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彭,南陽郡棘陽縣人,新朝末年在家鄉當縣長。更始元年(公元23年),起義軍圍攻宛城,守城的岑彭和攻城的劉縯(劉秀的哥哥)僵持了好幾個月。最后,城里糧食吃光了,甚至到了人吃人的地步,岑彭沒辦法,只好開城投降。
當時,起義軍已經擁立了更始帝劉玄,建立了玄漢政權。不少將領都要求殺了這個頑抗的岑彭。但劉縯卻認為岑彭盡忠職守,應該獎勵他,給天下人做個忠義的榜樣。劉玄聽了,就封岑彭為歸德侯,讓他跟著劉縯。
可惜好景不長,劉縯因為威望太高,被劉玄猜忌殺害。岑彭這時被調到大司馬朱鮪手下當校尉,跟著朱鮪打仗立功,當上了淮陽都尉。
不久,在潁川郡失利的他北下,帶著幾百號人投奔了在河內當太守的老鄉韓歆。
這時,劉秀已經用韜光養晦之計讓劉玄放松了警惕,被派到河北招撫各地。更始二年(24年),劉秀在河北站穩腳跟,收拾了王郎,準備自立門戶,帶兵直逼河內郡的郡治懷縣。韓歆不聽岑彭勸告,想守城抵抗,結果一看劉秀大軍壓境,形勢不妙,又趕緊讓岑彭出面投降了。
劉秀看著岑彭,感慨地說:“岑將軍,能守節義,又識時務,真豪杰也!”
岑彭抱拳回應:“臣愚鈍,愿效犬馬之勞,報答明公的知遇之恩!”
這一降,可降出了未來威震天下的征南大將軍!
不久,岑彭又成功勸降了玄漢大將呂植,還和吳漢一起干掉了劉玄派來牽制劉秀的尚書令謝躬等人。
東漢建立后,岑彭因平定河北有功,被封為廷尉,代理大將軍事,仍封歸德侯。不久,他跟著大司馬吳漢,和其他將領一起圍攻玄漢控制的洛陽。但洛陽守將朱鮪拼死抵抗,漢軍攻了兩個月都沒打下來。
在黃河北岸督戰的劉秀看強攻不行,決定勸降。岑彭主動請纓,單槍匹馬跑到洛陽城下,高聲喊:“朱將軍!還認得老朋友嗎?”
朱鮪在城頭一看,嘿,是岑彭!
岑彭在城下動情地說:“更始帝昏庸無道,天下人都拋棄他了。光武皇帝寬厚仁德,英明神武,這是老天爺的選擇啊!將軍您要是再死守下去,只會讓洛陽城的老百姓遭殃,這算哪門子大丈夫?”
朱鮪沉默了半天,終于嘆氣說:“我殺了劉秀的哥哥劉縯,還阻止過劉秀去河北,恐怕死罪難逃啊。”
岑彭立刻回去報告劉秀。劉秀指著黃河發誓,保證既往不咎。岑彭又跑回城下,把劉秀的話告訴朱鮪,并說:“河水能喝但不能倒流,將軍您好好想想!”
朱鮪從城上扔下一條繩子,讓岑彭爬上去。岑彭二話不說就要爬。朱鮪看他這么有誠意,終于答應投降。五天后,他在岑彭陪同下到河陽向劉秀請罪。劉秀親自給他松綁,好言安撫,還讓岑彭連夜把他送回洛陽。第二天,朱鮪就開城投降了。
岑彭不費一兵一卒拿下洛陽,為劉秀取得中原戰略要地,并就此成為東漢的都城。
建武二年(26年),劉秀派岑彭帶兵南下,去收拾荊襄地區。岑彭一路勢如破竹,打到了南陽的門戶——鄧縣。守將秦豐兵多將廣,盤踞多年。岑彭猛攻了好幾個月,鄧縣城墻太堅固,守軍也頑強,就是打不下來。
一天深夜,岑彭在營里苦想破城之策。他看著鄧縣城池,突然靈光一閃。第二天,他命令在城西大張旗鼓地修工事,擺出要從這里主攻的架勢。秦豐果然上當,把主力都調到了城西。
而岑彭呢?他親自帶著精銳部隊,趁著夜色悄悄繞到城東,搭起云梯,一舉登上了城頭!等秦豐發現中計時,岑彭已經打開了城門,漢軍像潮水一樣涌了進來。
鄧縣就此告破,岑彭因功改封為舞陰侯。
拿下鄧縣,岑彭繼續南下,直撲南郡重鎮——夷陵。這地方可險要,三面環山,一面臨水。守將田戎仗著地利,在江面上拉起了大鐵索,把水路給封死了。
岑彭有辦法!他讓人造了幾十艘高大的樓船,船頭裝上撞角。又造了幾百艘輕便靈活的艨艟戰船。總攻那天,樓船打頭陣,像巨獸一樣狠狠撞向江中鐵索;艨艟緊隨其后,萬箭齊發!漢軍氣勢如虹,一舉拿下了夷陵。
這一仗,打通了長江水道,為日后進攻四川鋪平了道路!
