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國國際航空公司面向其空乘人員開展了一項內部問卷調查,主題是“最不愿執飛的國際航線目的地”。
在涵蓋亞洲、歐美、非洲、拉美等數十個國家和地區的選項中,得票率最高的目的地并非人們預想中的高強度工作站點如美國或新加坡,也不是因條件艱苦而著稱的部分非洲或南美國家,而是與中國一衣帶水、地理上相對接近的印度。
衛生問題:飛機廁所成“重災區”
說到印度航線,空乘人員第一個想到的就是衛生問題。飛機是個封閉空間,衛生狀況直接影響所有人,而印度航線上的衛生問題,常常讓空姐們感到崩潰。
印度乘客的衛生習慣有點不一樣。他們很多人習慣用手吃飯、用手擦拭,甚至上廁所后清潔方式也跟西方或者東亞的習慣大相徑庭。
這種習慣到了飛機上,直接導致廁所變成“重災區”。
空姐們經常抱怨,印度航線的廁所用完后,地上、墻上、馬桶上到處是水漬、污跡,甚至還有更不堪的東西。
有報道稱,印度航空一架航班因為10個廁所堵了9個,直接被迫返航。空乘人員下了飛機還得花大力氣清理,工作量翻倍。
得承認,衛生習慣跟文化背景有很大關系。印度人用手吃飯是傳統,很多人覺得沒啥問題,但在飛機這種狹小空間里,這種習慣就顯得不合時宜了。
吃飯后手上的油漬、殘渣容易弄到座椅、托盤桌上,空姐收拾起來特別頭疼。更別提有些乘客直接把垃圾塞進座椅縫隙,或者隨手扔在地板上,簡直讓強迫癥患者抓狂。
一次飛行下來,機艙里那味,真不是一般人能忍受的。
不光是空姐,航空公司也為印度航線的衛生問題撓頭。像印度航空這種本土公司,航班衛生狀況經常被吐槽。
印度航空171航班空難后,有人翻出他們家飛機的衛生記錄,簡直不堪入目。廁所堵塞、異味彌漫是常事,連帶著其他航空公司飛印度航線時,也得加倍注意清潔工作。
乘客行為:服務鈴按到手軟
除了衛生問題,印度航線上的乘客行為也讓空姐們叫苦不迭。
飛機上的服務本來就有限,但有些印度乘客的需求多到離譜,空乘人員忙得腳不沾地。
有空姐爆料,印度乘客特別喜歡按服務鈴,一會兒要水,一會兒要毛毯,一會兒又嫌空調太冷。更有甚者,吃個飯灑了水,要求空姐幫忙擦衣服上的污漬。
這種事在別的航線上偶爾有,但在印度航線簡直是常態。
網上有人調侃說,飛印度航線的空姐,手指頭都快按服務鈴按出肌肉記憶了。服務鈴一響,心就一沉,準沒好事。
這背后其實是文化差異在作祟。在印度,很多人習慣把服務人員當傭人使喚,這種觀念帶到飛機上,就讓空乘人員特別難受。
比如有乘客吃完飯,把餐盤直接往空姐手里一塞,態度理所當然;還有人要求空姐幫他們收拾行李,甚至搬東西,壓根沒把空乘當專業人員看。
知乎上有個帖子提到,有次印度航線上一位乘客直接把垃圾扔給空姐,嘴里還嘀咕著“快點清理”。
飛機上資源有限,空姐也不是超人,但印度乘客的需求頻率高得嚇人。印度航線的服務鈴使用率比其他航線高出好幾倍。
飲食需求:特殊餐單忙到飛起
印度航線的飲食問題,也是空乘人員的一大挑戰。印度文化多元,宗教復雜,飲食習慣五花八門,空姐們得像變魔術一樣滿足各種要求。
印度有佛教、印度教、伊斯蘭教、錫克教等等,每個宗教對飲食都有嚴格規定。
飛機上的特殊餐訂單多得嚇人,有穆斯林餐、印度教素食餐、亞洲素食餐、西方素食餐,甚至還有人要求“無蒜無蔥”的簡餐。
空姐得挨個核對名單,分發餐食,一個不小心弄錯了,乘客還不樂意。印度航線的特殊餐比例是全球最高的,空乘人員光是準備這些餐食就忙得焦頭爛額。
更麻煩的是,有些乘客訂餐時沒說清楚,上飛機了才提要求。比如有人突然說“我不吃牛肉,給我換個素的”,或者“我要熱的,不能吃冷的”。
空姐只能硬著頭皮協調,實在不行就賠笑臉解釋。
還有個問題,印度乘客喜歡吃味道重的食物,比如咖喱、香料多的菜。吃完后,機艙里那股味久久散不掉,尤其長途飛行,空氣循環又不好,空姐和別的乘客都得忍著。
加上前面說的衛生問題,食物殘渣弄得到處都是,收拾起來更是噩夢。這么看,印度航線的餐食服務真是“臟累苦”的代名詞。
溝通障礙:英語口音讓人抓瞎
最后,印度航線上的溝通問題也讓空姐們頭疼不已。
印度是一個由多元族群與語言群體構成的聯邦制國家,國內語言狀況極為復雜。據統計,印度全國范圍內共識別出超過2200種語言與方言,其中有約122種被認定為“主要語言”,在各自地區具備一定的使用人群規模。
例如,印地語主要分布在北方邦、比哈爾邦和中央邦,泰米爾語在南部的泰米爾納德邦占據主導,泰盧固語廣泛使用于安得拉邦與特倫甘納邦,而烏爾都語在北部一些地區與穆斯林社群中具有影響力。
盡管印地語在名義上是印度的“官方語言”,但實際上僅約44%的人口將其作為母語或第一語言。
若進一步統計能“流利運用”印地語的人群,占比可提升至約66%。然而,這并不能掩蓋語言碎片化帶來的交流困難,尤其在跨地區溝通時,語言差異成為現實障礙。
印度英語常伴隨極快語速,加之大量借用本土語言詞匯,使得即使在英語為母語的國家,也常被評價為“理解難度較高”。
除了口音,印度人還喜歡用豐富的肢體語言表達需求,比如搖頭晃腦、手勢亂揮,空姐經常被搞得一頭霧水。溝通不暢,服務效率自然大打折扣。
印度語言種類多,英語不是所有人的母語。有些乘客英語實在不行,就直接用地方語言跟空姐說話,比如印地語、泰米爾語。
空姐只能靠猜,猜不對就容易起沖突。印度航線的溝通障礙不僅影響服務質量,還讓空乘人員心理壓力倍增,飛一次就夠受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