邁爾斯-特納用一篇長文,正式和印第安納步行者說了再見,這一幕其實早就有苗頭,真正發生的時候還是忍不住讓人有點唏噓,十年老將就這么轉身走人,步行者的青春記憶又少了一個活標本,球迷嘴上說著“都懂,但真到分手時,誰心里能真沒點波瀾
如果按步行者管理層的理想劇本,特納本該是那種“陪伴球隊重建、再迎復興的鐵人角色——從樂透區的煎熬、季后賽的廝殺,再到傷病、復賽園區、甚至今年一度殺進總決賽,特納都在場上場下陪著印城兜兜轉轉,沒少挨噴,也沒少扛活,十年下來,這種穩定感其實才是小球市最稀缺的資源,你要說他是超級巨星吧,確實也算不上,但說他是印城這些年最硬的釘子戶之一,這個帽子絕對戴得住
問題來了,步行者的天花板到底在哪,特納還能帶隊走多遠,這些年其實早有爭議,常規賽數據穩定是一回事,真正到關鍵舞臺,特納的存在感有時又被無限放大,有時卻像空氣一樣被忽略,不少懂球帝都喜歡拿他季后賽的表現說事,比如護框、空間、對位大中鋒時的軟肋,甚至還有人直接拿他和聯盟頂級內線做橫比,說實話,這種對噴其實也不是一天兩天了,步行者球迷早就習慣了在論壇里點贊回懟,誰都沒能說服誰,現實就是,特納一直是“剛夠用、但又不夠頂的那個檔位
這回特納自由身加盟雄鹿,實話說,多少是意料之中但也有點突然,步行者管理層其實早在兩年前就有過交易意向,只是一直沒找到合適的籌碼,甚至去年夏天那波流言,都讓人覺得他走人只是時間問題,沒想到最終還是以自由球員的身份離開,沒什么儀式感,但也算是體面收場,對特納來說,這或許是職業生涯一次遲到的轉身,對步行者來說,某種意義上也是一次不得不做的“斷舍離
說到特納的印城十年,其實不只是數據和榮譽那么簡單,你要說他多偉大倒也不至于,但如果沒了他,步行者這隊伍的“印第安納味真的會少一大截,這哥們場上低調干活,場下和球迷、市區、各種社區活動都沒少參與,什么Tiki Bobs、Kilroys,連本地面包房、瑜伽班都能被他寫進告別感言,這種“生活流的細節,真不是每個球星都能做到,印第安納這座城市其實一直很需要這種陪伴型球員,說白了,大牌流量球隊能靠一紙合同吸引大牌,小球市就得靠感情、靠歸屬感留人,特納能堅守十年,說到底也是印城的人情味在支撐
當然,情懷歸情懷,競技體育終究要看結果,步行者今年殺進總決賽,雖然最后沒能捧杯,但這支球隊的硬度和上限,已經打破了很多外界的預期,特納作為內線支柱,穩定輸出、適應體系、能頂能補,其實做得已經很盡職,但也必須承認,到了爭冠級別的舞臺,頂級內線的“稀缺性就暴露得更明顯,聯盟現在都在玩空間和換防,像特納這種打法,其實有點不上不下,既沒有恩比德那種統治力,也不具備阿德巴約的全能屬性,步行者要沖頂,遲早要面臨陣容升級的選擇
反過來看雄鹿,接手特納其實有點“撿漏的意味,字母哥+利拉德的雙核框架其實還沒完全磨合,內線一直缺個能護框的角色,特納來補位,理論上是完美拼圖,攻防兩端都能提供即插即用的價值,但問題在于,特納能不能適應雄鹿更高強度的爭冠壓力,能不能在關鍵時刻不掉鏈子,這可不是印城打順風球那么簡單,雄鹿的容錯率沒那么高,也不會給你那么多時間去慢慢磨合,說白了,特納這次跳出舒適區,是冒險也是機遇
至于步行者接下來怎么走,其實擺在臺面上的路也就那么幾條,一是徹底換代,圍繞哈利伯頓組建新核心,補進更年輕、更適合現代籃球的內線,二是繼續靠體系磨合,走“多點開花的路線,反正小球市想靠簽大牌基本沒戲,與其戀舊,不如早點放手重建,這套邏輯其實早在幾年前就被驗證過,關鍵看管理層能不能下決心
球迷的情緒其實也很真實,社媒上不少人刷屏懷念特納的好,什么“為這座城打了十年工“最懂印第安納的外地人,也有人說“早該換新血了,這種分裂其實很正常,畢竟十年說長不長說短也不短,特納這類球員的離開,本質上是小球市與現實的博弈,情懷和冠軍、陪伴和升級,哪個都不能全占,你只能選一個,步行者這次選了后者
最后扯一句,特納的告別其實不只是個球員離開那么簡單,這背后是小球市球隊的普遍困境:怎么留人、怎么升級、怎么平衡情懷和勝利,這些問題每隔幾年就會輪回一次,特納只是最新的案例,未來還會有更多類似的選擇題擺在印第安納和其他小球市面前,說到底,籃球世界講究的是結果,但每一次別離,多少還是留下一些值得回味的溫情和遺憾,江湖再見,步行者和特納都要學會往前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