建武十一年,光武帝劉秀命令岑彭和吳漢一起討伐割據蜀地的公孫述。
蜀道難,難于上青天。但岑彭率軍逆江而上,一路凱歌,簡直是神速!短短三個月,漢軍推進了兩千里,攻破了幾十座城池,在古代戰爭史上寫下了“閃電戰”的奇跡。
眼看勝利在望,大軍行進到一個叫“彭亡”的山下。岑彭抬頭看著這山名,心里咯噔一下:“這地名不吉利啊,怕是要出事。”但軍情緊急,繞路來不及,他只能下令在此扎營。
當天夜里,公孫述派出的刺客,假扮成逃難的百姓,混進了漢軍大營。夜深人靜,岑彭還在中軍大帳里處理軍務。突然,帳外一陣騷亂,幾條黑影直撲帥帳!
衛士們措手不及,刺客已經沖了進來。岑彭拔劍迎戰,但雙拳難敵四手,身中數刀,倒在了血泊里。他用盡最后力氣對身邊的人說:“別亂...軍心...報效...朝廷...” 說完就咽了氣,年僅39歲。
消息傳到洛陽,光武帝劉秀悲痛萬分,追封他為“壯侯”,把他的畫像掛進了紀念開國功臣的云臺閣。
后來劉秀巡視到宛城,看到岑彭曾經戰斗過的地方,觸景生情,特意用最高規格的牛、羊、豬三牲來隆重祭祀他。祭祀完畢,劉秀久久凝望著岑彭故居的方向,淚流滿面,仰天長嘆:“老天爺啊,你為什么這么著急,要奪走我的左膀右臂?!”
回顧岑彭的一生,戰功赫赫:
勸降朱鮪,兵不血刃拿下洛陽;
奇襲鄧縣,巧計破城;
水戰夷陵,撞斷鐵索,打通長江;
三個月疾進兩千里,創下戰爭奇跡!
他不僅打仗勇猛,更懂得“攻心為上”的道理。每打下一座城,必定安撫百姓,減輕賦稅,收攏民心。他常說:“老百姓是國家的根本,根本穩固了國家才能安寧。光靠殺人來制止殺戮,不是上策。”
可惜天妒英才,這樣一位智勇雙全的名將,竟栽在刺客手里,壯志未酬身先死!
岑彭死后,漢軍將士感念他的恩德,自發地護衛他的遺體長達十幾天,直到吳漢帶兵趕來。
當他的靈柩運回洛陽時,沿途的百姓點起香火,跪拜痛哭,悲聲震動了原野。
岑彭的犧牲,給東漢開國的歷史添上了一抹濃重的悲壯色彩。
史學家范曄曾這樣評價:“光武帝手下立功的名將很多,但能獨當一面、開疆拓土的,要數岑彭和馮異。函谷關以西,方城山以南,這兩人的功勞最大。像馮異、賈復的不居功自傲,岑彭的忠誠信義,足以感動自己的軍隊,也能讓敵人歸心,所以才能成就大業,留下美名。”
岑彭的戰略眼光和仁義之心,讓他在云臺二十八將中顯得格外耀眼。當后世的人們仰望云臺閣上他那英氣勃發的畫像時,仿佛還能聽到長江洶涌的波濤聲——那正是歷史為這位被低估的名將,奏響的一曲永恒的悲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