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夏天,打工人最愛的“續命水”悄悄漲價了。
這背后,是一顆普通檸檬的身價暴漲——曾經2元就能買到一顆的檸檬,現在直接翻倍。
漲價的源頭,要追溯到全球檸檬主產區的極端天氣。從四川安岳到阿根廷,從土耳其到意大利,檸檬產量的減少無一幸免。
蜜雪冰城的冰鮮檸檬水,使用的主要就是四川安岳的黃檸檬(代表品種是尤力克檸檬)。包括滬上阿姨、CoCo都可、一點點等品牌,也都使用過黃檸檬產品。農業農村部數據顯示,2025年7月,全國檸檬批發價已達7.04元/斤,比去年同期的3.88元/斤暴漲80%。
在四川安岳,36歲的黎強正為此發愁。他和檸檬打了10多年交道,是一名“中間商”,從農戶那里進貨,再賣給大批發商、檸檬加工廠、銷售商,以及茶飲品牌。“我無時無刻不想著弄到黃檸檬”,暴漲之后,收檸檬變得更困難了。有人想盡辦法搶貨,也總有人待價而沽。
黎強2013年就開始做檸檬的買賣,曾在內蒙古、福建、山西賣檸檬。2016年,“流浪式”賣水果的紅利期退去后,他回到老家,經營著如今的檸檬銷售公司,規模更大,生意也更復雜。
做檸檬生意就像炒股票,什么時候買進、什么時候賣出,全憑運氣和判斷。好運時,黎強能以3元/斤的差價倒賣檸檬,4天掙到100萬元,“就跟撿錢一樣”;行情不好時,他囤的上百萬斤檸檬只能賤賣,一口氣虧300萬元。如今,在全球減產的大背景下,檸檬成了搶手貨,而黎強這樣的中間商,又站在了風暴中心。
以下是他的講述:
文 |謝紫怡
編輯 |張輕松
運營 |芋頭
誰手上有黃檸檬,誰就擁有巨額資產
在安岳,誰手上有幾十、上百萬斤黃檸檬,誰就擁有一筆巨額資產,這話一點都不夸張。
黃檸檬價格上漲,最主要的原因是產量下降。今年春天,先是倒春寒,接著北方沙塵暴翻過秦嶺,灰塵附著在檸檬花柱上,影響了蜜蜂授粉。到了夏天,我看到果園里,一些沒有打藥、缺乏保護的檸檬,在酷熱的天氣中被曬焦,半邊的果實沒有水份,直接壞死了。
黃檸檬主要的開花季節是春季和夏季——每年國慶開始采摘春花果,11月、12月采摘夏花果,前者占7成,后者占2成(秋花果大概占1成),但今年這兩個季節的長勢都不是特別理想。
物以稀為貴,現在誰囤更多黃檸檬,誰就可以掙錢。我記得,去年采收檸檬的最高價是2.5~2.6元/斤,算上加工費,總成本頂多3.1~3.2元/斤。然而,黃檸檬的批發價已經飆升到了7~8元/斤,這意味著每斤檸檬的利潤空間高達4至5元。也就是說,如果賣出100萬斤檸檬,凈利潤能有400萬~500萬元。
▲ 黎強倉庫里囤的黃檸檬。圖 / 講述者提供
黃檸檬供不應求,已然成了一個賣方市場。有人想盡辦法搶貨,還有很多人待價而沽。我認識的一些人,去年國慶節后就把檸檬賣掉的,今年腸子都悔青了。連我遠在山東的客戶,還給我發消息得瑟,問我他買到的是不是我們這兒發的黃檸檬。我一看照片,那根本就不是四川的檸檬。安岳檸檬是有籽的,顏色偏金黃,皮沒有那么厚。它可以存放的時間很長,整整一年都沒問題。
因為我爸爸在市場上賣檸檬,我們感受到的信號是,今年過完年后,3月就開始有漲價的跡象。我有一些固定的客戶,他們有需求,我也不能因為漲價就不賣給他們。4月15號是一個節點,那天檸檬價格漲了一塊,當天我接到一個客戶的訂單,接了之后就虧錢了。
