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福州7月12日電 (葉秋云)“都有一顆紅亮的心”“窮人的孩子早當家”……12日上午,福建京劇院演員張萌、李海寧在福建博物院傾情演繹京劇《紅燈記》選段,引得中美青少年駐足觀賞。
當天,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廳在周末及節假日推出的“周末戲相逢”福建優質文化文藝資源直達基層公益性演出活動(下稱:“周末戲相逢”活動)在福建博物院舉行。美國圣杰納維夫高中英勇之聲合唱團成員與福建京劇院演員、福建省歌舞劇院演員、貴州省黎平縣侗族大歌合唱團成員等中美青少年參與活動,共同獻演,以音樂會友。
12日上午,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廳持續在周末及節假日推出的“周末戲相逢”福建優質文化文藝資源直達基層公益性演出活動在福建博物院舉行。圖為美國圣杰納維夫高中英勇之聲合唱團參與演出活動。巫曉波 攝
活動上,美國圣杰納維夫高中英勇之聲合唱團傾情演繹《Shenandoah》《O Voso Galo Comadre》兩首經典曲目,用歌聲傳遞跨文化的溫暖;福建省歌舞劇院青年歌唱演員王塏恒演唱的《鼓嶺!Kuliang!》,則以旋律串聯起鼓嶺的中美情誼。
“音樂無國界,選這首歌就是想以歌會友。”王塏恒說,他近期還與美國青少年代表在鼓嶺共繪《鼓嶺緣·和平之約》畫作,“近距離交流能讓友誼快速生長”。
19世紀中葉,福州開埠,大批西方商人、傳教士、領事人員涌入。20世紀初,鼓嶺成為旅居福州的外國人的避暑勝地。百余年后的今天,對于一些美國友人來講,上鼓嶺,就是“轉厝”(福州話,“回家”的意思)。當前,2025年“鼓嶺緣”中美青少年合唱周系列活動正在福州舉行,美國圣杰納維夫高中英勇之聲合唱團便是參與活動的合唱團之一。
國粹京劇的登場,掀起“周末戲相逢”活動的高潮。福建京劇院演員張萌、李海寧于活動上傾情演繹京劇《紅燈記》選段,福建京劇院演員牛寶童則表演了《鬧龍宮》選段。
圖為京劇演員與小朋友互動。巫曉波 攝
福建京劇院院長孫勁梅表示,現代京劇《紅燈記》承載著深厚的民族精神與紅色記憶,傳統經典《鬧龍宮》則展現了京劇武戲的獨特魅力。這兩部作品很有代表性,能讓中美青少年直觀感受京劇的多元風貌。
孫勁梅指出,此次福建京劇院演員與美國青少年同臺演出,是希望為中美青少年表演者搭建一座音樂橋梁,讓他們可以通過旋律互動、藝術碰撞,讓更多人在交流中領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與獨特韻味。“以往我們常走出國門傳播京劇,這次在家門口與美國青少年同臺,意義不同。這不僅是國際文化交流對話,更能讓大家在‘家門口’感受中外藝術交融的魅力。”(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