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投稿將同時發布六大平臺
凡發表于大河文學的作品,將自動同步發布于騰訊新聞、騰訊快報、網易新聞、360圖書館、一點資訊、頂端新聞等六大媒體平臺,被多渠道傳播。閱讀量較高的文章還將發布于人氣火爆的今日頭條、百家號、搜狐新聞、簡書等大河文學融媒體矩陣平臺。需轉載原創文章的可申請授權(編輯微信:dahewenxue2020)。大河文學投稿郵箱:dahewenxue@126.com
新生軍訓正在緊張地進行,我正在辦公室里備課,班長氣喘吁吁地跑進來,對著我大聲喊:“老師,不好了,陳蕎暈倒了。”我跟著班長匆匆趕到操場。只見一群學生圍在一起,人群中間一位女生坐在地上,上身斜靠在教官的胳膊上。另一位女生正拿著礦泉水瓶給地上的女生喂水。我這才發現,陳蕎就是開學報到那天,不愿意購買新校服的那個女生。開學那天,她提出自己初中的校服還可以穿,可不可以不買新的。還有學生反映,開學以來從沒有看到陳蕎在學校食堂吃過午飯。
開課以后,幾位任課老師陸續向我反映,陳蕎的學習態度很不認真。反映她不是上課遲到,就是課堂上打瞌睡,還經常不交作業。老師們告訴我,陳蕎每次受批評時,總是低著頭,不說話,也不頂撞,一副委屈的樣子。
我決定同陳蕎進行一次談話。一天中午,我把陳蕎喊到辦公室,詢問她為什么上課經常遲到,是不是有什么困難。陳蕎表情漠然,話語不多。她回答說,讀職業學校,學好學壞都一樣,以后畢業了都是進廠打螺絲。面對陳蕎一副漫不經心的樣子,我無力說服,第一次談話就這樣毫無成效地結束了。
束手無策之際,我想起了聯系陳蕎的父母。翻開學生信息表,發現父母信息欄里是空白。聯系無果,我決定做一次家訪。
那天是星期六,根據學生信息表留下的居住地點,在城鄉結合處,我找到了陳蕎居住的小區。小區是當地居民安置房,顯得比較老舊,有八九棟樓房。一樓住戶有幾家麻將館和理發店,不時有麻將發出的聲音傳進耳朵。在靠院墻盡頭那棟樓,就是陳蕎居住的地方。
不巧的是陳蕎不在家,沒有人開門。我敲開了隔壁鄰居的家門,得知我是陳蕎的班主任老師,鄰居大媽把我讓進屋說話。鄰居大媽告訴我,陳蕎是一個苦命懂事的孩子。她幾乎是含著淚水給我介紹陳蕎的家庭情況。
陳蕎曾經擁有一個幸福溫暖的家,小時候的她活潑可愛,學習成績優秀,經常獲得老師的表揚和獎勵。在她上小學五年級的時候,一場車禍奪去了她父親的生命,家里的頂梁柱頓時塌了。屋漏偏遭連夜雨,幾個月后一次火災把她家里燒得精光。外省遠嫁過來的母親,接連遭受沉重打擊后,出走他鄉再也沒有回來。家里剩下她和年邁的奶奶,兩人相依為命。兩人靠低保補貼和奶奶撿一點廢品賣點錢勉強維持生活。聽完鄰居的介紹,我非常震驚,怎么也不會想到,小小年紀的陳蕎竟然有如此悲慘遭遇。
在鄰居家等待半個多小時后,陳蕎帶著六十多歲的奶奶回來了。奶奶表情呆滯,沒有和我說話,她手中拎著一個編織袋,袋子里發出金屬物碰撞的聲音。
陳蕎見到我,露出驚訝的表情,有些不情愿地把我讓進了屋里。她告訴我,奶奶有點老年癡呆,今天一個人出門撿廢品迷路了。我問她:“你平時上學去了,奶奶誰來照顧?”陳蕎告訴我,早上出門之前先給奶奶做好飯菜,奶奶一個人在家里看電視,下玻璃珠跳棋。白天怕奶奶一個人外出走丟,經常把奶奶一個人鎖在家里,讓她一個人玩。
眼前這個既懂事又苦命的孩子,完全粉碎了我以前對她的認知。她只是一個十四五歲的孩子,卻獨自承擔了照顧奶奶的重任,小小年紀不知道承受了多大的壓力。我心里暗暗決定,一定要盡力幫助這個孩子。
奇怪的是,對于我的想法,陳蕎并沒有表現出高興和感激。相反,她流露出了一絲局促不安。我告辭出門時,陳蕎拉住了我的手,臉上露出懇求的目光對我說:“老師,我家里的情況您別告訴其他人,行么?”望著她那期待的眼神,我感受到了這個孩子強烈的自尊。我輕輕地點了點頭,答應為她保守家庭情況的秘密。
