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當天,科技巨頭馬斯克在社交媒體發起關于組建新政黨的投票,在短短幾天內吸引超130萬人參與,并且結果顯示超過60%的網民支持他“另立門戶”。
而這一動向顯然觸動了特朗普的神經,不過后者一改往日激烈抨擊的風格,罕見地以相對溫和的語調回應,甚至試圖將矛盾歸咎于“政策分歧”。
兩位曾經親密無間的盟友,如今正在政策分歧下走向對立。
從盟友到對手
馬斯克的政治野心或許早已不是秘密,去年美國總統大選期間,馬斯克與特朗普的合作堪稱“黃金組合”,馬斯克不僅公開佩戴印有“MAGA”標志的帽子為特朗普站臺,還通過資金和人脈為共和黨爭取了大量搖擺選民。
特朗普勝選后投桃報李,任命馬斯克擔任政府效率部門負責人,兩人一度在公開場合頻繁互動,然而,這種“蜜月期”在今年4月就戛然而止。
隨著特朗普政府推行“大而美”法案,兩人的矛盾徹底公開化,該法案不僅削減了對新能源汽車的補貼,還提高了進口汽車零部件的關稅,直接沖擊了特斯拉的核心利益。
馬斯克隨即在社交媒體炮轟該法案“令人作嘔”,甚至翻舊賬稱“沒有我的支持,你當不上總統”,特朗普則回擊馬斯克“瘋了”,雙方隔空對罵的場面一度成為媒體焦點。
于是有了接下來馬斯克成立“美國黨”的事情,40%的受訪者支持第三政黨崛起,超過80%的參與者贊成打破兩黨壟斷。
這種投票的結果或許也情有可原,對于美國群眾來說,美國政府的一系列動作導致美國社會通脹高企、債務危機無解、外交政策反復無常,而民主、共和兩黨卻仍經沉迷于黨爭內耗。
但想象很美好,現實卻是殘酷的,盡管新政黨構想獲得網絡高支持率,但實際操作難度遠超想象。
美國政治生態長期被民主、共和兩黨壟斷,第三勢力想要分一杯羹需要突破三重壁壘:資金、選民基礎和制度性障礙。
歷史上不乏類似嘗試,例如2016年自由黨候選人加里·約翰遜雖獲得近3.27%的普選票,卻連一張選舉人票都未能拿下。
并且馬斯克的政見缺乏系統性,他既支持保守派推崇的市場經濟,又主張進步派關注的環保議題,這種“縫合怪”式的立場難以形成穩定選民基本盤。
相比之下,特朗普的共和黨盡管內部存在分歧,但在對抗民主黨時始終能保持統一戰線。
這也是為何特朗普此次回應馬斯克時選擇“以柔克剛”——他深知,與其激化矛盾,不如將分歧歸因于“政策差異”,既維護形象,又避免將中間選民推向對手。
特朗普的高情商戰術
所以面對馬斯克的挑戰,特朗普這次的回應展現了極高的情商,他并未直接攻擊馬斯克,而是強調兩人分歧源于“對電動汽車補貼的不同看法”,并巧妙地將自己的立場包裝為“維護美國整體利益”。
這種話術不僅安撫了傳統能源行業支持者,還避免與科技精英群體徹底決裂。
更值得注意的是,特朗普特意提及曾拒絕馬斯克推薦NASA負責人人選的決定,暗示自己“堅持原則”,進一步強化了“國家利益至上”的人設。
不過,即便如此,特朗普的政治妥協空間或許也是有限的,因為馬斯克已明確表示將參與中期選舉,爭奪國會席位,所以兩方的角力爭斗或許才剛剛開始。
不僅如此,目前共和黨內部分勢力已對特朗普的“老人政治”表示不滿,所以馬斯克若真組建新黨,將很有可能分流部分年輕和科技背景的共和黨選民。
而馬斯克也正是打算抓住這一契機,以“反建制”為口號,吸引對兩黨均感失望的中間選民。
不過,他的挑戰在于如何平衡商業利益與公共訴求——特斯拉的工廠糾紛、推特的內容審查爭議,都可能成為對手攻擊的靶點。
所以再看特朗普的放低姿態,實則不過也是為自己爭取更多談判籌碼,畢竟,在政治舞臺上,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永遠的利益。
馬斯克與特朗普的糾葛,本質上是美國政治極化加劇的縮影,近年來,兩黨政策愈發極端化,中間選民的話語權被不斷擠壓。
例如,民主黨強推的《通脹削減法案》和共和黨的“大而美”法案,均以犧牲對方陣營利益為代價,這種零和博弈導致社會撕裂,也為第三勢力提供了生存空間。
然而,第三黨的崛起需要天時地利,馬斯克的優勢在于巨額財富和社交媒體影響力,但若無法解決“政策碎片化”和“地方選舉滲透不足”的短板,所以他的政黨也很可能將會重蹈覆轍。
不過政治實驗結局也尚難預料,不過它的出現本身已意義重大,當資本巨頭直接下場參選,當社交媒體成為政治動員的主戰場,美國民主制度的游戲規則正在被改寫。
如今,馬斯克的新黨計劃目前仍停留在輿論造勢階段,但其反映的民眾對傳統政治的厭倦值得深思。
特朗普的“高情商回應”雖暫時穩住陣腳,但共和黨內部的世代更替與路線之爭已不可避免,這場科技寡頭與傳統政客的較量,或許將成為美國政治生態變革的一個注腳。
至于最終結局,取決于誰能真正抓住選民“求變”的心理——畢竟,在政治市場上,口號永遠不如面包實在。
參考資料:
馬斯克成立“美國黨”,分析:歷史上美國諸多“第三黨”來去匆匆
2025-07-11 08:05·京報網
一場全球矚目的“互撕”!特朗普馬斯克到底在吵什么?| 快問快答
2025-06-06 16:16·南方+客戶端
馬斯克成立“美國黨”,特朗普回應:簡直荒謬!
2025-07-07 08:15·財聯社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