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liBili World(簡稱BW)2025,作為國內規模最大的線下二次元嘉年華之一,正在上海如火如荼地舉辦。
燈光與音效交織出一場視覺與幻想的盛宴之下,最亮眼的風景線,始終是身著各類風格各異的進行著線下角色扮演的coser。
如果說在展館某處你沒能看到自己喜歡的作品角色,別擔心——大多數官方游戲展臺通常都會安排角色Cos演出,造型精致、還原度高,是不少觀眾特意打卡的重點。
然而今年,就在某家游戲展臺上,一場原本該是普通表演的出圈事件,卻以令人意想不到的方式點燃了整個社交平臺。
事件的主角,是一位來自韓國的Coser。因為她在舞臺上互動熱情、動作幅度大、合影配合度高,且造型還原度極高而引發大量圍觀和拍照……
然而也正因如此,她第二天被“請下場”,起因竟是部分國內Coser向平臺發起了舉報。
“舉報”的那點事:到底是哪不對了?
根據現場照片和后續流傳的社交內容,這位韓國Coser并非什么無名之輩,整體狀態極其在線,敬業程度遠超常規“站臺擺拍”。
無論是表情管理、舞臺張力還是與觀眾互動的熱情程度,甚至有網友評論說:“就是她在撐場。”
但很快,在某社交平臺上就出現了舉報截圖,截圖顯示:一位國內Coser實名向平臺舉報,稱該韓國Coser在BW展臺“穿著不當并做出不適宜動作”。
7月11日舉報提交,7月12日韓援coser疑似被叫停。這就離譜了。
這件事的最大爭議點,其實不是“她有沒有違規”,而是舉報的動機。因為所有看到現場視頻和照片的人都明白,她的表演完全在公開場合可接受范圍之內。
甚至比起一些“擺拍打卡完就下場”的常規模式,她算得上是帶動了觀眾情緒、豐富了舞臺呈現的積極角色。
但問題來了:為什么她這么“搶鏡”,反而被舉報了?
答案很簡單:太出色了,搶到了別人原本以為屬于“自己”的位置。
有評論說得直接:“有Coser看見合影的人都在排隊找韓國人,自己卻站在一邊沒人搭理,那種心態爆炸了。”
于是,一種熟悉的場面出現了:不是卷不過,而是舉報下場。
“職業化”的遮羞布,別用來裹住內卷的傷口
最讓人不舒服的,是“打著職業道德”的旗號,掩蓋同行間的惡意競爭。
在評論區,有人一本正經地說:“她表演尺度太大,會誤導未成年。”、“她合影動作親密,有擦邊嫌疑。”、“不符合國風,不該請來。”
聽著像正義,其實就是對差距的不甘。
你說她搶你資源,那你為什么不努力提升業務能力?你說她尺度大,那你站上臺時的POSE比她還“撩”。你說她不專業,可是你自己拍照三分鐘就下場,連半句角色臺詞都沒背過。
你不是在捍衛職業倫理,你是在為自己的平庸找借口。
諷刺的是,在網友、觀眾紛紛為韓國Coser喊不平,7月12號參與BW觀眾前往相關展臺時,韓援coser已經換上工作服從臺上到了臺下工作。
在觀眾眼里,舞臺表現力、服裝還原度、互動配合度就是判斷好壞的標準。只要不過界、不過分,敬業本身不該成為被舉報的理由。
而舉報行為,本質上是一種情緒操控:你不能搶我風頭,那我就把你干掉。
這不是第一次發生這種事,也不會是最后一次。
但如果我們不能區分“專業演出”與“情緒反噬”,不能承認“他人優秀不是我的羞辱”,那么二次元Cos文化的整體環境將一直困在一個小圈子的玻璃天花板下,永遠出不了圈,也永遠出不了海。
因為你會在一個又一個的舞臺上看到:誰敬業誰出事,誰躺平誰“安全”。
舞臺本該是公平的,別讓舉報變成鈍器
觀眾不傻。誰在撐場、誰在劃水,一清二楚。Cosplay不是誰的私人領地,更不是靠舉報清場的宮斗劇。
一個來自韓國的職業Coser,用熱情與表現力征服了觀眾,換來的卻是被同行舉報、被平臺沉默對待的結局。這不是“內卷”,這是反向淘汰。
我們要的是百花齊放,不是同質化的妥協。所以最后送給每一個想在舞臺上發光的人一句話:
別讓惡意操控你的表現,也別讓平庸定義你的努力。
這個舞臺,只屬于真正敢于表達的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