訂單價喊的是3.5元/斤,但我算上包裝和人力成本,實際成本得3.8元/斤。當時賣貨的老板還勸我別拿貨,說要加一塊錢賣給我,但我還是決定給客戶發貨,一共兩車,7萬多斤果。后來,那個客戶也覺得不好意思,后面幾單生意都讓我掙了錢。
我們有一些客戶是茶飲加盟店,比如古茗、CoCo都可、書亦燒仙草等,它們沒有像蜜雪冰城那樣嚴格管控,能夠自主采購水果。像我老婆負責電商這塊,一般一箱給他們發個幾十斤。但因為黃檸檬價格太高,6月的供貨價到了8元/斤左右,這些客戶采購的頻率也明顯下降了。
▲ 夏天的飲品店對檸檬需求量巨大。圖 / 視覺中國
黃檸檬買不起,市場缺口就由廣東香水檸檬來填補。我知道的一些茶飲品牌,會調整配方比例,打比方說,如果以前黃檸檬占60%,香水檸檬占40%,現在反過來,香水檸檬占比更高。還有一些茶飲店直接全部都用香水檸檬了。
現在正是香水檸檬的盛產旺季,它也成了我的替代選品。香水檸檬含水率低、果皮厚,很多榨汁廠不愿意用。不過,烘干和凍干工藝恰好需要抽走水分,就很適合做成烘干片和凍干片。我從廣東進了100多萬斤香水檸檬,幫人加工,能掙個二三十萬元的加工費。
專家分析,今年國慶節,新的黃檸檬上市后,檸檬價格有可能逐步回落。但這并不妨礙農戶們還是想把檸檬存起來。我自己手頭的黃檸檬存貨不多,主要是幫客戶采購,左手買、右手賣,賺點差價。說實話,我現在只要一停下來,滿腦子想的都是怎么弄到黃檸檬,我甚至都想過去南非拉些檸檬回來。
種檸檬和收檸檬其實都帶有一些賭博的性質。接觸過期貨或者股票的人就會明白,這是類似的道理。
檸檬如何成為超級水果
我們是檸檬之鄉,全國70%的檸檬產量都出自這里。如果你來到安岳,會看到漫山遍野的檸檬樹。
不過,和現在茶飲行業到處都在賣檸檬水、檸檬茶不同,最早的檸檬其實是用來做藥物和香料的。后來人們發現可以把檸檬出口到俄羅斯、中東、東南亞,這才帶動了檸檬種植的興起。
2001年,正好我念初中,那時大街上都有小販拉著檸檬在馬路邊賣,再經人轉手到中俄邊境去。檸檬剛拿出來青青綠綠的,曾有買家抱怨,這個果怎么臟不拉嘰的。于是,大家開始弄個紙袋把檸檬套起來。我們那兒是個小鎮,馬路邊的門面房,支個攤兒就能做起生意。每天放學路上,我都能看到有人在套袋。
▲ 工人們在路邊采摘檸檬。圖 / 講述者提供
初中畢業后,我就出去工作了。直到2013年,我才第一次真正跟檸檬這個生意結緣。那年國外發生雪災,安岳檸檬漲價了,不少本地人賺到了錢,大家都眼紅了。
當時我在內蒙古的鐵路系統工作,因為之前還做過銷售,主要是給超市供雞爪、香腸、臘肉這類食物,所以有供貨渠道。看到老家的檸檬那么火,我知道,靠著從別人手里接貨再轉賣,就能掙到錢。我把檸檬弄到北京,再找出租車運到內蒙古,一箱80塊錢買來的檸檬(30斤),能賣到160塊錢。
嘗到檸檬生意的甜頭后,我又在福建賣過越南的百香果,在山西賣過海南的椰子,都用其它水果來搭配檸檬。我覺得南方人的要求太精致了,比如兩個果必須一樣大,包裝還要好看,而且他們買果都是論個數。而北方人采購水果,都是一箱30斤、50斤直接拿走,這種干脆利落的方式我更喜歡。
更重要的,我抓住了當時南北方的信息差。在快遞不發達的年代,北方人對南方水果的認知,基本就是市場上有什么,他們就買什么。
