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東的沖突尚未平息,又一個國家跳出來“湊熱鬧”,在紅海派遣間諜機抵近解放軍艦隊刺探情報,不料險些被激光“照瞎”,真把中國當伊朗了?
據英國媒體路透社等多家外媒報道,德國政府突然將矛頭對準中國,聲稱在紅海的一架德國飛機,遭到解放軍軍艦“激光照射”,飛行任務被迫終止。德方表現得頗為委屈,表示這種“危險行為”可能會對德方人員和設備“造成危害”,卻刻意回避了一個問題:德國飛機跑到中國軍艦附近干什么?
激光武器主要針對無人機
德國間諜機刺探情報,中方反制合情合理
根據德方公開的信息,這架德國飛機正在參與“阿斯皮德斯行動”,也就是歐盟各國在紅海的護航行動,因此可以推斷,德方口中的中國艦隊,指的是我國在紅海的052D包頭艦、改進型054A紅河艦、903A高郵湖艦海軍的第47批護航編隊。
德方非常“狡猾”地模糊了事件發生的地點,所謂“紅海國際空域”具體在哪個坐標點?距離中國護航編隊多遠?
國際空域并非法外之地,軍機接近他國艦艇編隊,有明確的國際安全規則和安全距離要求。
刻意不說明具體位置,本身就令人懷疑,其飛機是否在安全距離之外,并且進行了具有挑釁性或偵察意圖的機動。
此外,德方只強調“受到威脅”、“任務受干擾”,卻絕口不提其飛機當時的具體行動意圖。
一架搭載4名德國人員的飛機,在敏感海域接近中國海軍執行護航任務的艦艇編隊,其目的是什么?是純粹的“護航”?還是進行情報搜集(如電子信號、編隊部署、通訊模式等)?
德國的聲明中刻意隱瞞關鍵信息
德國避而不談自身行為的性質,卻單方面指責中方反應,這是典型的“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
與此同時,德媒強調飛機由“民航飛行員駕駛”、“非國防軍軍用飛機”,但這其實是西方慣用的套路,給間諜機套一層“民用機”偽裝,目的就是降低被識別和反制的風險,并在遭遇反制時占據“道德高地”。
最后,德方聲稱事件導致飛機“為了保險起見緊急降落”,如果真如德方暗示或某些輿論渲染的那樣,遭到了足以威脅飛行安全,或致盲的軍用高能激光武器照射,其后果絕不會僅僅是“保險起見”的預防性降落。
軍用級激光武器照射民航標準的飛機(即使改裝),極有可能造成設備損壞或人員永久性損傷。
飛機能“安然無恙”地飛回吉布提降落,本身就與“遭受高能激光武器攻擊”的嚴重指控邏輯本身就是矛盾的。
更合理的解釋是:中方使用了符合國際慣例的、用于警告和驅離的低功率激光測距儀或激光眩目設備,德方的人員“做賊心虛”,不敢繼續試探,選擇掉頭就跑。
吃虧后倒打一耙是西方的慣用伎倆
中國在紅海維護地區穩定,不接受德方抹黑
德方這個借題發揮的做法,我們也并不陌生,中國海軍第47批護航編隊在亞丁灣-紅海海域執行護航任務,是經聯合國授權、為保護國際航運安全而進行的合法行動,不應被德國的“倒打一耙”抹黑。
德方的“譴責”不僅站不住腳,還非常缺乏基本常識,在公海,艦艇編隊享有航行自由,但同樣有權采取合理措施保護自身安全,防止被近距離偵察、騷擾或威脅。
對于被認為過于接近、意圖不明、可能構成安全威脅的航空器,軍艦有權采取包括無線電警告、燈光信號、改變航向、以及使用低附帶損傷的物理手段(如低功率激光眩目、水炮等)進行警告和驅離,這是世界主要海軍通行的做法。
如果德方偵察機確實在近距離對中國艦艇編隊進行偵察活動,尤其是在未事先溝通或意圖不明的情況下,中方的驅離行為不僅是合理的,也是合法且必要的自衛措施,德國無權在公海肆意偵察他國軍艦。
再加上德方這個遮遮掩掩的做法,我們更有理由懷疑,所謂“激光武器攻擊”的指控,更像是德方在自身不當行為被阻止后,試圖倒打一耙、轉移視線的輿論操作。
當前的中東局勢異常緊張,為了表示對以色列的譴責,胡塞武裝恢復了對前往以色列船只的襲擊,客觀上影響了紅海的航運安全,德國沒有在加沙停火,施壓以色列等關鍵問題上發揮作用,卻專程跑到紅海上找中國的麻煩,這種行徑讓人難以置評。
美軍圣安東尼奧級兩棲船塢運輸艦進行了激光武器上艦改裝
歐洲國家的共同難題,應該是如何擺脫美國的控制
至于德國為何對中國“胡攪蠻纏”,無非是為了響應美國的號召,但包括德國在內的歐洲國家應該認識到,真正擺在眼前的難題,是如何擺脫美國的控制。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同樣是在紅海的護航行動中,德國“黑森號”護衛艦曾經誤將美軍MQ-9無人機,當作胡塞目標并連射兩枚美制SM-2導彈。
讓德方感到慶幸的是,這兩枚導彈全部失靈,并未擊中目標;但值得警惕的是,美制導彈在鎖定美制無人機后雙雙失靈,這真的是巧合而已嗎?
德國軍艦連導彈都要依賴美國的支持
當時就有分析指出,美國武器是否存在“后門”?美國盟友手里的裝備又是否可靠?在這次“失誤”之后,變得格外值得懷疑。
與之類似的,是在“北溪”管道被炸事件中,德國作為利益受損方之一,卻至今沒有公開任何調查結果,仿佛是在掩蓋什么一樣,極力回避此事。
可以看出,德國等一眾歐洲國家正處于一個非常尷尬的境地,一邊想要推行所謂的“戰略自主”,另一邊嚴重依賴美制裝備和美國在軍事上提供保護。
為了“討好”美國,德國一邊在經貿等領域需要與中國合作,另一邊卻在美國不斷渲染“中國威脅”的背景下,選擇高調對中國發難。
從德國的矛盾中可以看出,現在的歐洲,似乎意識到問題在哪,卻遲遲不敢解決,既想展現歐盟領導力,又經常被美國議程帶偏,對中國進行無端指責,既解決不了德國自身的問題,也無助于紅海地區的和平穩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