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本文內容均引用網絡資料結合個人觀點進行撰寫,請悉知。
楊少華離世已兩日,這場橫跨 7 月 10 日吊唁儀式與 11 日遺體告別的葬禮,本應是送別這位相聲老藝人的莊重場合,卻因家屬的種種舉動引發熱議。一生講究的楊少華,直至生命最后一刻仍在為兒子們的發展奔走,可他的孩子們在葬禮上的表現,不僅沒傳承老爺子的風骨,反倒讓家族聲譽蒙上陰影。
7 月 10 日的吊唁現場,前來送行的弟子、親友絡繹不絕,磕頭跪拜的隊伍從未間斷。作為小兒子的楊議,本該沉浸在喪父之痛中,卻在鏡頭前呈現出耐人尋味的狀態。他被人攙扶著走進靈堂,隨后坐在門口接待來賓,身旁桌子上隨意堆放著滿桌百元鈔票,卻不見記賬本的蹤影。
有網友放大畫面細看,發現楊議的神情頗為復雜:既不像悲痛欲絕,也沒有肅穆莊重,嘴角似乎還帶著一絲難以抑制的弧度,仿佛在強忍著什么。“就算是高壽喜喪,作為兒子難道不該難過嗎?” 這樣的疑問在評論區不斷涌現。
更讓人費解的是,楊議盤腿而坐轉動核桃的畫面被拍下時,恰逢老汪和豹哥手捧菊花前來吊唁。后兩者下車時滿臉悲戚,靈堂前更是聲淚俱下,與楊議的淡漠形成鮮明對比。即便不討論旁人是否真心哀悼,單看楊議這副模樣,確實難尋半分喪父之痛。
德云社方面,郭德綱雖未親臨,卻送上兩個花圈并在賬號發文悼念,楊進明則代表德云社到場。趙本山等老一輩藝術家也送來了花圈,算是給足了楊少華面子。
7 月 11 日的遺體告別儀式上,場面更顯混亂。楊少華的遺體被抬出時,大兒子楊威扛起靈幡,一聲聲 “爸爸,一路走好” 喊得撕心裂肺。而楊議在準備敲鼓樂送行時,突然渾身發軟、雙手哆嗦,最終因 “情緒激動” 昏厥過去,被眾人抬離現場。
這場突如其來的暈倒,讓網友議論紛紛。有人覺得是悲傷過度,也有人質疑 “早不暈晚不暈,偏在鏡頭對著的時候暈”。更值得注意的是,整個送葬隊伍中,沒有一人披麻戴孝,就連楊少華的親生兒子們也穿著常服。盡管有網友解釋 “天氣太熱,舊俗漸消”,但在講究傳統禮儀的殯葬場合,這樣的疏忽仍顯得格外刺眼。
送葬的車隊倒是足夠風光,烏壓壓的勞斯萊斯、賓利排列整齊,一路護送楊少華的靈柩。只是這奢華場面,與家屬們漫不經心的態度格格不入,反倒像一場刻意營造的 “排面秀”。
儀式現場還出現了微妙的一幕:楊議的前妻夢真跟著兒媳們一同磕頭,而他的三位現任妻子卻始終未曾露面。這場本該凝聚家族的葬禮,反倒暴露了家庭內部的疏離。
比起葬禮上的爭議,楊少華生前的處境更令人唏噓。據了解,他離世當天上午還坐著輪椅參加餐館開業慶典,烈日下被推上臺剪彩,身旁的保姆滿臉心疼卻無能為力。中午回到家,又在三兒子楊倫的引導下錄制帶貨視頻,視頻里他強撐著精神念臺詞,吃著并不適合老年人的淀粉腸,眼角似乎還泛著淚光。
楊倫已年過六旬,卻帶著 94 歲的父親賣淀粉腸,這樣的組合本就透著怪異。更讓人咋舌的是,楊少華的賬號商業化程度極高:1 - 20 秒的廣告報價 2.4 萬元,20 秒至 1 分鐘 3 萬元,超過 1 分鐘則要 3.6 萬元。過去一個月里,他共進行了 27 場直播,其中 25 場是帶貨,幾乎沒有喘息的時間。
有網友發現,老爺子離世后,賬號上約 1000 條視頻已無法查看,僅剩今年 1 月的拜年視頻還能播放,仿佛在刻意抹去那些被商業化的痕跡。
知名大 V 胡錫進曾表示 “子女應讓老人發揮作用,而非當作孩子照料”,可楊少華的情況顯然不同 , 他更像是被當作 “搖錢樹”,連最后一點余熱都被榨取殆盡。這位為子女操勞一生的老藝人,直到生命終點都沒能真正歇下來。
如今葬禮落幕,楊少華總算能安息了。只是這場充滿爭議的送別,或許比任何評價都更能說明他晚年的真實處境。那些滿桌的禮金、刻意的排面、家屬的淡漠,終究成了這位相聲老藝人身后一道刺眼的注腳。
(免責聲明)文章描述過程、圖片都來源于網絡,此文章旨在倡導社會正能量,無低俗等不良引導。如涉及版權或者人物侵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內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聯系后即刻刪除或作出更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