2016年,在外面流浪賣水果的紅利逐漸消失了。我正式回到老家,后來成立了“多金檸檬”。畢竟,最大的檸檬批發市場就在我家門口。你可以一天把1萬斤檸檬賣給你的同行,把10萬斤檸檬批發給某個供應商。我跟人合伙找了個八九百平方米的倉庫,專門做檸檬的中間商生意。
▲ 在檸檬采摘旺季的時候,有工人一個月能拿到一萬元以上的酬勞費
2017年和2018年,榨汁廠興起,檸檬汁開始在市場上大受歡迎。一直到2021年,現制茶飲品牌大規模使用檸檬,檸檬徹底成了“超級水果”。
檸檬變得“暴利”了。2018年那時候,黃檸檬的收購價大概在一塊多錢一斤,而批發價則能達到三四塊錢一斤。如果收購10萬斤檸檬,經過簡單加工,就能賺到二三十萬塊錢。巨大的利潤空間,也讓很多人的野心越來越大。
那兩年怎么說都掙到了一點錢,隨后疫情就來了。
2019年,我們家準備生小孩。我白天要去照顧媳婦。孩子剛好在國慶期間出生,而11月正是收果的旺季,我就沒買到多少果。年底,疫情爆發,檸檬價格暴跌。過完年后,檸檬3毛、2毛一斤都賣不掉。我用很低的價錢收購了一些檸檬,但心里也犯嘀咕:全國各地的市場都封了,檸檬還能賣得出去嗎?果子賣不出去,就只能爛在家里。
有一天,家里一個長輩過世了,我去送禮。飯菜都上桌了,眼看到飯點,舅媽還沒到。親戚說,舅媽去賣檸檬了。我問多少錢一斤,親戚說好像是5毛5一斤。我心里一驚,因為前幾天檸檬3毛、2毛、1毛5一斤都沒人要。我感覺,檸檬價格可能要漲了。那天,我飯都沒吃完就掉頭回來了。
我立馬叫上廠里的人去收貨。我讓他們等貨車來,只要貨裝上車,農戶想漲價,那就不好說了。那天晚上12點,我們裝了40多萬斤回去。
▲ 深夜,仍在裝貨的工人們。圖 / 講述者提供
果然,一個禮拜后,檸檬就漲到了一塊多一斤。因為說白了,檸檬已經跌到超低價了。再加上突然有一撥山東做蔬菜的人來進貨,一下子把檸檬抬高了。
我沒有馬上賣掉,一直堅持到六七月份,前前后后囤了有八九十萬斤。我爸爸在市場上會賣一點,后來,我以3.5元/斤的價格,賣了三四十萬斤,又以3.84元/斤的價格賣了二三十萬斤。兜里有錢了,我又去收獼猴桃。什么東西都有個“抄底價”。那年獼猴桃突然掉到兩塊錢一斤,我馬上收了二三十萬斤回來,相當于把賣檸檬的錢又變成了獼猴桃,最后也賺到了錢。
雖然說我能通過一些跡象判斷漲價的可能性,但其中確實也包含著“賭”的成分。也許這是窮久了之后的一種心態,一旦開始賭,我每天都在煎熬中度過。這個行業就是這樣,如果能把“度”把握好,很容易掙錢。但如果把握不好,有多少錢都不夠虧的。
賭贏,賭輸
疫情那幾年,只要手里有存貨的人,基本都掙到了錢。
但賤賣的不在少數。很多種植戶因為害怕,以1毛、2毛一斤的低價把檸檬賣了。結果賣完之后,價格突然漲到5毛、6毛一斤。很多人因為價格波動過大而難以承受,有人因此住院。
2020年國慶節,因為掙到了錢,我差不多買了100多萬斤檸檬。我甚至還找親戚賒賬,又買了20萬斤。
就這么一直等到2021年五一。有一天,一位前輩來看我的檸檬,可能是想買一點。那個人已經六七十歲了,經驗比我多得多。他轉了幾圈,就感覺屋里不太對,說味道有點怪。當時我們的檸檬全是用紙箱裝的,里面的檸檬挨個用膠帶纏好,每一摞的箱子都有七八層。
我叫搬運工拆開看,發現箱子下面的檸檬有些已經變質了——2015年,我把檸檬運到內蒙古時,也出現過類似的問題。有的檸檬上長出了麻點,有的直接爛掉了。放在底下的檸檬被捂得緊,周圍的溫度是更高的。我真沒想到過,在自家冷庫里面也會有這種狀況。
