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蛋是餐桌上最常見的食材之一,不僅口感好,而且營養價值豐富。無論是當成早餐的“主角”,還是搭配其他食材烹飪成菜肴,雞蛋都可以輕松勝任。
然而,雞蛋的新鮮度直接關系到營養價值和食用安全。選購雞蛋的時候,如果不小心買到了劣質雞蛋,不僅浪費金錢,更可能危害健康。
當我們去買菜的時候,碰到這4種雞蛋,再便宜也別買,很可能已經壞掉了!
1、有裂紋的雞蛋
如果雞蛋的表面出現明顯或者細微的裂縫、破損,盡量不要買。
因為,蛋殼是雞蛋抵御雞糞、灰塵、沙門氏菌等外界污染的最重要物理屏障。即便是非常細小的裂紋,也就意味著道屏障被破。外界的污染物和病菌會通過裂縫侵入蛋內,污染原本無菌的蛋液。
雞蛋在運輸、儲存過程中接觸的臟污環境,就會大大增加被污染的可能。吃了被污染的雞蛋,很可能會導致腸胃不適甚至食物中毒等情況。
建議:
堅決不買任何有裂紋的雞蛋,就算商家解釋“只是剛剛磕碰”之類的話語,或者降價促銷。
2、聞著有異味的雞蛋
買雞蛋的時候,最好把雞蛋拿到鼻尖聞一聞。正常的雞蛋會有淡淡的“蛋腥味”,如果是散發出明顯的臭味、酸敗味、或異常濃烈刺鼻的腥味,那就代表雞蛋很可能有問題。
新鮮的雞蛋,內部物質相對穩定。之所以會散發異味,通常是雞蛋內部發生腐敗變質的強烈信號。
比如:細菌滋生:侵入蛋內并大量繁殖,分解蛋白質等營養物質,產生硫化氫等具有惡臭的物質。
散黃、變質:蛋黃膜破裂(散黃),蛋黃與蛋白混合,加速氧化和腐敗過程,產生不良氣味。
建議:
我們在購買雞蛋的時候,要仔細聞一聞雞蛋,一旦發現異常的味道,或者腥味太過濃烈,盡量別買。
3、搖晃起來像液體的雞蛋
買雞蛋的時候,拿起來放在耳邊輕輕搖晃幾下。如果感覺到內部有明顯的液體晃動,像是液體裝在瓶子里面的感覺,沒有整體感,就代表著雞蛋換掉了。
新鮮的雞蛋,蛋清濃稠呈凝膠狀,蛋黃圓潤飽滿且位置居中,固定在蛋黃系帶上。我們在晃動的時候,內部的移動感很小,甚至沒有。
當雞蛋存放時間久了之后就會變質,濃稠的蛋清逐漸水解變稀,失去凝膠結構,流動性增強。蛋黃膜破裂,蛋黃散開,不再是一個整體,固定蛋黃的系帶溶解或松弛。
內部物質變得稀薄、分散,搖晃時就能明顯感覺到內容物像水一樣晃動和撞擊蛋殼。
建議:
挑選雞蛋的時候,記得輕輕搖晃一下雞蛋,感受內部的狀態。如果內部緊實、無晃動感就代表是好雞蛋。如果有明顯水樣晃動感和撞擊聲的雞蛋,不要購買。
4、表面摸著很光滑的雞蛋
新鮮的雞蛋,蛋殼表面通常會覆蓋一層天然的、微透明白色的保護性涂層,常被稱為“白霜”或“粉霜”。它的主要成分是水溶性蛋白質、少量油脂和礦物質(如碳酸鈣)
這層白霜的作用是封閉蛋殼上數千個微小氣孔,這層膜能有效封閉大部分氣孔。可以有效阻擋外界細菌、霉菌等微生物侵入蛋內。還可以減少蛋內水分的蒸發,保持雞蛋新鮮度。
隨著雞蛋存放時間的延長,或者潮濕、經常摩擦,這層天然保護膜就會逐漸磨損、脫落或被洗掉,導致蛋殼表面變得光滑。
雖然蛋殼變得光滑不一定是變質,但是卻代表著新鮮度下降、儲存時間較長、天然保護屏障減弱。
建議:
在挑選雞蛋時,盡量選擇蛋殼表面有一層均勻、略帶粉末感(白霜)的雞蛋。對于表面異常光滑、亮晶晶的雞蛋,需謹慎考慮其新鮮度,可能存放較久。
文末總結
我們在購買雞蛋的時候,一定要擦亮眼睛,拒絕拒絕裂紋蛋、異味蛋、水晃蛋、光滑蛋。在享受雞蛋美觀和營養的同時,又能夠規避潛在的健康風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