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于明白,中國為什么不趁機收回臺灣了,說白了,不是中國不想,而是背后“牽扯”太大了,需要謹慎處理!自從大陸通緝20名臺灣“資通電軍”后,海峽對面也是安靜了一段時間,網友都被驚呆了:原來我們手里掌握這么多情報?
2025年,大陸通緝了以寧恩緯為首的20名臺灣“資通電軍”成員。可別小看這個“資通電軍”,他們可不是普通黑客團隊,而是專門干網絡戰和情報作戰的狠角色。他們的老巢設在臺灣“國防部”大樓里,下設網絡作戰處、電子作戰處這些聽起來就很唬人的部門,專門盯著大陸的國防、能源、交通這些命脈部門下黑手。
2024年解放軍在臺海搞“聯合利劍”演習的時候,他們就扮成“毒云藤”黑客組織,用“海事安全”做幌子給沿海單位發釣魚郵件,妄圖偷我們的軍演情報。結果呢?大陸這邊分分鐘識破套路,直接把他們的攻擊路徑和人員信息扒了個精光,嚇得他們只能趕緊刪數據、格式化硬盤,這認慫確實夠快。
這還不算完,今年年初廣州警方直接點名道姓公布了20個人的真實身份,連他們在美國接受培訓的時間、參與攻擊的具體案例都列得清清楚楚。
大陸這手“精準打擊”背后,是實實在在的技術硬實力。就拿網絡防御來說,咱自主研發的“擬態防御”技術可不是吃素的。去年“川渝滇黔桂”五省聯合搞的網絡攻防演練,用上了人工智能和大數據,漏洞發現速度比傳統方法快了好幾倍,讓攻擊者根本摸不清攻擊目標的真實形態。
情報能力更厲害,2025年那場演練里,紅隊用釣魚郵件模擬社會工程學攻擊,結果藍隊不到半小時就鎖定了攻擊源頭,連攻擊者的IP地址和常用密碼都挖了出來。
不過,光有技術還不夠,國際上的牽扯才是真正的麻煩。美國那邊明里暗里給臺灣遞刀子,2024年剛賣了6億美元的巡飛彈,2025年又派“前出狩獵”團隊去臺灣手把手教他們怎么搞網絡滲透。日本更絕,在與那國島部署了電子戰部隊,說是“監控周邊動態”,實則盯著臺海局勢想渾水摸魚。
這種情況下,大陸要是直接動手,保不準這些國家會跳出來搞“聯合干預”。就像2025年美國印太司令部司令帕帕羅放的狠話,要把臺海變成“無人地獄”。
這話聽起來確實唬人,但咱們的“彈幕”激光防御系統和電磁脈沖武器也不是擺設,真要打起來,鹿死誰手還不一定。
經濟賬也得算清楚。臺灣對大陸的貿易依存度至今還在38%,每年順差超過1000億美元。ECFA協議更是把兩岸經濟綁在了一起。要是現在動手,臺灣的半導體產業、農業出口立馬就得崩盤,全球供應鏈也得跟著抖三抖。
2023年臺灣對大陸出口下降15.4%,順差縮水256億美元,已經讓他們叫苦不迭。真要斷了ECFA,估計臺灣的中小企業得集體上街抗議。
軍事上的考量也不少。雖然大陸的兩棲登陸艦、殲-20戰機已經具備壓倒性優勢,但臺灣那點地方,打起來容易治理難。當年金門炮戰的時候,咱們打打停停,就是為了留個談判的門縫。現在更是如此,每年兩岸直航的航班、觀光客的往來,都是在給統一留后手。
說到底,大陸這手“通緝令”就是個風向標。它告訴對岸:咱有能力把你的網絡部隊扒個精光,也有耐心等你回頭。但這并不意味著我們就是個軟柿子,隨著大陸的情報、技術、軍事能力不斷升級,這盤棋的主動權,早就牢牢攥在咱們手里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