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航母戰斗群時常耀武揚威地開過來,中國海軍出面警告,雙方艦艇對峙。那一刻,誰都明白,不只是一場海上較量,更是中美戰略博弈的縮影。
與此同時,美國智庫蘭德公司拋出一份報告,分析中美潛在沖突的風險,卻被一些人歪曲成“武力解決中國”的鼓吹。
美國自己的專家坐不住了,直截了當地說:美國哪有那實力?
蘭德智庫說了啥
蘭德公司可是美國的“老字號”,專門給美國政府出謀劃策,尤其是在軍事和國家安全領域,那地位差不多是決策層的“智囊團”。
2016年,蘭德公司出了一份報告,名叫《與中國的戰爭:思考不可想象之事》。報告主要是盯著臺灣問題,分析如果中美因為這事兒打起來會咋樣。報告里說得很明白,中國這些年的軍事技術進步神速,尤其是反介入/區域拒止能力(簡稱A2AD),讓美國在西太平洋的優勢縮水不少。
中國有反艦彈道導彈、高超音速武器、核潛艇,真打起來,美國可能會吃大虧,損失慘重,甚至贏不了。報告還點了一句狠的:一旦開戰,不光中美兩家倒霉,全球都得跟著遭殃。
可麻煩的是,一些美國鷹派和媒體開始斷章取義,把報告解讀成蘭德公司建議對中國動手,甚至喊出了“武力解決中國”的口號。蘭德公司壓根沒鼓吹打仗,他們的意思是分析風險,冷靜處理。可“武力解決”的說法一傳開,搞得好像蘭德公司真想推美國上戰場似的。立馬成了熱點,
其實,蘭德自己也說了,中美故意開戰的可能性很低。報告不是為了鼓動沖突,而是想讓大家都清醒點,別因為誤判把事鬧大。
美國專家潑冷水
蘭德公司的報告被炒得火熱,可美國國內也不是沒人看透這事。一些專家站出來,直接給“武力解決”的想法潑冷水。退役少將蒙迪卡納就是其中一個。他公開說過,美國現在連對臺灣采取軍事行動的底氣都沒,更別提跟中國全面開打了。他點得很清楚,中國的軍事力量早就不是當年的水平了,美國要是敢動手,代價絕對扛不住。
蘭德公司的研究員大衛·奧赫曼內克也說過類似的話。他直言不諱,如果中美因為臺灣問題打起來,美國可能會被“胖揍一頓”。他還提到,現在不是朝鮮戰爭那會,美國還能拉一堆國家組團對付中國。如今中國實力擺在那,美國單干都費勁,更別說贏了。
中國這些年軍事現代化搞得風生水起,反艦彈道導彈能打航母,高超音速武器防不勝防,核潛艇在水下盯著,再加上中國經濟體量全球第二,國際影響力越來越大,戰略后果美國根本承受不起。
其實,美國智庫圈里也不是一邊倒地喊打喊殺。像布魯金斯學會這樣的機構,就傾向于跟中國談合作,管好分歧。哪怕是強硬派,也得承認,中美真打起來,誰都討不了好。
中美關系咋看
說到底,中美關系是當今世界最重要的一對雙邊關系,牽一發而動全身。近年來,中國國力上漲,國際地位水漲船高,中美之間既有競爭也有合作,摩擦和對話交織在一起。怎么看這關系,怎么處理這關系,可是件大事。
中國愿意跟美國合作,應對全球性問題,合則兩利,斗則俱傷,合作才是正道。
中美關系里,中國一直主張談,不主張打。相互尊重、平等互利是基礎,不管多大分歧,都能坐下來聊。反過來,美國要是老想著用武力壓人,那路子就走歪了。
歷史證明,對抗沒好果子吃,和平合作才可持續。蘭德智庫的報告也好,美國專家的冷水也好,都說明關系復雜敏感。
往后看,中美關系肯定還有坎,但也有機會。中國敞開大門,愿意談,愿意合作,美國也得冷靜下來,別總想著靠拳頭說話。世界變了,中國不是好欺負的,美國也不是萬能的。和平共處、合作共贏,才是人間正道。
蘭德智庫的報告和美國專家的冷水,都讓我們看清了中美關系的真面目。戰爭不是出路,對話才是未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