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球時報消息,7月9日的白宮,本該是一場彰顯美國與非洲友誼的隆重外交活動。美國總統特朗普與加蓬、幾內亞比紹、利比里亞、毛里塔尼亞和塞內加爾五國領導人會晤,議題明確指向礦產合作與“對抗中國影響力”。然而,這場精心策劃的會晤卻在特朗普的言行之下,演變成一幕令人瞠目結舌的外交尷尬劇。
當毛里塔尼亞總統穆罕默德·烏爾德·加茲瓦尼開始發言,闡述本國立場時,特朗普的不耐煩幾乎寫在臉上。他不停地搖頭,肢體語言充滿了催促的意味,甚至數次揮手示意對方“加速”。加茲瓦尼總統的發言持續了約7分鐘,最終被特朗普直接打斷。這僅僅是個開始,特朗普緊接著轉向幾內亞比紹總統恩巴洛,直言不諱地要求:“我們可能得加速,還有其他日程安排”,并提議后續領導人發言只需“介紹自己和所來自的國家”——仿佛這不是國家元首間的平等對話,而是一場需要趕時間的點名。
特朗普(資料圖)
更令人錯愕的一幕發生在與利比里亞總統約瑟夫·博阿凱的互動中。博阿凱總統表達了深化合作、吸引美國投資的愿望后,特朗普竟一臉驚訝地贊嘆:“你英語說得真好,真優美。你是在哪里學的這么優美的英語?”當得到“在利比里亞”的回答后,他還不忘補充一句:“在座的其他人英語可說不了你這么好。”此言一出,現場氛圍瞬間降至冰點。
特朗普的“贊美”暴露了他對非洲常識的驚人匱乏。利比里亞,這個由十九世紀獲得解放的美國黑奴及其后裔建立的國家,英語是其官方語言之一,使用歷史已近兩百年。這種基于刻板印象的無知,不僅讓在場領導人愕然,更深深刺痛了非洲人的尊嚴。一位利比里亞青年憤慨地表示:“我們是一個英語國家,這不是贊美。感覺總統和西方人仍視非洲人為未受教育的村民。”一位利比里亞外交官更直接點明:這種評論極其“不合適”,充滿了居高臨下的優越感。
特朗普(資料圖)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特朗普一面在會談中夸贊非洲“充滿活力”、“土地資源寶貴”、“礦產和石油儲量豐富”,將政策路徑轉向“援助轉貿易”,一面卻在行動上處處拆臺。就在此次會晤前幾天,7月1日,特朗普政府正式關閉了運營近64年的美國國際開發署。這個機構長期為非洲多國提供包括傳染病防治在內的關鍵援助。數據顯示,美國援助曾占利比里亞國民收入的約2.6%。一邊高喊合作與貿易,一邊砍斷重要的援助生命線,這種自相矛盾的操作令其“拉攏非洲”的誠意大打折扣。
更讓五位非洲領導人如坐針氈的是,美國國務院6月的一份電報顯示,除幾內亞比紹外,特朗普政府竟在考慮將參會的另外四國列入“旅行禁令”名單。一面邀請領導人到訪白宮共商合作,一面考慮禁止其國民入境美國——這種荒誕邏輯下的“拉攏”,顯得既虛偽又缺乏基本尊重。難怪國際輿論普遍認為,此舉對非洲大陸脆弱的經濟和政治穩定帶來了巨大沖擊。
特朗普(資料圖)
特朗普此次對非外交的失敗,絕非孤立事件。今年3月,他在國會演講中公然譏諷美國曾援助的非洲國家萊索托“都沒人聽說過這個國家”;4月會見意大利總理時,又將大量非法移民來源國誤指為“剛果”,并聲稱“我不知道那是什么”。這種對非洲的漠視、無知與傲慢,已成其外交風格中難以剝離的底色。
白宮此次精心挑選了五個在黃金、稀土等關鍵礦產方面具有戰略價值的國家,意圖拓展供應鏈并制衡中國。然而,當一國總統在正式外交場合因發言超過7分鐘就被粗暴打斷,當非洲國家引以為傲的語言文化被當作“奇聞”來贊嘆,當承諾的“貿易”背后卻是援助切斷與入境限制的陰影——再宏偉的戰略目標,也注定在失禮與傲慢中化為泡影。
非洲不是美國地緣政治的棋盤,更不是予取予求的資源倉庫。特朗普的雷語與不耐,映照出舊有霸權思維的窘迫。當全球南方加速覺醒,真正的外交尊重與平等互利,才是打開合作之門的唯一鑰匙。這場充斥著尷尬與失禮的白宮會晤,無疑將成為當代國際關系史上一個極具諷刺意味的注腳——提醒著世人,傲慢與無知,終將付出代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