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國際軍事外交圈里發生了一件讓英國很沒面子的事情。美國國防部一位高官,直接告訴來訪的英國官員:你們派到亞洲的航空母艦,我們不歡迎,最好現在就調頭回去。這件事被媒體曝光后,立刻引起了不小的震動。
事情發生在今年6月,在華盛頓的五角大樓里。英國國防部門的一個代表團訪問美國,與美國國防部副部長埃爾布里奇·科爾比等人開會。按照英國的計劃,他們的“威爾士親王”號航空母艦正在前往亞洲進行所謂的“例行部署”。這在英國看來,是支持美國“印太戰略”的一個重要行動,也是展示英國作為“全球大國”存在感的機會。
會議中,當英國官員詳細介紹他們航母在亞洲的活動計劃時,意外發生了。據參加會議的知情人士透露,美國國防部副部長科爾比沒等英國人說完,就很不客氣地打斷了他。科爾比直接問英國代表:“你們現在把航母叫回去,還來得及嗎?因為我們不希望你們在那里。”
英國代表“非常震驚”。這句話讓在場的英國官員們一下子懵了,用知情人士的話說,他們感到“非常震驚”。為什么呢?因為科爾比這話的意思再明白不過了:美國覺得英國在印太地區是多余的,甚至是不受歡迎的。這相當于當面給英國潑了一盆冷水。
英國人可能覺得委屈:我們是來幫你的啊!為了響應美國的“印太戰略”,英國投入巨大,派出了最先進的航空母艦,千里迢迢跑到亞洲。結果,還沒等他們開始“幫忙”,就被最重要的盟友美國給當面拒絕了,而且語氣相當不客氣。這感覺就像是熱臉貼了冷屁股。
這位讓英國人下不來臺的科爾比,是美國國防部負責政策事務的副部長,是五角大樓里的“三號人物”。他今年3月才上任,但短短幾個月,已經在華盛頓和美國的盟友圈里“名聲大噪”——當然,這個名聲不太好聽。
科爾比是個堅定的“美國優先”支持者,推崇“孤立主義”的外交理念。簡單說,就是他認為美國應該少管國外的事,更不要為了盟友犧牲美國的利益。他覺得美國自己單干或者少帶“拖后腿”的盟友,效率更高。
事實確實如此。上任不到四個月,科爾比已經惹惱了好幾個美國的重要盟友。
他推動美國國防部以“武器庫存不足”為由,暫停了對烏克蘭的關鍵武器援助,比如愛國者導彈和海馬斯火箭炮。這讓烏克蘭非常著急,也讓支持烏克蘭的美國國會議員措手不及。雖然后來特朗普總統說會恢復部分援助,但數量極少,只給10枚愛國者導彈,整體援助還是大幅縮水。
科爾比直接要求日本大幅增加軍費,先是提到GDP的3%,后來甚至提高到5%。這個要求讓日本政府非常不滿,覺得要價太高、太突然,甚至因此取消了原定與美國的高級別會談。日本擔心這會引發國內政治風波。
所以,科爾比當面叫停英國航母,并不是針對英國一家,而是他整個“孤立主義”外交思路的一部分。在他眼里,美國在印太地區對付中國或者其他事情,不需要盟友“幫忙”,甚至覺得他們礙手礙腳。英國航母在亞洲的活動,在他看來,不僅沒用,還可能添亂。
對于被當面“退貨”的英國航母“威爾士親王”號來說,這個處境真是尷尬又危險。英國人本來雄心勃勃,想重現“日不落帝國”的榮光。航母開出去是顯示力量的象征。結果,最親密的盟友美國直接說“別來”,這對英國的國際形象和自尊心是個巨大打擊。就像文章里說的,英國“力挺美國,吃力不討好”。
英國航母編隊遠赴亞洲,遠離本土,需要強大的后勤保障、情報支持和可能的軍事協作。沒有美國的支持和默許,英國航母在亞太地區單獨行動是非常困難的,風險也很高。現在,“威爾士親王”號航母只能灰溜溜地改變計劃,按原定行程去澳大利亞參加一個叫“護身符軍刀”的聯合軍演。這次耀武揚威的亞洲之旅,還沒真正展開就被叫停,成了一場匆匆過場的演出。
科爾比的行為清楚地傳遞了一個信號,在美國的全球布局里,尤其是面對中國這個“頭號對手”時,美國更傾向于單打獨斗或者絕對主導,盟友的作用被大大貶低,甚至被視為負擔。美國優先,意味著盟友靠邊站。從長遠看,這正在侵蝕美國花了數十年建立起來的盟友信任體系。美國這種“獨行俠”的姿態,最終可能會讓自己在復雜的國際博弈中,變得越來越孤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