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7月11日報道,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抵達平壤,開啟為期兩天的訪問,并將與朝鮮外相崔善姬舉行“第二輪戰略對話”。
與此同時,俄羅斯總統普京簽署新法案,允許外國人通過服役獲得俄羅斯國籍,這一動作被解讀為公開搬救兵。
俄羅斯的困境與求援背景
俄烏沖突打到現在,俄羅斯確實有點撐不住了。從2022年到2025年,戰場消耗太大,前線兵力捉襟見肘。就說2025年6月,烏克蘭軍方透露,俄羅斯在波克羅夫斯克方向集結了11.1萬士兵,這是沖突爆發以來最大規模的一次兵力集中。可即便如此,俄軍還是感覺不夠用,畢竟戰線太長,每天至少發生50起戰斗,人員傷亡不斷。
為了補充兵源,俄羅斯已經想盡辦法。普京總統接連簽署法案,2022年允許外國人入伍,2023年取消參戰6個月的限制,2025年7月更是徹底放開,不管啥時候都能加入俄軍,而且入籍流程快到一個月就能辦好。這明擺著就是在公開“招兵買馬”,尤其是把目光盯上了鄰國朝鮮。
為啥選朝鮮?一方面,朝鮮軍隊紀律嚴明、執行力強,這正是俄軍現在缺的。俄軍在戰場上暴露出的問題,不是火力不夠,而是部分部隊不聽話、配合差,而朝鮮士兵的戰術素養和服從性正好能補上這個短板。另一方面,朝鮮和俄羅斯早就有軍事合作基礎。
2023年紹伊古訪問朝鮮,2024年普京回訪,雙方簽了《全面戰略伙伴關系條約》,里面明確提到一方打仗另一方要提供軍事援助。去年朝鮮就派了工兵部隊去庫爾斯克掃雷,還直接參戰收復失地,俄方公開承認朝軍貢獻重大。所以這次拉夫羅夫訪朝,明眼人都知道是去協調增兵的。
俄朝合作的具體內容與模式
拉夫羅夫這次訪問平壤,是繼2023年10月首輪戰略對話后的第二次高層接觸,目的很明確:敲定朝鮮增兵的具體細節。根據多方消息,朝鮮這次可能增派3萬人,時間定在7月到8月,主要部署在烏克蘭東部戰線,填補俄軍輪換空缺。 合作模式也很講究策略。朝鮮不會像某些國家那樣遮遮掩掩,而是光明正大地以“履行條約義務”為名出兵。
2024年庫爾斯克戰役,朝鮮就是根據條約第4條,認定烏克蘭進攻俄羅斯屬于“武力入侵”,從而派兵參戰。這種方式既規避了直接參戰的政治風險,又能實實在在幫到俄羅斯。 除了派兵,雙方在武器和技術上的合作也在深化。朝鮮已經向俄羅斯提供了數百萬發炮彈、戰術導彈等軍火,緩解了俄軍彈藥荒。這次拉夫羅夫可能還會推動在朝鮮設立無人機生產線,俄方提供核心部件,朝方負責組裝,供應前線使用。
這樣一來,俄軍裝備短缺的問題能進一步緩解,朝鮮也能借此提升自己的軍工水平。 對于朝鮮來說,這也是個“雙贏”的買賣。出兵俄羅斯不僅能鞏固兩國同盟關系,還能換來俄羅斯的回報。比如經濟上,俄羅斯可以提供糧食、能源,幫朝鮮打破西方封鎖;軍事上,可能轉讓先進技術,像核潛艇、新型戰機的研發,這對朝鮮提升國防實力太重要了。
對俄烏沖突及國際局勢的影響
朝鮮增兵3萬,對俄烏戰場的影響立竿見影。首先,俄軍前線兵力得到補充,原本需要輪換的部隊可以撤下來休整,戰斗力能得到恢復。朝鮮士兵擅長塹壕戰和陣地防守,他們的加入能穩定東部戰線,讓俄軍騰出更多精銳部隊進行火力突擊和戰術穿插。其次,朝鮮軍隊的參戰可能會改變戰場心理。烏軍之前在庫爾斯克嘗到了朝軍的苦頭,知道對手不好對付,士氣可能會受影響。
對國際局勢來說,俄朝合作進一步深化,讓西方很頭疼。七國集團、歐盟等已經多次譴責這種合作,認為破壞了地區穩定。但朝鮮根本不吃這一套,直接回擊說這是主權國家的自主權利,西方無權干涉。這種強硬態度,加上俄朝“命運共同體”的形成,實際上在東北亞乃至全球地緣政治中增加了一股抗衡西方的力量。
更深遠的影響在于,俄朝合作可能改變軍事同盟的傳統模式。以往同盟多是大國帶小國,而這次是兩個被西方制裁的國家抱團取暖,通過實戰合作形成緊密關系。這種模式如果持續下去,可能會吸引更多國家效仿,在國際格局中形成新的力量平衡。
當然,風險也不容忽視。朝鮮大規模出兵可能會刺激美日韓加強軍事協作,甚至導致東北亞局勢升溫。但對俄羅斯和朝鮮來說,當前的合作是迫在眉睫的戰略選擇——俄羅斯需要頂住烏克蘭的攻勢,朝鮮需要突破封鎖尋求發展,雙方都沒有退路。
結語
普京搬救兵、拉夫羅夫訪朝、朝鮮增兵,這一系列動作背后,是俄羅斯在俄烏沖突中的現實困境,也是俄朝同盟關系的深度體現。朝鮮3萬軍紀嚴明的士兵奔赴戰場,不僅是兵力的補充,更是戰略信任的延續。這種合作模式,既有歷史淵源,又有現實考量,注定會在俄烏沖突和國際政治舞臺上留下深刻印記。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