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征七號”遙十運載火箭/“天舟九號”貨運飛船組合體
北京時間2025年7月12日上午,在文昌航天發射場,“長征七號”遙十運載火箭/“天舟九號”貨運飛船組合體由垂直總裝測試廠房垂直轉運至發射工位,發射任務準備工作轉入最后階段。與過去8次貨運飛行任務一樣,承擔“天舟九號”飛船發射任務的依然是“長征七號”運載火箭,只是承擔本次任務的火箭是首次由備份火箭“轉正”而來。
隨時“補貨”,打一備一
為適應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應急發射專項要求,從“天舟八號”任務起,執行空間站“天舟”貨運飛船發射任務的“長七”火箭都會設置一枚備用箭。一旦需要,“長七”備份火箭可在3個月內完成應急發射任務。
“長征七號”遙十運載火箭/“天舟九號”貨運飛船組合體
基于空間站貨運任務應急發射需求,和“長二F”一樣,“長七”火箭也實現了“打一備一”、“滾動備份”。而執行“天舟九號”發射任務的“長七”遙十火箭正是“天舟八號”任務對應的備份箭。
載人航天工程“專箭”
“長征七號”是為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打造的中型低溫液體運載火箭,最初設計用于承擔載人飛船和貨運飛船發射任務,是用最高標準打造的新一代“長征”運載火箭,設計可靠性達到0.98。由于規劃調整,“長七”最終只用于執行“天舟”貨運飛船發射任務。
“長征七號”遙十運載火箭/“天舟九號”貨運飛船組合體
“長征七號”采用兩級半構型,由芯一級、芯二級以及四枚助推器構成,主動力全部采用液氧煤油發動機。整箭高53.075米,芯級直徑3.35米,助推器直徑2.25米,配備直徑4.2米整流罩,起飛質量約597噸,起飛推力727噸,其近地軌道(LEO)運力為14噸。
新一代“長征”火箭的“基礎款”
“長征七號”是新一代“長征”火箭首飛中型火箭,也是新一代“長征”火箭基本型之一。基于該箭增加直徑3米氫氧末級,并做適應性改進,形成“長征七號甲”。基于該箭基礎級,去掉兩枚助推器,將芯二級替換為氫氧末級(含直徑3米氫氧末級和直徑3.35米氫氧末級),并做適應性改進,形成“長征八號”和“長征八號甲”。
大運力可支持星座組網
作為一型執行載人航天任務的運載火箭,要滿足高可靠性要求勢必造成“長征七號”研制和生產成本較高,如果僅用于發射“天舟”貨運飛船未免造成優質資源浪費。“長七”近地軌道運力達到了14噸,在中國現役運載火箭當中僅次于“長征五號B”的25噸,位列第二,擁有低軌星座組網目前所稀缺的大運力。
“長征七號”遙十運載火箭/“天舟九號”貨運飛船組合體
在“長征七號”首飛任務中,搭配了“遠征一號甲”上面級,承擔了一箭多星發射。同樣,“長征七號”運載火箭/“遠征一號甲”上面級也將能承擔星座組網一箭多星直送入軌的發射服務。不過,為了實現高可靠性,“長征七號”采取了多重附加設計和冗余配置,導致結構質量提升、單發火箭成本顯著增加,難以提供有市場競爭力的發射報價。因此,當前技術狀態下的“長征七號”只適合解決大規模低軌星座組網的燃眉之急,不適合大批量采購發射。
“長征七號”遙十運載火箭/“天舟九號”貨運飛船組合體
在過去9次任務中,“長征七號”9戰9捷,8送“天舟”系列貨運飛船,順利實施了“天舟一號”至“天舟八號”全部8艘飛船的發射工作,表現出了較高的穩定性和可靠性。新階段,處于“打一備一”狀態的“長征七號”除了將承擔空間站常態化的貨運發射任務,還將為應急貨運發射備份值班。
預計在2025年7月15日5時許,“長征七號”遙十運載火箭將會執行“天舟九號”貨運飛船發射任務,這是2025年中國載人空間站工程唯一一次貨運補給任務,“長七”火箭有望迎來第1個10連勝!
作者:木蘭星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