回到學校,我聯系了學校食堂,給陳蕎爭取到一個勤工儉學的機會,利用中午時間洗碗刷盤子,還能免費吃中飯。
自從那次家訪之后,陳蕎開始有了一些變化,早上來學校很少遲到了。但是上課打瞌睡仍然沒有減少,任課老師對她的不滿和投訴仍然不少。數學老師要求她,上課時站著聽課;英語老師要求她,上課前先到操場上跑三圈再來。教導處的老師巡查課堂紀律時,也多次因陳蕎上課睡覺扣除班級考核分。有一次,教導主任把陳蕎喊到辦公室訓話,對她進行了嚴厲批評。告訴她如果學習態度不改變,成績一直提不上去,將考慮下學期讓她留級。
得知這個消息后,我內心感到焦慮和擔憂。我了解和同情陳蕎的家庭遭遇,面對老師們對她的處理方式,我一時難以接受,產生了一種莫名的不滿情緒。那天下午,我跑到教導主任辦公室,很激動地同他理論。我大聲對教導主任說,陳蕎不是一個壞孩子,她是我班上的學生,我保證能夠教好她。
從教導主任辦公室回來,我和陳蕎進行了第二次深入的談話。在談話中得知,為了增加經濟來源,晚上安頓好奶奶以后,陳蕎在家里給工廠扎塑料花掙錢。一個晚上干到深夜,可以掙得三四十塊錢。聽著陳蕎平靜地講述她的扎花掙錢經歷,我的內心卻久久不能平靜。一個十四五歲的孩子,本該在父母懷里撒嬌的年紀,卻勇敢地挑起掙錢養家的擔子,哪里還有時間和精力考慮學習?
那天我和陳蕎談了很久,最后兩人達成秘密約定。我答應每月借給陳蕎一千二百元,作為她和奶奶的生活費,她答應我晚上不再給工廠扎塑料花。我鼓勵她要確立人生更高奮斗目標,爭取以后考上本科大學。為了照顧她那強烈的自尊心,我答應繼續對她的家庭情況保密,同時要求她每月給我寫一個借款欠條。聽著我的叮囑,面對我的期盼,陳蕎第一次被我的關心所感動。她一邊聽一邊用力地點頭,眼淚嘩嘩地往下流。
從那次談話以后,陳蕎各方面表現明顯改變。讓任課老師頭疼的違紀行為慢慢消失了,上課聽講認真了。下課后其他同學打打鬧鬧,只看見陳蕎一個人埋頭做題。有一天,我看見陳蕎課桌上有一本《初三數學天天練》習題集。我問她,為什么還做初中的習題。她告訴我,初三時和新任數學老師鬧別扭,賭氣不聽數學課,成績一落千丈。中考時因為數學嚴重偏科,只考了三十幾分,失去了上普高的機會。現在利用課余時間復習初中數學,是為了補上初中數學的短板。高一結束時,陳蕎在班上成績獲得巨大進步,由以前的班級最后幾名獲得了全班第六名。尤其是數學進步很快,期末考試獲得92分,第一次得到了數學老師的表揚。老師們開玩笑說,還是我慧眼識珠,早就發現陳蕎是一顆被灰塵掩蓋了的“珍珠”。
進入高三,陳蕎的學習成績更加突飛猛進,仿佛找到陳了解題密碼。在班上的學習經驗分享會上,陳蕎說:“學習沒有捷徑可走,我堅信一分耕耘一分收獲,只要下足笨功夫,成績一定能提高。”是的,陳蕎的提分秘訣,就在于她下足了“笨功夫”。
高三最后的兩個月,陳蕎如松開翅膀的鳥兒,展翅高飛,成績穩據全校所有高考升學班的第一名。那年參加全國職教高考,陳蕎順利考上了省城有名的本科職業大學。
拿到大學錄取通知書那天,陳蕎帶著錄取通知書到學校向我報喜。兩人共同回憶起三年的中學時光,點點滴滴令人難忘。陳蕎在困境中迎接挑戰,奮力拼搏,譜寫了她人生中最亮麗的華章。陳蕎說,她最難忘的是那次我同她的秘密約定,給了她戰勝困難的勇氣和希望。臨別時,我開玩笑地問陳蕎,我們之間的秘密約定還繼續有效嗎?陳蕎撲哧一笑,沒有回答。她告訴我,下半年她要帶著奶奶去省城上大學。
作者簡介
朱志宏,湖南慈利人,先后獲得湘潭大學漢語言文學學士學位,湖南師范大學教育碩士專業學位,現任中等職業學校語文教師。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