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上午,由中國校園健康行動領導小組辦公室、中國關心下一代健康體育基金會聯合主辦的“兒童安全天網工程”公益活動說明會在北京隆重舉行。中國關心下一代健康體育基金會理事長曹岱、原國家文化部藝術服務中心副主任劉清朗、中國關心下一代健康體育基金會·素質教育新少年專項基金執行主任袁宏偉等領導出席會議并發表講話。國家教育發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周滿生及來自教育部、文旅部、中科院等單位的代表及專家學者、公益組織負責人等齊聚一堂,共同為守護兒童安全擘畫藍圖。
凝聚多方共識 共話兒童安全新篇章
會議旨在深入貫徹落實積極貫徹國家關于“加速我國應急管理體系和現代化”重要指示精神,推進新《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普及宣傳,落實國務院關于《中國反對拐賣人口行動計劃(2021--2030年)》工作要求,推動兒童安全社會治理體系建設,探索預防兒童走失及社會救助機制創新路徑。
(中國關心下一代健康體育基金會理事長 曹岱)
中國關心下一代健康體育基金會理事長曹岱在致辭中表示:“中國關心下一代健康體育基金會一直以來積極關注著兒童青少年事業發展,并團結著一切社會力量,為兒童青少年事業的發展作出著持續努力和應有貢獻。希望通過專項基金所開展的一系列活動,團結和號召更多社會愛心力量參與,圍繞‘健全兒童青少年安全機制’等方面,開展相關專項資助和活動,助力我國兒童青少年素質教育質量的整體提高和兒童青少年安全機制完善。”
(原國家文化部藝術服務中心副主任 劉清朗)
劉清朗指出:“青少年是國家的未來、民族的希望。當前,青少年成長仍面臨諸多挑戰,需通過政府主導、企業參與、全民共治的協同模式,推動科技與社會力量深度融合。我們期待更多愛心企業和志愿者加入,共同織密這張‘天網’,讓每個孩子都能在陽光下健康成長。”
科技賦能安全碼 構建全民參與機制
(中國關心下一代健康體育基金會·素質教育新少年專項基金 秘書長 張超 )
“兒童安全是關乎億萬家庭幸福和社會和諧穩定的基礎性工程。‘兒童安全天網工程’以科技創新為支撐,通過‘事前防范、事中搜救、事后救助’的全鏈條機制,構建覆蓋全國的兒童安全保護網絡,是落實黨中央關于‘完善公共安全社會治理體系’的重要實踐。”中國關心下一代健康體育基金會·素質新少年專項基金秘書長張超對項目進行了詳細解讀。他介紹,兒童安全碼通過將生物特征與智能設備綁定,實現兒童走失時的快速識別與預警,目前已在全國30余個城市試點推廣,覆蓋幼兒園、中小學及社區重點區域。“我們正在推動‘一童一碼’機制的普及。通過公益捐贈,向適齡兒童發放安全碼設備,一旦兒童進入危險區域或發生走失,系統將自動向家長及附近警力發送警報。”此外,兒童安全港項目已在多個城市設立示范點,通過臨街商鋪、商場等場所的共建,為走失兒童提供臨時庇護和應急救助服務。
多方協作機制成型 助力兒童安全治理現代化
( 中國關心下一代健康體育基金會健康“心”少年公益活動組委會副秘書長 劉學敏 )
會議現場,中國關心下一代健康體育基金會健康“心”少年公益活動組委會副秘書長劉學敏以“健康‘心’少年”項目為案例,介紹了兒童安全與心理健康的協同推進模式。她表示:“兒童安全不僅需要物理空間的保護,更需關注其心理韌性建設。我們正在探索將安全碼與心理健康監測系統聯動,為兒童提供全方位守護。”
技術專家從技術角度提出建議:“應加快推動公共場所未成年人安全警報系統的標準化建設,鼓勵科技企業參與研發適配不同場景的智能設備,形成‘政府主導、企業參與、全民共治’的良性生態。”
社會各界積極響應 公益力量匯聚成網
“我們計劃在2025年底前建成100個示范單位,形成可復制的經驗模式,助力全國兒童安全治理水平提升。”曹岱強調。據了解,自2019年“兒童安全天網工程”啟動以來,已經先后在河北、四川、遼寧、寧夏、貴州、云南、海南、內蒙、重慶等數十個城市開展兒童安全進校園活動,聯合政府部門、公益組織、社會大眾和愛心企業一同為遇困兒童和家庭提供應急救助、走失尋回、臨時庇護、意外預防等公益服務,并在各界愛心人士支持及帶領下成功捐贈兒童定位設備,守護著千千萬萬孩子們的安全,獲得政府、學校、家長們的廣泛好評、高度贊揚。
(中國關心下一代健康體育基金會·素質新少年專項基金執行主任 袁宏偉)
中國關心下一代健康體育基金會·素質新少年專項基金執行主任、當代中醫藥發展研究中心副理事長袁宏偉指出:“兒童安全天網工程,關乎著每一個孩子的安危和家庭的幸福。我們專項基金高度重視這一工程,深知孩子是家庭的希望,是國家的未來,任何安全隱患都可能對他們造成無法挽回的傷害。在過去,我們積極參與相關活動,未來也將充分整合資源,與社會各界力量緊密合作,為兒童安全碼的推廣、兒童安全港及愛心驛站的建設貢獻力量,讓孩子們在安全的環境中快樂成長。”
(活動合影)
說明會的成功舉辦,標志著“兒童安全天網工程”公益項目進入深化推廣的新階段。通過凝聚政府、社會組織、科技企業和公眾的共識與力量,以“安全碼”為科技紐帶,以“安全港”為實體依托,一個“事前預防、事中響應、事后救助”的全鏈條兒童安全防護網絡正加速編織成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