▲ 因為使用紙箱囤貨,難免會有出現壞果的情況。圖 / 講述者提供
遇到這種事,我不敢開門。一旦有人發現我的果出了問題,他們就會踩我的價格。我每天叫工人挑選稍微好一點的檸檬出來賣,差一點的就倒進垃圾桶。我跟他們說,如果這件事情讓外面的人知道了,所有人的工資我都不發。反正錢都虧完了,我跑路了,誰也別想得到一分錢。言外之意就是讓他們不要把這個事情說出去。
我們從5月中旬開始一直清理到6月中旬,一個月的時間,終于把那些爛果清理出來扔干凈了。幸運的是,那段時間凍干片出來了,需求開始大增,我1.2~1.4元/斤收的檸檬,連次果都能賣到三塊多錢一斤,我還小賺了一筆。
2021年下半年,房東連續漲我的房租,我有點生氣,就重新調頭,搬到現在這個地方來了。剛好那時候,蜜雪冰城來我們這建基地,以后都會集中采購檸檬。
那也是我最悲哀的一年。我們和種植戶之間的買賣還算平穩,早市的時候,價格會貴一點;等到檸檬大量上市,價格自然回落,這基本是市場的規律。但突然之間,“雪王”公司來了。他們的采購量大,再加上有蜜雪冰城的后臺和龐大的銷售渠道,他們一下子要買數千萬斤,價格瞬間被炒了起來。
他想買貨,我們也想搶貨,相互之間把價從2.12元/斤抬到了3.12/斤。我買了150萬斤,差不多花了500多萬元。大家手上的檸檬都是高價買進,結果一直到2022年六七月份,價格一天天往下掉,最后跌到一塊多錢一斤,我的300多萬元就這么虧了。到國慶節,我還剩了二十幾萬斤,那時七八毛一斤都沒人要了。
2022年11月28號,突然有個大哥給我打個電話,他是做凍干的,想要以1.4元/斤收走我的檸檬。那一刻,我的眼淚都止不住。他叫我只管打包,除了爛檸檬,其余的他全部拉走,立馬打錢。我感動得稀里嘩啦。
沒過兩天,疫情放開,檸檬又漲價了。我后知后覺,那20萬斤檸檬便宜賣了。
我趕緊叫上小伙伴去搶貨,那幾天我們買了二三十萬斤檸檬回來。當時真的是通宵,一邊買進,一邊賣出。每天都有人排隊找我買檸檬。我這個辦公室就20多個平方米,全是些大老爺們兒抽煙。冬天接近零度,冷得不行,不好開窗戶。屋里面全是煙。
那時從種植戶手上收檸檬時,他們低于1.2~1.5元/斤,甚至低于3元/斤都不賣。只要有人賣,我還是會買。我們把檸檬拿回來,再花點加工費,就能以5塊多、6塊多一斤的價格賣出去,真的就跟撿錢一樣。前期我們沒有儲存,我只能現搶現賣,4天時間就掙了100萬。
▲ 漫山遍野的檸檬樹和穿梭其中的采摘工,是安岳最常見的景象。圖
當然,比我掙到錢的人多得是,但我從來沒有這么開心過。因為他們是有貨卻舍不得賣,本可以賺1000萬,結果只賺了200萬。而我,本可能一分錢都掙不到,卻意外賺了100萬。這種錢的價值感,真的不一樣。
現在回想,比我早幾年入行的那批人,大多是1982、1983年出生的。他們腦子比較靈光,在外面掙到了錢,就開始回鄉創業,投資果園。但三四年前,這批人中有些因為負債累累而跑路,真的慘不忍睹。
他們本以為,這是一筆穩賺不賠的買賣。但他們不知道的是,他們種植成本1塊5一斤的東西,最后可能只能賣8毛一斤。賺錢的時候,有些老板喜歡打牌消遣,今天輸個三五萬元,明天輸個八九萬元。結果種植虧損,賭博又輸了錢,哪怕剛從銀行貸到款,好不容易賺到一點,剛把錢還了,結果又虧本,銀行貸款都貸不到,本錢也沒了,不跑路還能怎么辦?
