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陜西能源職業技術學院“驪山星火·赤色青春”暑期社會實踐團師生一行8人來到臨潼區博物館開展實踐活動。博物館作為文化傳承與教育的重要場所,一直承載著豐富的歷史文化遺產。
臨潼區博物館位于臨潼區東側,是一座以陳列出土文物為主的地方性博物館,建于1959年。館內設有周秦藝術室、唐代佛教藝術室、漢唐藝術室、秦兵馬俑室四個陳列室和一個歷代石雕碑廊、石雕明墓保護室,藏品豐富,歷史文化價值極高。實踐團成員滿懷熱情與求知欲,希望在實踐中收獲知識與成長。
臨潼博物館合影
抵達博物館后,在專業講解員的帶領下,實踐團成員依次參觀了各個陳列室。在周秦藝術室,成員們看到了造型古樸、紋飾精美的青銅器,了解了周秦時期的高超工藝和獨特藝術風格;在唐代佛教藝術室,精美的佛像和佛教文物,讓成員們感受到了唐代佛教文化的繁榮;在漢唐藝術室,各類文物生動地展現了漢唐時期的社會風貌和文化交流;在秦兵馬俑室,成員們近距離領略了“世界第八大奇跡”的魅力,深刻體會到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創造力。參觀過程中,成員們認真聆聽講解、積極提問,與講解員進行了良好的互動。
參觀博物館
博物館的圖書區藏有不少與館藏文物、當地歷史相關的書籍,既有嚴謹的學術著作,比如詳細考證周秦青銅器紋飾演變的研究文獻,也有適合大眾閱讀的科普讀物,像用生動故事講述唐代佛教文化傳播的畫冊。實踐團成員在這里進行了圖書閱覽和心得交流。在這里,成員們還參與了文物整理、活動策劃等實際工作,鍛煉了動手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閱讀博物館雜志
本次在臨潼區博物館的暑期社會實踐活動是一次充實而有意義的經歷。成員們不僅學到了豐富的歷史文化知識,還在實踐中鍛煉了自己的動手能力,增強了團隊協作精神和社會責任感。
供稿人:賈東縈 王銳 夏亮 黨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