果英偉達股價達到這一目標價,其估值將達到6萬億美元。
不過,投資者借道QDII基金布局英偉達也并非毫無風險。“雖然當前人工智能發(fā)展迅速,對算力需求極大,但行業(yè)競爭也在加劇,若未來英偉達在技術研發(fā)、市場份額等方面出現(xiàn)不利變化,股價可能受到影響。”星圖金融研究院研究員武澤偉對《華夏時報》記者分析,宏觀經(jīng)濟環(huán)境、政策變化等因素也會對美股市場包括英偉達股價產生作用。例如,美國貿易政策的調整可能會對市場風險偏好產生重大影響,進而導致英偉達股價產生大幅波動。如果美聯(lián)儲在年內降息,美元可能會相對于人民幣持續(xù)貶值,導致投資者最終獲得收益遭受匯兌損失。
對于投資者而言,若想借道QDII基金投資英偉達,需要關注市場動態(tài)和公司業(yè)績變化,考慮自身風險偏好和投資目標。同時,投資者要關注基金溢價情況,避免高溢價買入。劉有華建議,投資者要了解基金的申購贖回規(guī)則及到賬時間,合理安排資金;考察基金流動性,可查看成交量等指標;還需留意基金持倉結構,若英偉達占比過高,股價波動對基金凈值影響大,要評估自身風險承受能力。
責任編輯:徐蕓茜 主編:公培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