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青年人才在南寧市青年人才驛站總部基地站參加非遺竹編體驗活動。記者宋延康攝
又是一年畢業季,南寧市人社局聚焦應屆高校畢業生等青年人才求職需求,以政策為舵、服務為帆,為高校畢業生量身定制了包含人才、就業、住房等在內的政策“大禮包”,以更高質量就業服務助燃“畢業季”,護航“青春夢”。2022年以來,南寧市來邕留邕高校畢業生連續3年突破10萬人大關,人才“磁場效應”持續增強。
服務加碼 做優聚才生態
在南寧市青年人才驛站總部基地站,整潔床鋪、實用桌椅與基本生活用品一應俱全。這里不僅是遮風避雨的屋檐,更為奔赴夢想的青年點亮了一盞溫暖的燈。
南寧初芯集成電路設計有限公司職工馮冠軍曾是驛站的住客之一。他感慨道:“免費入住政策幫我節省了求職過渡期的開支,更珍貴的是,我在這里結交了新朋友。”這份萍水相逢的溫暖,成為他最終決心扎根南寧的動力。廣西農業職業技術大學學生楊娟近日重返驛站,參加在驛站舉辦的非遺竹編體驗活動。她由衷贊嘆,驛站不僅減輕了她的經濟壓力,還拓寬了青春視野與人際紐帶。
一直以來,共青團南寧市委精心鋪設青年來邕留邕的“最初一公里”——以政府購買服務方式整合優質資源,打造集7天免費住宿、就業咨詢、創業指導、金融支持及社會融入于一體的“一站式”驛站網絡。這里不僅是求職落腳點,更是夢想的孵化器和融入城市的溫情港灣。
今年,驛站免費入住時限已由7天延長至最長15天,讓青年有更充裕的時間感受城市脈動。同時,橫州、賓陽等五縣(市)驛站及重點企業崗位申請學歷放寬至大專,以更開闊的胸懷接納人才。“這一切只為助力青年與南寧的雙向奔赴。”共青團南寧市委青年發展部部長鄧麗萍說。
驛站星羅棋布,人才活水奔流。如今,驛站網絡已覆蓋全市12個縣(市、區),110家驛站動態房源超3000個。截至目前,申請入住者超4000人,足跡遍布全國25個省份,其中超六成為市外戶籍青年,更有近65%的入住者選擇留邕就業創業。
拴心留人 打出人才政策“組合拳”
為讓就業“留量”轉化為人才“流量”,南寧致力于打造拴心留人的人才生態,讓人才引得進、留得住、用得好,暢通人才與城市“雙向奔赴”通道。
近日,廣西首個人工智能領域“人才之家”在南寧揭牌成立,這是南寧市繼2024年推出高層次人才多樣化生活服務清單后的又一創新人才服務舉措。“人才之家”以“政府搭臺、企業主導、資源共享”為原則,為行業人才搭建起學術交流、成果展示與需求對接的優質服務平臺,有效促進智力資源與產業需求的精準匹配。
“‘人才之家’為我提供了對接產業需求、拓寬科研視野的寶貴機會。隨著‘人才之家’在更多領域推廣,相信它將助力人才將創新力轉化為產業的競爭力。”南寧市E類高層次人才、廣西產研院人工智能與大數據應用研究所有限公司項目經理舒杰表示,近年來,南寧市推出的一系列人才服務舉措讓他深刻感受到這座城市對人才的誠意,這些舉措不僅為人才提供了成長沃土,更讓創新活力在這片熱土競相迸發。
城市為人才釋能搭建平臺,人才為城市發展貢獻智慧。2024年,南寧市以人才需求、智慧賦能為著力點,成立南寧高層次人才服務聯盟,圍繞食、宿、行、游、購、娛、醫、學、養等方面,聯動41家服務單位構建涵蓋12個服務類別32個服務事項的人才服務網絡。
“南寧高層次人才多樣化生活服務清單從干事創業到安居生活等方面,構建了多元融合、精細精準、智能高效的高層次人才服務生態環境,截至目前累計提供服務超34萬人(次)。”南寧市人才服務管理辦公室信息科科長、市高層次人才“一站式”服務中心負責人梁寧介紹,生活服務方面,人才可享受公交地鐵免費、影院劇院免單、青秀山免票等優待;干事創業方面,人才可獲得人力資源服務、法律咨詢、商標申請等免單或折扣優惠;安居醫療方面,人才可享受酒店住宿優惠、免費口腔保健、子女語培折扣等服務……這些優惠政策吸引越來越多的優秀人才投身南寧,尋求高質量發展的新機遇。
真金白銀 吸納畢業生留邕拼搏
高質量充分就業不僅包括實現充分就業,也包括解決畢業生的后顧之憂,讓他們能全身心投入工作與創業。
人才發展的良好生態,離不開利好政策的有效銜接。2022年,南寧市出臺人才“雙23條”新政,其中“大中專畢業生就業創業23條”精準聚焦畢業生需求,在崗位支持、就業獎勵、創業扶持、安居保障、學費代償等方面全面發力——在安居保障方面,在重點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工作的畢業生可享受公租房等保障及住房補貼;創業啟動資金等政策則為懷揣夢想的畢業生提供“第一桶金”支持。
“當前,我們形成了‘來南寧可免費住、求職有一條龍服務、創業有第一桶金支持、生活有超萬元補助、學費有政府買單’的政策體系。下一步,南寧人社部門將持續做好2025年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通過強化就業服務保障、打造干事創業平臺等舉措,吸引留住高校畢業生在南寧就業創業,優化全市人才隊伍結構。”南寧市人才服務管理辦公室副主任黃秋梅介紹。
引才有誠意,育才有沃土,用才有膽識,南寧市拿出真情實感尊才重才,傾力營造集四海之氣、匯八方之力的人才港灣。相關數據顯示,人才“雙23條”新政實施以來,已累計發放專項生活補助4649.7萬元,青年人才生活補助6454萬元,應屆高校畢業生交通補貼405.15萬元。(記者余秋蘭 賓藝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