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太稀土聯盟已成,四國在美牽手,中方做了個29年來的重大決定
2025年7月1日,美國帶著三個小弟搞了個稀罕事:在華盛頓拉日本、澳大利亞、印度開了場"稀土突圍大會"。
這時候北京突然翻出一部封存29年的法律文本,當著全世界的面甩出六個大字——稀土,嚴禁白嫖。
這四個國家關起門來謀劃的事挺簡單:打算繞過中國自己玩稀土。
美國國務卿魯比奧當場拍胸脯,說當天晚上就能拉來四十多家企業現場簽約。
可這話連華爾街的狗都不信——知道現在全世界的電動汽車電機、導彈定位芯片、風電設備用的稀土從哪來的嗎?90%都得在中國過一遍精煉車間。
就連他們抱團簽的聯合聲明里都沒敢寫明白,到底是先建廠還是先挖礦。
更有意思的是,日本代表在會上笑得比哭還難看,本來約好當天下午和美國開軍事會議,結果被臨時放鴿子。
原因美國人說得特直白:日本得加錢,否則駐日美軍軍費自己掏。
澳大利亞那邊更窩火,AUKUS核潛艇協議要被美國翻出來重審,氣得澳外長連夜就飛回國了。
印度倒是最有底氣,畢竟剛被特朗普封了個"亞洲之星",結果扭頭看見白宮和巴基斯坦軍方吃飯合影,氣得分管外交的部長當場砸了手機。
這場面看下來,哪像戰略聯盟?簡直就是老美開的"分鍋大會"。
不過他們確實被中國逼急了。
4月份我們那記狠招——直接掐斷七類重稀土出口——直接廢了全球軍工企業的備胎計劃。
現在美國造的F35戰機要想出廠,每架得從中國進口三公斤特制磁材。
這可比芯片卡脖子狠多了,畢竟芯片還能改圖紙,稀有金屬可是地球給多少就只能用多少。
中國手里的底牌可不是這兩年攢起來的,從2019年搞試點到2025年全面收網,整套產業鏈早被我們鎖死了。
四國現在說要自己搞稀土產業鏈,就跟說要在沙漠里種水稻一樣好笑。
就拿澳大利亞舉例,他們確實有礦,但采礦許可證五年都辦不下來一個,更別說當地環保組織天天舉牌子抗議。
日本倒是有技術,可全國稀土儲量連造兩艘驅逐艦都不夠。
最慘的是印度,挖出來的稀土礦土自己不會提純,還得千里迢迢運到中國江西加工。
這時候中國甩出《礦產資源法》修訂案,直接把戰略礦產管控制度寫進法律。
這相當于給全世界的投機商畫了條紅線——中國地下的寶貝,要么合作共贏,要么你連看都別看。
最絕的是我們海關數據:稀土原礦出口攔腰砍,但終端產品出口漲了六成。
翻譯過來就是:想買稀土?可以,但必須買加工好的電動汽車電機、雷達系統模塊或者風電渦輪。
那些還指望進口稀土礦回去自己加工的國家,連設備上的關鍵軸承都得從中國買。
前陣子南美有幾個國家想轉型搞稀土加工,結果發現整套流水線設備供應商全是中字頭企業。
現在連非洲兄弟都明白個道理:跟中國簽礦產協議,不僅能開礦,還能白送環保處理技術。
不過最打臉的還是"四國聯盟"內部。
美國國防部剛說要審查核潛艇協議,澳大利亞總理轉頭就批了中澳新能源合作項目。
日本嘴上喊著要"稀土自主",暗地里卻把中國磁鐵進口量悄悄翻倍。
最絕的是印度,明面上和美國勾肩搭背,轉頭就把國內稀土勘探權打包賣給了中國礦產集團。
這就好比你前腳剛加入反詐騙聯盟,后腳就把銀行卡密碼告訴騙子。
這場面說明什么?說明在絕對的實力面前,再漂亮的聯盟都是紙老虎。
中國這招修法,本質上是把防御圈從物理礦山擴大到法律疆域。
我們現在要的不光是守著礦不讓挖,還要讓全世界的科技公司形成路徑依賴——就像芯片領域的高通依賴癥,只不過這次中國卡的是工業命脈的喉嚨。
最諷刺的是,中國現在輸出的不僅僅是稀土成品,連開采標準、冶煉規范、環保指標都成了國際通用準則。
那些說要"擺脫中國稀土依賴"的國家,現在連礦洞通風系統都得按中國標準安裝。
這就叫產業話語權,比軍事基地管用多了。
所以你看,這場稀土爭奪戰根本不是比誰嗓門大,而是拼誰家后院先修好護城河。
中國用29年的產業深耕,把稀土從自然資源變成了戰略武器。
現在全球科技創新賽道早就變了規矩:要么跟著中國制定的標準玩,要么退回石器時代搞原始創新。
四國聯盟在華盛頓的這場秀,充其量也就是給自家選民看的政治煙花。
而真正掌握點火器的人,此刻正在江西的稀土精煉廠里調整參數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