2020年的時候,朋友帶我去買一個人的檸檬,那人從朋友那里借了錢,沒錢還賬,就靠檸檬來抵部分債。國慶節過后,天冷了,他穿個大棉襖,蹲在河邊兩三天不回家。我們去找他買檸檬,他不敢接電話,也不敢出來見我們。那真是我看見過最悲慘的一個案例。買了他的果后,第二年他就沒種了。這幾年,我再也沒有他的消息了。只記得,以前他的手機號碼有4個6。
30歲出頭的年紀就能掙到四五百萬元是什么概念?這聽起來很讓人羨慕,但也意味著,可能你太年輕,太早在經濟上成功了,如果心智還不夠成熟,那個錢也很難守得住。
兜兜轉轉這幾年,我賺過大錢,也虧過不少,如今還欠了一些外債。我花了幾百萬元投到了設備里——選果機、打袋機、晾袋機、提升機,還有冷庫.....用俗話說,就是步子邁得有點大了。
雖然買了設備增加了競爭力,但流動資金卻被卡住了。就像去年檸檬價格下跌,我預感今年會漲價,明擺著可以買貨賺錢,但我卻沒有本錢來囤貨了。
永遠也不要想著把所有的錢都掙盡
如果把時間拉開,從2013年到今年,這十幾年來,如果你是一個投資者,其實有四五次機會是可以依靠檸檬賺到錢的,但是很難有人幸運地踩準每個點。
對我來說,自從蜜雪冰城進駐安岳之后,這個世界都變了。蜜雪冰城是一個行業巨頭,能夠牽一發動全身。好果給到奶茶店,次果則能通過全國各地的批發市場做代銷。就像一個大型的屠宰場,把豬殺了之后,豬耳朵、豬尾巴、豬蹄都有專門的銷路,豬肉則是賣給普通老百姓。他們能把資源整合,相比之下,我們這些私人老板就是小屠夫,根本沒法比。
安岳雖然有那么多家檸檬種植戶和經銷商,但蜜雪冰城一家就能主導整個檸檬市場的價格。第一年,蜜雪冰城把檸檬的價格抬了起來,種植戶都既感動又感謝。第二年,蜜雪冰城想以低一點的價格收檸檬,大家肯定都不愿意。農戶去交貨時,公司不像我們私人老板會留點人情,而是嚴格分了一級果、二級果......篩查少不了會打折。
▲ 蜜雪冰城最火的單品檸檬水。圖 / 視覺中國
2023年,我又是經歷高價買進、低價賣出,虧了一筆錢。那年產量過剩,有一段時間,全國各地的銷售量消化不了那么多檸檬。但蜜雪冰城依然有影響行情的能力,包括去年,檸檬也有過掉價,最終蜜雪冰城還小幅上調了價格——這或許是他們需要穩定供應鏈,避免價格過低導致種植戶受損,進而影響未來的供應。
我也漸漸看清楚了,既然自己沒有那么堅固的銷售渠道,又會面臨資金鏈斷裂的風險,就索性調回頭做加工果,也就是凍干那些。至于我手頭要倒賣的那些果,也不會再囤積居奇,存放得特別久。
去年國慶節,我就判斷檸檬今年會漲價,只是沒想到會漲到這么高。我預計,明年5月,等南非檸檬大批量進入市場后,外國檸檬多了,安岳檸檬的價格才會下來。到時候,檸檬也不好再儲存了,肯定會降價出售。所以說從我的角度來判斷,如果今年下半年,檸檬的價格還走高,我也不會買太多。
今年我在檸檬沒漲到多少錢的時候,三四塊錢一斤就賣掉了。沒辦法,總有要需要還錢的地方,由不得自由發揮。從我這些年走過的坑來看,賺錢固然重要,但終究還是得生活。就像買賣股票一樣,永遠也不要想著把所有的錢都掙盡。高處不勝寒。現在價格已經是一個高點了,怎么賣都不會虧。但如果你一直等下去,不一定能等到最高點,反而還承擔很高的風險。
影響檸檬價格的因素太多了:時令季節、天氣、種植規模和產值,還有國內國際市場的波動.....就像疫情來了又走,很多因素都是我們意想不到的。甚至一些特別小的因素也會產生影響。比如湖北一個加工廠,突然來我們這采購幾千噸加工果,短短三天之內,檸檬的價格就從8毛一斤炒到1塊7一斤。誰也不知道,什么時候,一個遠方的訂單會帶來怎樣的變數。
▲ 疫情結束那年就曾出現過干死樹。圖 / 講述者提供
以前,快遞行業遠沒有如今發達。我在福建賣水果時,留下了大學城那些奶茶店老板的微信,2016年剛回家,我就通過快遞給他們發檸檬。那會快遞單都是手寫的,我一個初中畢業的人,字寫得沒那么好。奶茶店每次要一箱30斤、50斤地裝。快遞就一兩車,每天都裝不滿。
在信息時代到來之前,那會兒的生意利潤算高,但量比較小。大家還站在同一起跑線上。后來,眼看著快遞、物流越來越方便,通訊軟件從短信、QQ變成微信,再到抖音、快手等短視頻平臺的興起,包括茶飲巨頭的崛起帶來的影響,整個行業都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過去,我們這里還種小麥、紅薯、橙子和水稻,現在都改種檸檬了。幾年前,小鎮一條街上就有十幾家KTV和酒店,專門招待外地客商。如今,檸檬市場也很卷了,同行競爭愈發激烈。不可否認,檸檬養活了銀行,推高了房價,為地方經濟注入活力。它讓很多人一夜暴富,卻也讓一些人傾家蕩產。
(文中黎強為化名。)
文章為每日人物原創,侵權必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