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三十年代,曾經有部電影轟動上海,連映84天、創下票房奇跡;不僅如此,這部電影還受到歐美人士關注,法國作家聯合會副會長德瓦勒氏重金購取了全歐放映權。
1935年2月20日,在莫斯科舉行的國際電影展覽會上,這部受邀參展,并在參展27部影片中獲得第九名。在這部電影中扮演女主角的王人美回憶說:“《漁光曲》獲得了榮譽獎,成為我國第一部獲得國際榮譽的影片”。
這部電影的導演也因此而一舉而成為中國第一位享譽世界的導演。他的名字叫蔡楚生。蔡楚生,原名蔡通,字茂楚,祖籍是廣東省潮陽縣銅盂鎮集星村,1906年1月12日出生于上海。
蔡楚生是完全靠自己的刻苦和勤奮自學成材的。盡管他小時候上過幾年的私塾,但一直到了15歲時還不會寫信。當時,他正在汕頭的一家雜貨店里當學徒,店里的賬房先生說自己的兒子才11歲就會寫信了。這話刺激了他。此后,他便在一天的雜事做完后,開始“從貨箱的舊報紙中認識他所要認識的字句”,同時“翻字典,學作文,甚至于學繪畫”。
電影《漁光曲》
王人美
到了19歲那年,他在汕頭參加店員工會,組織進業白話劇社,有機緣“借讀了許多鴛鴦蝴蝶派的小說,同時對于新文藝也有了相當認識”。1926年,他與進業劇社的同人協助上海華劇影片公司在汕頭拍攝外景。
1927年冬,蔡楚生來到上海,在幾家影片公司擔任臨時演員、劇務、美工、宣傳、場記、置景、副導演、編劇等,并學習電影藝術的各門知識。1929年,他進入明星影片公司,擔任鄭正秋的助理,經過多年努力,終成紅極一時的大導演。
那個時候,蔡楚生的每一部影片,差不多都可以成為觀眾街談巷議、業內眾說紛紜的熱點。
新中國成立前,國內總共拍了1300多部故事片,最賣座的前四部,有三部是蔡楚生的,還有一部是蔡楚生的老師鄭正秋的。很多人都知道一句童謠:“王老五,命真苦,褲子破了沒人補”,就出自蔡楚生導演的影片《王老五》。這部電影的女主角藍萍后來成了毛先生的夫人。
蔡楚生有他自己的人生價值觀和電影觀,用他自己的話來說就是:作為一個編劇導演人、他最少應是一個作家,一個有獨特的作風、正確的認識而為大眾所有的作家。
電影《王老五》海報
電影《一江春水向東流》截圖
左起:史東山、蔡楚生、孫瑜,后排:周克
解放前,蔡楚生通過電影來控訴舊中國的社會黑暗、統治階級的腐敗,傾吐人民大眾的心聲,呼喚黎明的到來。新中國誕生前夕的1949年7月,蔡楚生在北平出現全國第一次文代會期間,見到了毛先生。毛先生為勉勵他要為即將誕生的新中國電影事業做出更大的貢獻,欣然為他題詞:“奮斗。”
蔡楚生沒有辜負先生的厚望,把畢生精力都投入到了繁榮新中國的電影事業中。1959年,法國電影歷史學家喬治·薩杜爾出版的《世界電影史》里,選出了世界上最出名的200位電影藝術家。蔡楚生是名單里唯一一個中國導演。
1968年7月15日,蔡楚生去世;此去半個多世紀,愿蔡先生安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