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夏天哪種鞋子最火
洞洞鞋一定榜上有名
最近福建連續多天降雨
很多人幾乎天天穿著洞洞鞋出行
但在醫生眼里
洞洞鞋卻是一種很容易“招病”的鞋
最近,
福州又出現一位洞洞鞋“受害者” ……
女子常穿洞洞鞋 確診足底筋膜炎
最近,
福州一女子經常穿洞洞鞋,
足底疼痛,
嚴重時甚至難以行走,
到福建中醫藥大學附屬人民醫院
檢查發現,
足底筋膜出現鈣化,
確診為足底筋膜炎。
洞洞鞋大多選用發泡倍數高的pvc(聚氯乙烯)材料,鞋子非常柔軟,也因此每年都發生過穿洞洞鞋搭乘電梯,鞋子被電梯卷吸的事件。
福建中醫藥大學附屬人民醫院康復醫學科醫生高兆鶴解釋,正是因為這種鞋子過于柔軟,缺乏對足弓的有效支撐,以及這類鞋子過于寬大,長期行走過程中,腳趾需要刻意抓握鞋底,以維持走路姿勢,容易引發足底無菌性炎癥,長期不注意就成了足底筋膜炎。
此前他還接診過穿平底單鞋、涼拖導致足踝問題的患者。
(圖片由豆包AI生成)
此外,
最近還流行“踩屎感”的鞋子,
鞋底平、軟、寬,
標榜“一直踩一直爽”,
實際上也在偷偷地
毀掉人們的足部健康。
福建衛生報健康大使、福建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二人民醫院康復科副主任醫師葉寶葉介紹,足部是人體直接與地面接觸的部位,是支撐人體站立的最低部位,協同其它關節進行走、跑、跳等動作。
如果長期穿類似鞋底很軟、鞋跟包裹性不夠的鞋子,會增加足弓的負擔,導致足弓受力不均,短期穿可能會引起足底局部酸脹疼痛等不適,長期穿會引起踝關節、膝關節甚至是腰部的不適。
葉寶葉建議,足弓正常的人不要長期穿這類鞋子,而有扁平足、足內翻或足外翻等先天性足弓有問題的人盡量不要穿或少穿,否則會加重足部問題。
看似透氣,實則是“真菌培養皿”
除了足部的骨骼健康問題,也要注意這類鞋子可能引起的皮膚問題。
別以為洞洞鞋的鞋面有洞就是透氣,污垢恰恰通過洞洞進到鞋里,鞋底又密不透氣,不吸汗,長時間光腳套在鞋子里,高溫高濕的環境下,鞋子就成了真菌培養皿了。
福建衛生報健康大使、福建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二人民醫院皮膚科副主任醫師易東木提醒,當你發現自己的腳皮膚起皮、有裂痕、長水泡,就說明感染了真菌,也就是俗稱的“腳氣”。
出現上述癥狀,應及時用藥治療,涂抹抗真菌的藥膏,如酮康唑乳膏,每天涂2次,堅持4周以上。
洞洞鞋不是不能穿,而是建議不要長時間穿,一天不超過4-6小時,且要經常清潔消毒,搭配透氣吸汗的純棉襪子一起穿。
(圖片由豆包AI生成)
如何科學選擇鞋子?
?軟硬適中:鞋底厚度超過4厘米且弧度明顯的鞋不建議選,但鞋底又薄又平的也不建議選。鞋底應軟硬適中,回彈力足,可以給足弓一定的回彈支撐,同時還能使腳部放松。
?尺碼留余地:穿上鞋子后,最好留出一厘米左右的縫隙,不要過于寬大,也不要擠腳。
?紋路少易清潔:選擇表面相對光滑、紋路少,不容易藏污納垢、滋生細菌,易清潔的拖鞋。
?材料選擇很關鍵:優先選擇天然橡膠、熱塑性彈性體(TPE)等相對安全的材料。
轉發提醒身邊人!
現在刷到我們全憑緣分
大家記得設置星標
關注精彩內容不迷路~
福建衛生報全媒體記者:鄧劍云
編輯:小楓
審核:黃美輝、陳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