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本文內容均引用網絡資料結合個人觀點進行撰寫,請悉知。
紹興十一年冬天,岳飛被調離前線,任命為樞密副使。
按理說,這是宋代武將難得的榮耀,可誰都知道,這不是升官——是奪權。
那年他三十九歲,剛剛打完一場硬仗。
岳家軍收復了襄陽、郢州、隨州,金軍被打得節節敗退,北伐的希望似乎就在眼前。
可就在這個節骨眼上,朝廷突然下了一道命令:讓他回京,進樞密院。
這下,所有人都明白了——北伐,懸了。
那時候的朝廷,已經不太敢讓岳飛繼續往前打了。
不是怕敗仗,是怕贏。
岳飛越贏,民心越向他,兵權越集中。
高宗趙構手里能調動的兵,反而越來越少。
他不說,但心里明白:再打下去,要是把兩位被俘的皇帝真給救回來了,那皇位還坐得穩嗎?
所以,岳飛被調了。
不是為了賞功,是為了“安全”。
表面上給了個高位,實際上,是把他從戰場上撤了下來。
這事兒說起來簡單,但背后藏著很多細節。
比如那封著名的“十二道金牌”。
傳說里,是皇帝連發十二道金牌,命令他火速回朝。
但真實的歷史里,這說法并不確切。
官方記載中,只提到了“奉詔班師”,具體怎么傳達、用了幾道詔書,沒有定論。
不過有一點可以確認:岳飛是接到命令后,立刻停止了進軍。
那時候他正在郾城、潁昌一帶,剛打完一場大勝仗,準備繼續向北推進。
結果命令一下,他只能帶兵回撤。
部下都懵了,還有人不信這是真的。
岳飛只說了一句:“十年之力,廢于一旦?!?/strong>
這不是他第一次被“請回”。
早在建炎元年,他就因為上書批評朝政,被一擼到底。
那會兒他不過是個中層軍官,敢直接給趙構上書,說皇帝不能總想著南逃,要親征北伐。
結果,被認為“僭越”,革職還鄉。
幾年后才靠戰功一步步爬回來。
岳飛的升遷,其實很快。
從二十歲第一次從軍,到三十多歲做到都統制、節度使,短短十幾年。
他不是貴族出身,也沒有靠山,全靠打仗打出來的名聲。
尤其是岳家軍,戰力強、紀律嚴、百姓信任。
那時候南宋的軍隊,能打硬仗的不多,岳家軍算是最能打的一支。
可也正因為能打,才讓人忌憚。
朝廷擔心他“功高震主”,怕他“擁兵自重”。
更怕他心里還有“迎二圣”的念頭。
這事兒得從靖康之恥說起。1127年,金軍攻入汴京,抓走了徽宗、欽宗兩個皇帝。
趙構是徽宗第九子,那時候還是康王,在南京即位后建立南宋。
可他始終沒有正式“繼位”的底氣。
因為前兩個皇帝還活著,還在金營里。
他是“代理皇帝”,不是“正統”。
岳飛北伐,旗號就是“迎二圣”。
哪怕他自己沒野心,這個旗號也讓趙構坐臥不安。
更別說,民間傳言四起,說岳飛要“請二圣還朝”,恢復北宋。
于是,岳飛越贏,危險越大。
更巧的是,這時候朝中正好有一個堅持主和的人:秦檜。
他的想法很實際——打不過,談判是最好的選擇。
而岳飛的存在,就是他政策的最大障礙。
紹興十一年,岳飛被召回,韓世忠、張俊也被調任。
三位抗金名將,幾乎在同一時間被“請”回朝中。
從此,前線再無統一的北伐戰略。
岳飛最后一次出現在軍政系統,是被任命為“萬壽觀使”。
誰都知道,這是個閑職,和軍隊沒半點關系。
他被完全架空了。
同年十二月,岳飛被下獄。
罪名說不清,道理也講不明,最后用了三個字:“莫須有”。
風波亭那天,天冷得厲害。
臨安(今杭州)大理寺里,岳飛、岳云、張憲被秘密處死。
沒有審判,沒有公告,只留下了一句“莫須有”。
他死的時候,只有三十九歲。
多年后,岳飛沉冤得雪,宋孝宗為他平反,追封為“鄂王”。
可那時的岳家軍早已解散,南宋再也沒有過一支像樣的野戰軍。
北伐的希望,也徹底斷了。
臨安西湖邊,后人為他立了一座墓。
旁邊還有兩個跪著的鐵人,據說是秦檜和他的妻子。
碑上刻著四個字:“還我河山”。
從那以后,再也沒人敢公開打出“迎二圣”的旗號。
脫脫、阿魯圖,《宋史》,中華書局,1977年。
岳珂,《鄂王行實編年》,中華書局,1998年。
劉浦江主編,《中國歷代職官辭典》,中國社會出版社,2004年。
李侃、謝國楨主編,《中國通史參考資料》第五冊,中華書局,1981年。
周紹良,《宋代官制研究》,中華書局,1985年。
(免責聲明)文章描述過程、圖片都來源于網絡,并非時政社會類新聞報道,此文章旨在倡導社會正能量,無低俗等不良引導。如涉及版權或者人物侵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內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聯系后即刻刪除或作出更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