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花大價錢挖走中國稀土團隊?
慌啥!
這兩天外媒熱炒澳大利亞萊納斯公司砸60萬澳元挖走中國稀土技術團隊,號稱突破氧化鏑提煉技術。
要我說,這新聞看著唬人,細想根本不叫事兒。
稀土產業鏈有多復雜?
開礦、分選、萃取、精煉、深加工,一環扣一環。
打個比方,澳洲現在好比在五星酒店后廚學會煎牛排,可咱中國手里攥著整條供應鏈:從農場養牛到定制烤爐,從物流配送到食客反饋系統。
贛州隨便劃塊地方,幾百家配套企業扎堆,缺個螺絲釘都能半小時送到車間。
這種生態沒個十年八年根本搭不起來。
技術人才確實被挖了,可國內稀土工程師五萬打底。
江西理工一家每年畢業兩千專業人才,北方稀土這種大廠還搞師徒制,老師傅帶徒弟手把手教。
被挖走一個團隊?
產線上多的是能頂上的熟手。
再說了,氧化鏑提純只是中間環節,前頭的礦源呢?
韶關稀土礦的鏑含量甩澳洲礦山幾條街,后端的磁材加工精度誤差要求0.01毫米,中科三環的工藝積累哪是挖幾個人能帶走的?
真正要命的是市場在咱們這兒。
新能源車、風電設備嗷嗷待哺,特斯拉今天提需求,國內供應商三個月就能把樣品拍桌上。
澳洲實驗室離市場十萬八千里,等他們走完流程研發出來,咱下一代產品都量產了。
更別提國家當戰略資源扶持,產業基金規模超兩千億,光環保技術投入就抵得上某些國家全年預算。
要我說,這事反倒給國內企業提個醒。
核心技術崗待遇該漲就漲,別讓老師傅寒心。
至于擔心稀土霸權動搖的?
歇歇吧,產業鏈優勢不是靠挖墻腳就能破解的。
倒是澳洲那邊,等他們湊齊開采許可證、環評報告、配套工廠,怕是黃花菜都涼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